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浮沉煙雨,悲苦或蜜,全憑心釀。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熱搜,說劉亦菲九年沒更新朋友圈了。

她坦言女明星也並非方方面面都完美到無懈可擊,她在生活中也和普通人一樣,都會有迷糊犯錯或者心情起伏的時候。

不發朋友圈,不是因為自己的意志力超強,而是開啟了一種防沉迷的模式,想讓自己迴歸平和,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

她說:“我希望自己沒有條條框框,這些年的改變,使我更加寬容、更加快樂,也更加關注內在和感知了。”

我挺理解她這種想法的。

我的私人微信朋友圈最近一兩年都沒怎麼更新過,偶爾心血來潮想發點什麼,轉念一想最後都作罷,有時候發出去了,也沒多久就選擇刪掉了。

情緒的宣洩在上一秒是山崩地裂,在下一秒就可能是雲淡風輕;歡喜的分享在當下此刻是激動雀躍,過段時間再看其實也不過是往事一段。

越感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就越來越失去了在一些地方的分享慾望。

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

畢竟人總會慢慢變得沉默,慢慢習慣一個人獨行。

想起傅首爾曾經說:“人都會有崩潰軟弱的時候,可能是一次失戀,可能是一次失敗。我們停下來嚎啕大哭,把碎掉的自己撿起來,把撿不起來的都掩埋。”

然後重整旗鼓,煥發新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安靜獨處,內斂前行,其實是種很好的狀態。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有句話叫,長大就是一個把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

這句話背後往往藏著很多經歷,我們在那些經歷中慢慢懂得馬可教授說的那句: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對於自己和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而今再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的時候,不會再急著四處找人哭訴宣洩,尋求安慰和陪伴了,因為人生本非淨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言說的痛和苦。

沒有誰能救贖誰,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同行是緣分,陌路是常態。

“浮沉煙雨,悲苦或蜜,全憑心釀。”

有的人朝九晚五,飽食三餐,依然覺得食之無味,生活無趣;

而有的人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早出晚歸,朝不保夕,卻也毫無抱怨,並始終全力以赴。

兩下相較就會發現,認真過日子的人,不管生活給他們什麼,是風雨,還是彩虹,是坦途,還是泥濘,他們都會接住,然後一聲不吭繼續趕路。

他們清楚地知道生活的重心在哪裡、是什麼,因此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拿去塑造自己或者創造生活,這遠比把時間消耗給情緒,要划算得多。

很多不再熱衷於更新朋友圈的人,其實都只是選擇了相對更舒服的那種狀態。

不費心P圖,不害怕誰對某句話過度解讀,也不擔心某條情緒會讓在意的人擔憂。

我想說的是,時代走得太快了,其實我們可以慢一點。

可以分享,可以記錄,可以活在自己的熱愛裡,但,別被壓抑,別被束縛,別被過分的關注矇蔽了自己的舒服。

畢竟,愛和感動是發生在生活裡的,而不是在朋友圈裡。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從前我們過分在意別人,後來我們都更樂意取悅自己,因為人生真正的不易,往往都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有獨自經歷。

朋友圈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沉迷在別人的世界裡不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更不好。

突然想起我一個女性朋友。

以前隔三差五就在我們的小群裡,在她的朋友圈裡嚷著要減肥,夜跑要拍照,跳繩要打卡,吃一頓減脂餐就希望第二天醒來自己掉個十斤。

可她從來沒有一次真正瘦下去過三斤,或者說她的堅持,從來沒有撐過三天。

但是前段時間很偶然的想起她,好像最近她都很沉默,不知道在忙什麼,點開朋友圈也只是一條“三天可見”的橫線。

正好到她家附近出差,約著一起吃飯,我驚呼她瘦了好多,她說這段時間每天都堅持去鍛鍊,自己做飯吃。我說沒看你發朋友圈啊,她笑:“我怕一條朋友圈破功。”

是啊,就像蔡康永說的:

“我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去應對真實的生活,要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人生如逆旅,我們都必須要穿行過一些風雨,跨過泥濘和荊棘,在一個人的日子裡,去尋找到自己的渡口和歸舟。

願你不再執著於圓滿本身,願你把更多時間和精力都留給自己和身邊擁有的重要的人和事;

願我們清醒沉穩不失鮮活,在真實的世界裡,豐盈且熱烈地生活著。

晚安,做個好夢。

- END -

有幸遇見,

恰好合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