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能更“自私”一點嗎?

我一直忘不了小時候姐姐給我烤雞腿吃,鹹甜可口,媽媽做不出這味道,姐姐偷偷告訴我她加了蜂蜜。

我和姐姐的童年相依相偎,很幸福。

《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帶給我一種濃濃的、化不開的酸澀,那是一種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我深深的體會劇中人的左右為難,我甚至希望姐姐更“自私”一點,為自己考慮更多一點。最後姐姐的選擇電影沒有給我們答案,可能這也是導演的深意,最終的答案需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去找、去體會。

弟弟是個被慣壞了的熊孩子,他不知道因為他的到來,姐姐吃了多少苦,父母讓她裝瘸子,並且還把她送到姑姑家,在姐姐的心裡,那時候父母的做法無異於將她遺棄,冷漠的種子,在那時種在了姐姐心裡。

但只有4歲的弟弟完全不懂,這個被寵慣了的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的朝姐姐吐口水,撕碎姐姐做的早餐,踹姐姐的電腦,甚至當著姐姐的面宣告:爸爸說家裡的一切都是我的,你也要聽我的。

冷漠了這麼多年的姐姐,其實是很脆弱的,她心裡一直有一口氣,對父母的責怪,對弟弟的恨,一直煎熬著他,所以當弟弟跟她耍橫、無理取鬧的時候,她並沒有縱容他,她打過弟弟,把弟弟隨手丟給路人,甚至在她的腦子裡一直想遺棄弟弟。

我想當弟弟說出那句“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姐姐的心應該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不再是一貫的冷漠,那一絲血脈親情,應該觸動她了。但是女孩被迫撐起兩個人的人生,有誰為她想過?她也有她的人生,弟弟不是她的責任!傳統的中國女性被責任和義務壓了的許多年,難道不該有一些轉變嗎?

父母的不負責任,給姐姐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兩難的抉擇,選擇送走弟弟將面臨的深深的自責以及親戚朋友的無端指責,而如果不送走弟弟,那麼她的生活不確定性太大,一個20歲的女孩撫養一個4歲的男孩,任誰都能想出這其中將要面臨的有多困難。

就像姑姑,她是上一輩的姐姐,她面臨著同樣的抉擇時,選擇了弟弟,她為弟弟付出了一生,放棄了學業、放棄了事業、放棄了所有的機會,只為著守在弟弟身邊照顧他。

然而在她經歷了一生的放棄、委屈和不甘時,她所做的一切,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包括親生女兒對她都沒有好臉色,親戚朋友更是認為她做的都是應該的,沒有人覺得她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沒有人問過她想要什麼?

這樣的姐姐活得太委屈,被一些衛道士拿道德捆綁了一生,而這些人只會動嘴,真正需要他們幫忙的時候,一個個躲得遠遠的,那為什麼還要在意他們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