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文|木棉

“幫我聯絡一下養老院吧。”是64歲的宋阿姨在自己老伴兒去世後,對自己的3個兒女說的話。

“不行,您要是住養老院,別人怎麼看我們兄妹3 人?“大兒子反對。

“爸剛走,您就住養老院,讓我們做兒女的多難受。”小兒子反對說。

“什麼都別說了,現在你就收拾東西,跟我回家住去。”女兒反對說。

宋阿姨知道兒女的孝順和悲痛,暫且不提住養老院的事,讓他們各自回家和伴侶商量。

很快,宋阿姨的3個兒女就達成共識:

宋阿姨自願選擇,可以和任何一個兒女同住,宋阿姨和哪個兒女同住,當月的退休工資4000餘元,就歸同住的兒女支配。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01、和大兒子同住2個月。

宋阿姨首先選擇和大兒子同住,大兒子家新買了房子,4室2廳,寬敞,且兩個孩子都住校,家裡人少事少。

可誰知宋阿姨去大兒子家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兒子和兒媳的家庭大戰。

兒子堅持讓宋阿姨住主臥,說老人需要更多陽光;兒媳抱怨買房時宋阿姨沒有湊首付,況且宋阿姨一個人,住書房足矣。

兒子提出,宋阿姨也可以住兩個孩子的房間,至少寬敞、明亮一些,可兒媳堅持說兩個孩子有潔癖,不會願意和老人同住。

宋阿姨知趣,為了不為難兒子,她自己推開了最北邊的書房門,發現兒媳已經給她準備了一張1米2的單人床。

於是宋阿姨馬上出來阻止了兒子、兒媳的爭吵:“這書房好,非常安靜,一個人住也寬敞,讓我自己選,我也會選這一間。”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之後,兒子、兒媳每天上班,宋阿姨在家打掃衛生,做飯,平安相處了近一個月。

可有一天,

兒媳下班回家後就氣不順,吃飯時拉著臉對宋阿姨說:“媽,你以後做菜別炒這麼爛,菜都燉成糊狀了,一點味兒都沒有,沒有任何營養了。”

“想吃什麼自己做,老人做了,不知感恩,還挑三揀四。”兒子也生氣地說,顯然兩人在進家門之前就爭吵過了。

第二天,兒媳早點回家,自己做飯,每樣菜都做的半生不熟,還有一盤炸花生米,

宋阿姨叫苦,又不願表現在臉上,每個菜加了一筷子,嚼不爛,便生吞下去,開始喝粥。

大兒子見了心疼,把大兒媳叫到屋內,又吵了起來,

大概的內容是宋阿姨都住過來一個月了,可4000多元的退休金還沒給呢。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可不嘛,這怪我。”宋阿姨馬上將自己的工資卡拿出來,給了兒子,讓兒子取兩個月的工資給兒媳,補交這個月的,預交下個月的。

之後,又相安無事十幾天,可宋阿姨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獨。

兒子除了上班,應酬也多,說不上話,說多了,兒子也嫌煩,兒媳呢,更不敢多說,怕惹事。

所以,宋阿姨常常到外面和同小區的老頭、老太太閒聊。

對此,兒媳很反感:

“媽,你別總是跟小區那群人聊天,東家常,西家短,都是長舌婦,很沒素質。”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從此,宋阿姨和別人說幾句話,都要避開兒媳上下班的點。

有一次,宋阿姨不舒服,平時聊得來的一個老姐妹來家中探望宋阿姨,被臨時回家的兒媳撞見,

兒媳訓斥宋阿姨好久,責怪她輕易將自己家的情況告訴別人。

之後,宋阿姨的兒媳有一天下班怒火沖天,說樓下一個大爺勸她多孝順老人,

一定是宋阿姨在外講閒話,說她不孝順老人,逼著宋阿姨擺出她不孝順的事實,又讓宋阿姨的兒子評理,夫妻兩人大吵一架。

於是,兩個月後,宋阿姨搬出了大兒子家。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02、和小兒子同住一個月。

“和他們同住,可以給他們幫幫忙。”是宋阿姨的想法。

因為小兒媳不久前生了二胎,還有兩個月休完產假,就要上班了,

孫子需要接送,孫女需要照看,她都可以出力,4000餘元的退休金也可以幫兒子還還房貸、車貸。

就這樣,宋阿姨抱著出錢出力的心,住進了小兒子家,也開始了雞飛狗跳的生活。

入住第一天,吃過晚飯,宋阿姨和兒子坐在沙發上聊天,兒媳在廚房裡洗碗,剛說沒兩句話,就聽見兒媳叫兒子過去洗碗,兒子不動,兒媳叫到第三遍,開始發火,兒子才挪到廚房去洗碗。

兒媳擦手出來,對宋阿姨抱怨丈夫變懶了。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宋阿姨起身去廚房,對兒子說了一句:“你上班忙了一天了,休息去吧,我來洗。”

誰知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兒媳,兒媳無比委屈地說:“

媽,我最看不得你慣你兒子的樣子,我一個人帶2孩子,比他累10倍,我洗碗的時候,,也沒見你心疼,你兒子洗個碗,你就受不了?

以後這碗都是你兒子洗,你要是心疼他,就你洗。”

晚上,兒子和兒媳有爭吵、有嘆息、有哭聲。

之後,同住的日子裡,宋阿姨充分體會到了什麼叫“禍從口出”。

有一天,宋阿姨看到孫子的頭髮長了,就跟兒媳說:“該給孩子理髮了。”

可兒媳馬上回懟:

“媽,誰規定給孩子理髮是媽媽的責任?”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之後,又有一次,宋阿姨看到孫子的衣服小了,就提醒兒媳給孩子買新衣服,可兒媳馬上又回懟:

“媽,你可不可以不那麼偏心,這操心的事,你也派給你兒子點兒。”

讓宋阿姨搬出小兒子家的導火索是同住一個月後,有一天晚上,兒子外出應酬,喝得爛醉,回家後,兒媳生氣,第二天是星期六,早上6:00,兒媳就賭氣,叫兒子起床大掃除,兒子哪起得來。

宋阿姨多嘴一句:“他昨天那麼難受,睡得那麼晚,讓他再睡一會兒唄。”

兒媳生氣回懟:“誰讓他扔下老婆、孩子、老人,出去喝酒的?這個家,上有老、下有小,什麼時候輪到他睡懶覺了,

家裡的活誰幹?孩子幹?我幹?還是你幹?自從住進來,你兒子變得懶死了,你也太護犢子了,在你們母子眼裡,我就是外人唄。

“我幹!”宋阿姨說。

之後,宋阿姨認真地替兒子做了大掃除,給女兒打了電話,她要搬到女兒家去住了。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03、和女兒同住21天。

搬進女兒家似乎比兩個兒子家順利很多,是女兒、女婿和外孫一起來接宋阿姨的。

“媽,您就把這裡當自己的家。”女婿客氣地說。

可宋阿姨很快就感覺到了自己給女兒一家生活帶來的不便。

入住第一天晚上,吃飯時,女婿因為嫌熱,不注意,脫掉了上衣和睡褲,走出臥室時,才意識到有宋阿姨在,馬上回去又穿上了。

宋阿姨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21:00點就回自己房間,躺在了床上。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21:15,女兒催女婿關掉電視,規定女婿以後21:00點之前必須洗漱完,去睡覺。

女婿不情願地說:“那麼早,誰睡得著!洗澡那麼早,睡覺時又一身汗。”

宋阿姨一般是早上6點起床,儘管她已經小心翼翼地走路、上廁所、洗漱,做早飯,

可她還是聽到了女婿被吵醒,並且不耐煩責怪女兒的聲音:“你媽起這麼早,還讓不讓人睡?”

入住第二天晚上,女婿在客廳抽菸,女兒上來立刻掐滅,說宋阿姨聞不慣煙味兒。

女婿嘴上不說什麼,拿起打火機和煙出了門。

宋阿姨入住一週後,晚上,女婿喝多了,回家已經是晚上23:00了。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女婿故意將電視調到最大聲,衣服脫到只剩一條內褲,在客廳又是抽菸,又是發脾氣,抱怨住在自己家裡還不能自由,夫妻二人大吵一架。

之後,女婿隔三差五就有應酬,很少和宋阿姨打照面,接著又連續出了兩次差。

直到宋阿姨入住第21天,5歲的外孫童哭著說:

“姥姥來了,爸爸就不在家了,以前爸爸從不喝酒,也不出差,更不和媽媽吵架,現在他們兩個在家裡裝好人,出門就吵架。”

於是,宋阿姨再次叫來了3個兒女,紅著眼圈,重申自己的觀點:”我要去住養老院。”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04、寫在最後。

其實,宋阿姨和子女同住的生活困境,並非個例。

獨居老人,選擇和兒女同住,因為婆媳矛盾、生活習慣差異、傳統觀念代溝等問題,往往會養老難題:

不住一起,擔心老人,被訓不孝;住在一起,家庭矛盾多,影響婚姻質量。

在此,我不想用任何道德繩索綁架任何人,只想說,關於養老,需要更新的觀念、接受的方法還有很多。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如果關係和諧,三代同住,老人能安享晚年,最好。

如果關係難處,請護工、僱保姆、住養老院,也是可選擇的養老方式。

當然,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到來,社群養老方式,更值得期待。

最後,

還是希望和子女同住的老人,都被善待;接受其他養老方式的老人,能有好心態。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贊、討論、轉發。

在大兒子家住2個月,小兒子家住1個月,女兒家住21天后,母親哭了

今日討論話題:

作為老人,您會選擇和子女同住,還是獨居或住養老院?作為子女,您會選擇哪種方式給老人養老呢?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