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唯恐避之的欠款追討,鄔思道卻讓四爺接手,他想幹嘛!

前言

每個人對待同樣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學識、閱歷都不一樣,有的人看到的是危險,有的人看到的就是機會。在《雍正王朝》裡,對於追繳戶部欠款來說,胤禛一黨人的看法,就跟別的皇子不一樣。別人都想著是如何躲避,而他卻逆流而上,鄔思道是他的參謀,為什麼要鼓勵他接手呢?

眾人唯恐避之的欠款追討,鄔思道卻讓四爺接手,他想幹嘛!

當時鄔思道剛來到胤禛的府邸,雖然沒有明確工作任務,但是他跟胤禛心裡都明白,肯定就是為了奪嫡想辦法,至於教書,其實都是為了避免其他人的懷疑。胤禛第一次訊問他,就是關於欠款的問題,鄔思道很謹慎,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在暗示他,應該接下來這個棘手的問題。

一是試探四爺,看看是不是願意聽自己的意見,再進一步打算。二是自己剛來到府上,還沒立功,會被看成是吃乾飯的。但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想接手,這樣就會很唐突。三是已經發現胤禛自己也想接手,在還沒跟老闆熟悉之前,首先要順著老闆,而且這個對於奪嫡很有利。

眾人唯恐避之的欠款追討,鄔思道卻讓四爺接手,他想幹嘛!

康熙晚期,國庫空虛,黃河又發了大水,朝廷此刻連賑災的錢都沒有了,必須要兩個皇子下基層才能勉強度過,那麼錢都去哪裡了呢?胤禩在管理戶部的時候,為了拉攏人心,就把錢免息貸款給臣子和皇子,不管他們都拿錢去幹什麼。國庫沒錢,整個朝廷就變得風雨飄搖。如此大的國家,每天都有突發情況,要想充實國庫,就必須把欠款都收回來。

康熙此刻必須要讓一個皇子來幫忙,把欠款追回來。但是皇子們心裡都知道,這錢要想要回來,實在是難上加難。追回來了,肯定是要得罪人的,追不回來的話,不僅得罪人,任務還沒完成。所以沒有皇子願意接手,胤禩也直接把責任甩鍋。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夠站出來幫忙,肯定會很受康熙的賞識,日後奪嫡的機會也就大一些。所以,如果胤禛出面,跟康熙的關係肯定就會更近了。

眾人唯恐避之的欠款追討,鄔思道卻讓四爺接手,他想幹嘛!

在當時,戶部是很重要的,在六部中最有錢,管理著天下人的稅和錢等等,負責二次分配。只要是誰掌管了戶部,就可以成為臣子的衣食父母,能夠管理好戶部,就能夠管理好半個朝廷。胤禩放棄了這個機會,連張廷玉都覺得十分可惜。趁著戶部沒人管理,還要追錢款,胤禛這時候出現就能很好的把戶部收入囊中。到時候,他治理國家的水平肯定會提升很多。整理戶部的賬本,就能知道大臣們的經濟情況,知道了這些,就可以暗地裡擺平一些人。雖然會得罪人,但是權衡之後,好處肯定是大過壞處的。

胤禛在這之前已經被貼上了“冷麵王”的標籤,其實就是對人不對事,做事絲毫沒有人情味。他主動承擔責任,跟其他逃避的皇子相比,高下立可看出。皇帝需要的往往都是這些真正幹事的人。鄔思道是儒家的,從小就讀一些文章,都是教帝王該如何做事的,所以他選擇鼓勵胤禛接手這件事情,就是為了百姓考慮,是忠君報國,也是關心天下蒼生。

眾人唯恐避之的欠款追討,鄔思道卻讓四爺接手,他想幹嘛!

鄔思道籠統的把欠款的人分成三部分,教胤禛,追款的時候,要區別對待,有些人如果真的沒錢,可以暫時緩一下,但是對於一些蛀蟲,就一定要嚴厲打擊。不過胤禛也有自己的想法,橫衝直撞,結果該辦的沒辦成,不該辦的也自殺了,最後使得這次工作失敗了。

從君王、國家、百姓、自身方面考慮,鄔思道都要支援胤禛接過追欠款的事情。機會都是自己爭取的,就算是胤禛接過來,沒有辦成,也有了經驗,並且贏得了康熙的賞識,算是有勇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