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發生在關羽“水淹七軍”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龐德、關羽和周倉。原文如下: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龐德並二董及成何,與步卒五百人,皆無衣甲,立在堤上。見關公來,龐德全無懼怯,奮然前來接戰。關公將船四面圍定,軍士一齊放箭,射死魏兵大半。董衡、董超見勢已危,乃告龐德曰:“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龐德大怒曰:“吾受魏王厚恩,豈肯屈節於人!”遂親斬董衡、董超於前,厲聲曰:“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於是眾皆奮力禦敵。自平明戰至日中,勇力倍增。關公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德令軍士用短兵接戰。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德回顧成何曰:“吾聞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戰。”成何依令向前,被關公一箭射落水中。眾軍皆降,止有龐德一人力戰。正遇荊州數十人,駕小船近堤來,德提刀飛身一躍,早上小船,立殺十餘人,餘皆棄船赴水逃命。龐德一手提刀,一手使短棹,欲向樊城而走。只見上流頭,一將撐大筏而至,將小船撞翻,龐德落於水中。船上那將跳下水去,生擒龐德上船。眾視之,擒龐德者,乃周倉也……于禁所領七軍,皆死於水中。其會水者料無去路,亦皆投降。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水淹七軍”,向曹軍發動總攻。于禁見勢不妙,向關羽投降,龐德及數百將士陷入苦戰,雙方一直激戰到次日天明。關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射死曹軍督將成何。隨後,關羽大軍的攻勢越發猛烈,龐德說下的將士非死即降,只剩下龐德一人苦苦支撐。最終,龐德在登上小船突圍時被周倉抓獲。至此,于禁所統率的七軍被關羽殲滅。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關羽攻擊龐德時的舉動,叫做“矢石如雨”, 意為箭和石頭像雨點一樣落下,比喻進攻非常猛烈。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小說描述的這段關羽活捉龐德的故事情節,與歷史的真實有一點的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少地方是小說作者的虛構。據《三國志·龐德傳》載:“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斬之。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羽攻益急,矢盡,短兵接戰……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與麾下將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立而不跪。”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從這段記載來看,在關羽“水淹七軍”時,龐德正在樊城以北十里處駐紮。面對來勢兇猛的大水,龐德及將士都被困在堤壩上。關羽親自乘船發動進攻。龐德力斬董衡、董超兩將穩定軍心,但依然無法改變戰局。最終,龐德被俘,被關羽處死。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小說中所言的周倉活捉龐德的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關於周倉這個人物的由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並非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出自宋元時期。不過,最早出現的這一人物形象並非是關羽的部將,而是諸葛亮北伐大軍中的一員。在《三國志平話》當中,他曾經負責也送木牛流馬,還與司馬懿有過較量。這個人物與關羽扯上關係,始建於元代戲曲家關漢琴所創作的雜劇《關大王單刀會》。《三國演義》作者又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了一番精雕細琢,這才使得周倉這一人物變得家喻戶曉。從說到底,這個人物始終是個藝術形象,並非真實的歷史人物。

龐德武藝高強,與關羽勢均力敵,為何卻被周倉生擒活捉!

至於說到作者對龐德被俘這一情節的處理,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從小說對龐德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來看,他的武藝在曹軍將領中與許褚、張遼等人持平,此前在與關羽的單挑中也不落下風,足見其武藝之高。以周倉的武藝,自然不是龐德的對手。但作者在書中加上了這樣的一段描述:“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年,愈加慣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龐德。”寥寥數語就使得整個情節變得合情合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志平話》、《關大王單刀會》、《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