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才是問題

關注點家庭幸福服務者(FamilyWarmLove)↑↑↑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不變才是問題

下面場景,你認為哪些更容易被認為是有問題呢?

一個孩子一天不想去上學 與 一個月都不想去上學

一個人咳嗽了三天  與  咳嗽了兩週

一個家庭吵架吵了一週  與  吵了半年

一目瞭然,後者更有可能被認為是有問題的。

有人會說,這不是常識問題嗎?

持續時間是判斷是否有問題或者疾病最重要的維度之一。

因為

只有問題或者疾病的表現反覆出現的時候,才會說有問題。

為什麼呢?存續時間會那麼重要,對於判斷問題與否。

大家很容易想到答案

如果存續時間短,會有各種可能性。

就像提到孩子一天不去上學,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遇到了不喜歡的老師。

但時間拉長,比如持續一個月,各種可能性就會被排除。

不可能一直身體不舒服,也不可能一直面臨不喜歡老師,因為家長會想辦法解決的。

所以只剩下一種可能:問題出現了。

上面的討論,是非常樸素的演繹,的確也是真實生活的樣子。

遇到狀況,先將偶然因素排除,然後著力解決,恢復到正常軌道上來。

偶然因素先被排除以後,若狀況依然持續,那就意味著

解決方案(嘗試)失效了

這些是家庭治療基礎系統論的內容呈現。

通俗來說,系統論認為

一個人或者家庭是一個生長的系統,就像一株植物,會依照自身的成長規律不斷成長變化。

一個健康的系統,遇到了狀況,會調節應對。如果順利,狀況很快就會消失,系統繼續往前發展。

若狀況一直不變,那就意味著變化停止,也就意味著系統出現了問題,同時影響系統正常按照規律發展,最終出現各種問題。

說得還是太繞了,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相信就會明白了。

上面提到的,家庭裡,持續地爭吵。

一般情況下,爭吵會傷害家人之間感情連線,這是不符合家庭發展的狀況。

家庭作為系統,會想方設法解決吵架問題。

有的人會嘗試學習非暴力溝通,有的人會選擇包容,有的人也會選擇求助他人,有的人會選擇以毒攻毒。。。。

如果順利的話,迴應的方式讓吵架問題在家庭中消失了。

但也有可能是嘗試了,但吵架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吵架就會長時間存續在家庭中。

結果可能讓家庭處在長時間的高度緊張壓抑狀態,結果影響孩子和成人的身體健康。

也可能吵架會讓家庭成員之間內心距離遙遠,當遇到家庭危機時候,沒有相互幫助共同抵禦,反而各自飛,結果家庭破裂。

那在系統論的視角下,該如何理解失效的解決方案呢,以及該怎麼做出調整呢?

1、系統論認為失效的解決方案在於互動模式出了問題。

最重要的是出現互鎖互動,迴圈因果情況,結果互動變得僵化,不會產生新資訊。

吵架為例

甲方說,我跟你吵,是因為你不靠譜,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乙方說,我跟你吵,因為你老是找我吵,讓我心煩意亂。我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我就偏偏不做。

你可以看到,甲方吵架的理由乙方不做事情,但乙方不做事情在於甲方要吵架;

雙方吵架理由是彼此對彼此迴應的結果,自然就陷入到了迴圈中,就會持續的吵架。

並且雙方經過大量爭吵(訓練),對彼此認識與期待陷入到了刻板中。

即使偶爾出現一些不同時候比如做了事情,或者有人指出來,但依然會認為有其他意圖或者只是做做樣子,本質沒有改變,隔幾天就是老樣子。

2、該怎麼做出調整呢?

如何跳出這種互鎖的互動模式,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改變行為,也即選擇不一樣的方式迴應。

吵架中,對方挑起吵架之後,選擇新的方式迴應,而不是對罵。

比如我就耐心聽,記錄你說的內容,然後反饋你剛說的內容。

比如我就做一些肢體動作,不說話,比如擁抱住,或者就對視。

ps:一般不推薦逃開哈哈哈,正面面的始終還是最好的選擇。但有時候逃開也是一種有效的新方式。

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

心裡面可能會很難受,憑什麼是我改變之類委屈

所以就要結合到下一點了

第二個方向是改變對行為的解釋

對別人迴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我們如何解釋和評價對方行為,以及推測對方的想法。

如果對對方行為的解釋評價推測改變,那麼迴應的行為自然會發生改變。

剛才說的吵架中,可以從很多層面理解這個行為。

常見的“打是親,罵是愛”,因為在乎才會這麼做,有可能會帶來耐心傾聽和看到對方說話內容中合理的部分。

但這個方式被用壞了,一般起不了作用。

還有

比如早期親密關係習得互動方式

比如吵架是掩飾內心脆弱的偽裝

總之,可以從多個層次層面去賦予行為新的解釋評價,帶來新的不一樣的迴應。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八爺

家庭治療師,敘事治療師

擅長領域:親密關係、家庭婚姻、以及親子問題。

我願意與你分享人生故事、生活感悟和諮詢經驗,

也願意傾聽你的故事,探討你的人生困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