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愛情這件事千人千面,所以它是絕對沒有模式和規律的,當然也不可能用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殊途同歸,每個人在經歷愛情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愛情可以開花結果,自己可以成為那個享受愛情幸福果實的幸運兒。

然而,有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或是出發點是好的,但用錯了方法,使得愛情在自己的指尖悄悄溜走了。

心理學研究我發現,愛情,聯絡多了,會變淡的,慢慢就沒有了。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聯絡的多了,也就變得廉價了

奢侈品很昂貴,有時候,普通的打工族可能要花費好幾個月的工資才能買一個奢侈品,即便是如此,也依舊有人對奢侈品有著狂熱的追求態度。

這樣的消費對應的就是心理學當中的凡勃倫效應,它指的是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不會因為商品的價格高而降低,反而是呈現出一種增加的趨勢,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這是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一件商品的價格不僅僅是價格,還是身份的象徵,因為購買價格高的東西意味著一個人的消費水平高,所以人們願意花更多的錢來買一樣商品,是因為這件商品的附加值足夠大。

同理轉換到兩性關係中,假如兩個人聯絡的次數很頻繁,那麼由於長時間地輸出同一種價值,那麼根據“物以稀為貴”的定理,聊天所具備的價值也就不高了。

一件快樂的事情出現的次數多了,存在的時間長了,也就不會再讓人感到快樂了。

因此,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有的情侶聊著聊著就不想聊了,那是因為聊天的附加值太低,使得他們不願意再為這件事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聯絡的多了,新鮮感就沒有了

我們曾以為好的愛情就需要天天保持聯絡,說一些無關痛癢的、沒有營養的話,每天就是早安晚安,吃了嗎,睡了嗎,在幹嘛,久而久之,這些話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樣,再次看到的時候,只會覺得厭煩,沒有半點新鮮感。

但是,偏偏有的人覺得這就是經營愛情的方式,結果卻上演了愛情的悲劇,彼此變得無話可說,陷入了一個閉環。

就像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說的一樣——“我曾經把所有的可能性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等明白過來時卻已兩手空空。”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人與人之間應當保持恰當的距離,因為如果一段感情沒有距離的話,那麼我們就根本沒法領略對方的美,而那份因為距離產生的新鮮感,也會隨之蕩然無存。

不管和誰在一起,兩人之間在相處的時候都希望彼此可以存在一些不同的特質,所以,我們在經歷愛情的時候,也就更願意去選擇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新體驗、表達新觀點、學習新技術、豐富自己生活並能彌補自己不足的人。

所以,那些頻繁聯絡的就如同是血脈僨張下勃興的愛情一樣,開始得很快,結束的時候也很快,它們在等待著某天供血不足,成為了一張脫水的紙片,最終停留在了彼此的記憶裡。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聯絡的多了,矛盾也就多了

布拉格讓人很舒服,而一個舒服的東西我們是一直希望靠近它,因為它帶給人的舒適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和給予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情侶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在相處的時候是需要把控一個合適的心理距離的。

於是在頻繁地聯絡當中,我們潛移默化地把對方當作了自己的所有物,然後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某件事,卻從不考慮對方願不願意。

亦舒曾說:“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人們總是把壞脾氣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那是因為我們覺得對方就是那個應該去承受這些的人。

究其根本,是由於我們不懂得把控彼此的心理距離,所以才會讓對方身上的刺扎傷自己,所以才會爆發頻繁激烈的爭吵。

原來,愛情聯絡多了,就沒有了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其實最後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包括愛情當中那些經久不衰的甜蜜也是遵循這樣一個道理。

愛情保持同一種熱情,總會有厭倦的時候,那樣彼此就體會不到舒適感和自由感,愛情也就會失去生命力。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度”,愛情也是,聯絡也是,只有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度”內,才不會有失偏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