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如果孩子經常跟學習不好、調皮搗亂的孩子在一起玩,你會擔心嗎?

前幾天我收到了妹妹的求助。

上小學的小侄子,上學期和新同桌“臭味相投”,此前一直被表揚上課注意力集中。

上學期卻頻頻因為上課跟同桌講話被各科老師談話。期末考試成績也下降很多。用妹妹的話來說“成了野孩子了”。

馬上到新學期了,妹妹考慮要不要跟老師反應,給小侄子換一個同位,減少倆人相處時間。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妹妹覺得既然不能管別人家的孩子,只能儘量減少倆人交往,又感覺干涉孩子交朋友不好,要尊重孩子朋友圈,

左右為難

如果是你,你怎麼辦?

01

孩子眼中的朋友

其實孩子眼中的朋友,跟成年人的友誼,有很大的區別。

我們大人也常說,很懷念學生時代的友誼,其實就是因為那時候的友誼很單純,不會摻雜任何功利心態。

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天天媽媽分享她兒子的小趣事。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看完實在是忍俊不禁。

孩子們之間,友誼的建立和破滅,真的就只有這麼簡單啊

~

可是,在很多大人眼裡,調皮、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是被看成是“壞孩子”,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在一起玩,彷彿就會被“

傳染

”。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殊不知,這種想法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孩子是不斷成長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某個階段內學習不好、貪玩,並不代表他一無是處。

以學習來作為評判孩子的標準本身就隱藏著大人的偏見。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我們要做的是,

引導孩子發現並欣賞別人的閃光點。

最近播出的一檔記錄萌娃成長的綜藝節目《不要小看我》中,有個叫雷雷的孩子,曾經跟很多小朋友起過沖突。

所以在一次投票選擇好朋友的活動中,沒有一位選擇雷雷作為好朋友。

然而,後來的一次集體活動中,雷雷和維尼搭檔洗衣服,在合作過程中,維尼發現雷雷勤勞能幹,早已把此前的衝突拋之腦後,兩人又迅速成為好朋友。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其次,我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課題分離這個概念,孩子如何交友,歸根結底是孩子自己的課題,應該由他自己來決定。

如果我們強加干預,讓他只接觸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無異於試圖給他們創造無菌環境,不利於孩子產生自身免疫力。

等他長大,遲早要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到時候又該如何面對?

02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交友觀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觀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行為,是瞭解孩子的最好方式。”

承認孩子交友是屬於孩子自己的課題,並不意味著家長完全放任不管

畢竟孩子小的時候,分辨能力確實有限,模仿能力又很強,我們當然會擔心,

好不容易給孩子養成的好習慣,一瞬間被別人摧毀。

在記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裡,於子爍撒謊、破壞規則,被他的好朋友熙仔學的有模有樣,為了贏得更多糖果,在子爍的指導下,熙仔也開心地參與了作弊,並

一起撒謊隱瞞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所以,交友雖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需要我們引導孩子

建立正確的交友觀。

1.不以大人的主觀意願判斷對方,引導孩子自主判斷。

耳聽和眼見都不一定為實,與其主觀意願斷定對方是否適合和孩子相處,不如先去引導孩子自主判斷一段關係的好壞。

透過和孩子的交談,我們會對這段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發現,透過客觀事實描述,也會點醒孩子,讓孩子意識到:

原來我跟他相處是這樣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回到剛開始小侄子的問題。聽我講了一些道理後,妹妹和小侄子最終進行了這樣的對話:

“你很喜歡跟你的同桌聊天是嗎?”

——對啊,聽他講話,我覺得好有趣。

(認可孩子)

“你們都聊些什麼呢?”

——他總給我講他的經歷,他說他去過好多地方,見過很多我沒見過的東西,他懂好多知識啊。

(傾聽孩子的內心)

“有這樣的朋友確實很棒,能帶你瞭解很多新鮮有趣的東西。但我覺得,你們還算不上好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嗎?”——為什麼呢

(認可他,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因為好朋友是要相互鼓勵,一起進步的,但是你倆上學期因為上課總是講話,成績都有下滑哦,所以你們只能算是不好的朋友。”——媽媽,怎麼才能變成好朋友呢?

(引導他發現問題)

“我的建議是,你們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比比誰更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下課後互相檢查,贏了的人給輸了的人講故事”——這樣我也有機會講故事啦,其實媽媽,我也不想上課講話的。

(與他商議解決辦法)

“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做好的,那媽媽就預祝你們早日變成好朋友咯” ——好的媽媽。

雖然暫時無法驗證效果,但是我相信這學期小侄子會做出改變的。

2.教孩子學會誇獎和欣賞他人

有不少家長留言,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自身優越感太強,說不得打不得,始終覺得自己最好,別人都不如自己。

主要是因為孩子在家庭中常常是一家人的中心,很難學會在意別人的感受,並真正懂得欣賞他人。

知乎一位網友是這麼引導孩子誇獎同伴:

兒子有天回家說“班裡新來了這個女孩又胖又笨的”,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找女生的優點,“

如果你能找到她的優點並告訴她,那你的觀察能力比同學都棒

。”

接下來一段日子,兒子發現了越來越多她的優點,不僅和她相處成為朋友,也因為兒子反其道而行之對她的誇獎,在班裡也收穫了不少同學的讚賞。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引導孩子自主讚美和欣賞他人不僅會

提高孩子的情商

,也會讓他在集體活動中得到

他人的認可和賞識

除了注意引導以外,家長也要在平時生活中多發現自家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表揚,孩子會在你的言傳身教中,習得誇讚、欣賞別人的能力。

3.引導孩子堅定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但在孩子眼裡,原則卻很容易被攻破。

前幾天閨蜜跟我抱怨,本來不說髒話的女兒開始說髒話了。

閨女璇璇在超市裡因為一點小事順口說了一句髒話,我讓她“閉嘴,不好聽”,她還一臉不服“軒軒天天說,為什麼我不能。”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難管了!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為什麼別人能做,我不能?”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心理發育尚不完善,很容易模仿甚至攀比。

如果採取強制打壓,可能讓孩子更加逆反,不如用溝通的方式引導孩子堅定自己的原則,不受他人影響

比如遇到上面閨蜜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這樣溝通引導。

“你剛才很生氣是嗎?”——

(看見孩子的情緒)

“媽媽都看到了,是那個人做的不對。但你覺得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幫助你發洩情緒呢?”——

(傾聽孩子的想法)

“你也知道說髒話不是好習慣,無論別人做不做,這都是壞習慣是嗎?”

(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思考)

“所以無論別人做什麼,我們都要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適當建議)

當我們幫助孩子形成並堅持自己的交往原則時,你會發現一些問題也被迎刃而解。

4.正確看待孩子的交往衝突

衝突在孩子的交往中很常見,如果大人不分青紅皂白找對方算賬,可會鬧出大笑話。

上海楊浦區兩名家長,因孩子做操產生的“踢屁股”矛盾,發展成家長為孩子撐腰進行約架。當家長打到頭破血流進醫院時,

殊不知兩個孩子已經和好,手拉手在一起玩了。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孩子之間的玩鬧跟成人之間的打鬥是有本質區別的,

他們之間的玩鬧更多地帶有遊戲的成分,是一種玩耍

,只要能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沒有必要把孩子們之間的普通玩鬧看得過於嚴重。

03

警惕“毒友誼”

孩子間的普通玩鬧偶爾爭吵我們可以放手讓孩子處理,

但是一種友誼我們不僅不能放手,還要進行判斷必要的時候還要加以阻止。

一般來說只要孩子形成正確的交友觀,這種情況發生機率不大,但我們也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

艾琳·倫納德博士在美國《今日心理學》中指出,如果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有以下一些表現,孩子就是陷入了“

毒友誼

”:

(1)孩子在交往中一味討好對方;

(2)孩子總是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

(3)孩子常常被嘲笑、輕視、抵制;

(4)孩子的自信心萎靡,沮喪和傷心居多。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如果出現了以上情況,孩子有可能在“友誼”的外表下,

被霸凌、被欺負、被傷害。

而真正的友誼,應該是雙方

互相喜歡、彼此關心,互相幫助,都很開心

如果孩子正在遭遇毒友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察覺孩子情緒變化

在接觸到毒友誼時,大部分孩子並不自知,這時就需要我們及時發現並引導。

在每天固定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在聊天中羅列交往的事實。

“你和他相處時心情怎麼樣?”

“一起的時候有什麼不開心的事?”

“他這麼做你是什麼感覺?”

運用這些問句引導孩子自己考慮這段關係,分析並判斷這段關係適不適合繼續進行下去。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2.同孩子一起制定“翻船”計策。

當孩子自主判斷要將毒友誼畫上句號時,我們要和孩子一定探索制定翻船計策,引導孩子認識

新朋友轉移注意力。

想讓孩子的交友豐富化,就要創造

豐富的交友環境

,提供孩子認識新朋友的機會。

比如,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參加義賣報紙的活動。在活動中可以認識不同年紀的朋友,也大大增加了同伴交往的頻次,更減少了毒友誼的相處時間。

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比沒朋友更可怕!

安心在《遠遠的背後帶領》一書中說道:

“透過孩子表面的行為,瞭解孩子更深的動機和需求,比停留在事件表面更容易解決問題。”

交友也好,其他行為也罷,我們要做的,是用愛和陪伴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比強硬的干預有用許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