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建寧元年九月,大將軍竇武在與宦官鬥爭中失敗被殺。建寧二年正月,漢靈帝派遣中常侍從河間國迎接母親董氏到京都洛陽,並將董氏的哥哥董寵、侄子董重也徵召到洛陽。同年三月初三日,漢靈帝尊母親董氏為孝仁皇后,居住在南宮嘉德殿,宮殿稱為永樂宮(董氏因居永樂宮,故稱永樂太后),任命董寵為執金吾,董重為五官中郎將。

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可以說,漢靈帝劉宏的母親董太后,在《三國演義》中出場的時間算是比較早的了。在小說的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中,羅貫中先生便已為我們闡述了董太后的身份,原文如下:

漢靈帝駕崩之後,大將軍何進開始著手操控朝政。剛剛上位的幼帝,是何進的外甥,因為這一層淵源,何進之妹何皇后得以榮升太后。不過,因為何太后的權力越來越大,逐漸侵犯到另一位後宮之主董太后。

對於逐漸成為威脅的何太后,董太后表示道:

這句話裡,有四個字相當關鍵,那就是“我將如何”。

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這句微妙的話,透露出董太后之處境,也暗示了將來董太后的結局。

權力傾軋的情況不止發生在前廷,在後宮之中亦層出不窮。董太后因為對自己未來處境的隱憂,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乎,“次日設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

原本,何太后並未打算與董太后一般見識,董太后之所以招致殺身之禍,完全是咎由自取。洞悉了董太后的小動作後,何太后在後宮中設下宴席,希望與董太后化干戈為玉帛,誰知,董太后非但不聽規勸,還出口羞辱何太后。

正因為董太后的冒失,宴會結束後當晚何太后便傳喚自己的哥哥何進進宮,二人一起密謀了扳倒董太后的計劃。太后之所以能夠手握權柄,最大的倚仗便是外戚。在何進的安排下,一支禁軍包圍了外戚董重的府邸。董重自知逃不過此劫,最終,於家中自刎。

國舅爺一命嗚呼,董太后失去了外戚的支援,處境自然變得岌岌可危。同年六月,何進派人給董太后送去毒酒一杯,於河間殺死了董太后。

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從這樁歷史事件中我們能夠看出,董太后之所以蒙受殺身之禍,完全是因為她缺乏自知之明。她仍以為,憑藉自己後宮之主的地位,完全能夠與何太后一較長短。殊不知,此時的董太后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大權在握的女人了。

倘若,漢靈帝仍活得好好的,憑藉董太后之身份,完全可以繼續為所欲為,而沒有任何顧忌。然而,此時的漢靈帝已駕崩,朝中的軍國大政亦被大將軍何進操持。認不清現實的董太后,就這樣葬送了自己和董氏家族的未來。

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實際上,從董太后的身上我們能夠學習到許多道理。

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目光短淺,只看到當前的利益,不能長遠地審視問題。而且,讓你們都無法接受原本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有朝一日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

董太后乃漢靈帝的母親,在這個女人得勢的時候,至少在後宮這片天空下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她若不給何太后(當時的何皇后)好果子吃,恐怕何太后將會步履維艱。然而,如今的形勢今非昔比,何太后非但已成為與董太后並駕齊驅的後宮之主,她的兄長還儼然成為朝中實力最強大的官僚。

不過,真正將董太后置之死地的,並不完全是她的目光短淺,而是一句膨脹的話:

在這個女人看來,如今的她仍是後宮中的“一把手”,即便是外廷如日中天的何進,想要將其殺掉也只是輕而易舉的事。因此,她才在何太后面前大言不慚地進行了一番警告。殊不知,這番警告已經將她與何太后之間的關係變得勢同水火。即便她所面對的敵人不是何太后,那麼其對手多半也會選擇先下手為強。

由此可見,權力之爭,其關鍵在於實力,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的。

董太后之死:倘若沒有硬實力,一切虛張聲勢都是徒勞

倘若進行強攻,那麼,結果一定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而且,不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感情用事,去威脅自己的敵人。倘若打草驚蛇,就會讓敵人想盡一切辦法拼個你死我活。像董太后這樣既缺乏長遠目光,又沒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只能是政治場上的跳樑小醜罷了。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