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張愛玲傳》中如此說道:“張愛玲一直以來是個說不盡的人物,有著說不盡的話題,她像一部未完的《紅樓夢》一樣引得世人對她進行各種解讀。然而,張愛玲自己並不喜歡我們這樣將她神化。”

民國是一個動亂與文學兼備的時期,那個年代,亦湧現出了許多才子佳人,為民國的歷史留下了濃墨厚彩的一筆。而在一眾傳奇的才女才子中,張愛玲又是讓後來的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位。

她出身貴族,骨子裡是名門之後的高傲,但卻除了才華上的大放異彩外,她的家庭、愛情、婚姻似乎皆是不順遂的。甚至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位傳奇的女子在晚年是孤苦淒涼的,也許孤單是真,在生活上她卻要比許多人要幸福多了。那麼為何一生傳奇的張愛玲會給人留下晚年淒涼的印象呢?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一、出身名門,

"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

前半生的張愛玲是大多數人眼中出身名門、美貌的才女。

1920年,張愛玲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名門望族,她的祖父張佩綸曾經是晚清名臣,祖祖母李菊耦亦是晚清四大重臣李鴻章的長女,而她的母親黃逸梵祖父則是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可謂是權勢之家。

在這樣的家庭出生的張愛玲從小便接受著良好的教育,熟讀詩詞歌賦,且極具文學天分和藝術細胞的她從7歲起就已經能夠自己寫小說了,雖是稚嫩卻有趣,並在小學期間發表了短篇小說的《不幸的她》,以及《遲暮》、《秋雨》等散文。

19歲時,已經在寫作上小有所成的張愛玲以遠東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被香港大學文學系所錄取。可惜的是,那時正值二戰期,張愛玲無法完成大學學業。

離開了香港後,回到上海的張愛玲開始為報刊雜誌撰稿。這也是她走上專業的文學創作之路的開始。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在此後的幾年中,張愛玲接連發表作品,並在23歲時,發表的《沉香屑》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上煥發異彩。《傾城之戀》發表後,張愛玲更是被稱為“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成為響譽文壇的作家。

張愛玲的作品是

純粹

的,與同時期的作家們相比,她的

文學是

不體現政治時勢的,只是單純直戳心靈的文字。

因而,在當時的中國文壇中,張愛玲是非常特別的存在,當時被譽為文壇鬼才的賈平凹甚至給了她很高的評價——“與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這一年是張愛玲成名的一年,亦是這一年,張愛玲遇上了她的“傾城之戀”。

二、無果的苦戀,驚豔的文字

眾所周知,張愛玲的文字中充滿著童年時期的晦澀的印記,那是一個

受傷的童年

,亦

需要

一生

的時間

去治癒。

她的母親黃逸梵雖是封建家庭長大的女子,但她的骨子裡卻是有著新女性身上的獨立和敢於反抗的精神。儘管嫁給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張廷重,但她依舊渴望與丈夫攜手共度一生。可惜的是,張廷重卻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有著大戶人家少爺身上的壞秉性,吃喝嫖賭樣樣皆佔據了。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在生下張愛玲的第四年,即是1924年,黃逸梵再也無法忍受丈夫糜爛的生活,因而在小姑子張茂淵要出國留學時討了一個陪讀的理由去了歐洲。而她走時只留下了一雙兒女,四歲的張愛玲和三歲的張子靜,便由家裡的一位女僕所撫養。

孩童時期,母親的離去對

張愛玲

的人生起了巨大的影響,

後來的張愛玲憶起當時情形時如此說道:“她不理我,只是哭。她睡在那裡像船艙的玻璃上反映的海,綠色的小薄片,然而有海洋的無窮盡的顛簸悲慟。”

從母親踏上去往歐洲的那一刻起,母女倆便日漸疏遠,而年少的張愛玲不僅失去了母親的溫馨,也時常要經受著父親和繼母的虐待。

在這樣畸形的家庭中長大的

張愛玲

是一個極其缺愛和沒有安全感的人,這也為她的兩段感情的來源。

張愛玲

在上海灘大放異彩時,她遇見了一個人,那是她的“傾城之戀”,亦是她再次的傷痛。

這個人便是胡蘭成,彼時的胡蘭成已經有了家室,可卻還看上了張愛玲,在兩人的日漸來往中,

張愛玲愛上了這個比她大十幾歲、成熟的男子,

迅速與胡蘭成相知

相戀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後來,胡蘭成與妻子離婚,與張愛玲結婚,還寫了“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一紙婚書。這一年,胡蘭成38歲,而張愛玲23歲,

張愛玲原以為她擁有了胡蘭成的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

沒想到

的是,這紙

婚書

卻是

如此脆弱

。在婚後不久,

張愛玲

便

迎來

胡蘭成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軌。

正是因為胡蘭成在逃亡路上的風流成性,使得那段時期張愛玲筆下的所有男性角色皆是多情、無情的形象。

最終,張愛玲

與胡蘭成這段婚姻

終究只

維持了

短短的

兩年

便畫上了句號

至此,張愛玲雖然在感情上受挫,但在生活上還是富足的,那麼她晚年又有著怎樣的一番經歷呢?真是淒涼度日嗎?

三、第二段婚姻,晚年淒涼?

胡蘭成既是她少女的情思,卻也是她愛情的消亡,受了情傷的她離開了中國,去往了美國,也是

在美國

,她

遇到了

她的

第二任丈夫賴雅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賴雅,是一個過氣的作家,雖然有才華,卻生活難過。

受傷的張愛玲與不得志的賴雅好似

天涯淪落人,

彼此憐惜、

取暖。

在與賴雅結婚後的那段日子是張愛玲一生中較為窮困的時期,母親在倫敦去世時,她甚至連一張機票也買不起。在與賴雅度過了十多年貧困的生活後,賴雅去世後,她更加討厭群居的生活,很少與人往來,甚至於頻繁搬家。

在1984年到1988年的四年間,是她張愛玲搬家最頻繁的時期,幾乎每週都要搬一次家。也因為頻繁的搬家,她接連丟掉了許多東西,用上許多一次性的東西,吃的也只有吃的一些速食,這樣不規律的生活使得晚年的張愛玲身材幹瘦且面色蠟黃。因此,有許多人因為這些便以為張愛玲晚年是淒涼的。

但事實上,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在2011年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曾透露:在張愛玲保留的90萬字書信中,時間從1955年一直持續到她去世前幾個月,可以說這些書信對於瞭解張愛玲晚年的真實生活狀況有著很大的作用。

而宋以朗對於一些人認為張愛玲晚年窮困潦倒的傳聞也表示了不認同,他如此說道:“關於張愛玲的晚年財產狀況。一直都有很多說法。其中有個說法說,張愛玲去世後,只有幾塊錢 。這絕對是錯誤的。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我看到她的出版版稅單子數字,她不窮的,她晚年不喜歡花錢,不喜歡買東西。 因為買了東西,讓她搬家很困難。她晚年搬家很多次,往往搬家提著東西就走了。”

可見,晚年的生活現狀更多是張愛玲

自己的選擇

,也許

性格孤僻冷傲

的她在

晚年

更希望

能夠

一個人安靜地生活

1995年的9月8日,張愛玲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逝世,享年75歲,而被發現的時候已經過世一個星期了。

小結

縱觀張愛玲的一生,她遭受了許多苦難,無家庭的不睦、

愛情的挫敗

以及那個

時代的愴痛,

都讓她的一生活在了

陰影

下。無論是愛上兩個年長她許多的

男子

,在他們的身上獲取

生命中一直缺失的

溫馨

之愛

,還是在她

看似綺麗多姿,

滿眼望去

卻盡是她心底蒼涼的文字。這些都是由她的人生軌跡所註定的,是獨獨屬於張愛玲的人生。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窮困潦倒是假,比很多人幸福!

事實上,

每一個人都有

著自己

對生

活的理解和態度,並非每個人都喜歡熱鬧,也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安定。或許對於

張愛玲

來說,

居無定所是

她嚮往的

自由,

冷靜悽清是她習慣的生活,她感到便已然滿足。人生不長,活成

自己

想要

的生活狀態

便夠了,自足自得便是人生最好的模樣了。

參考資料:《張愛玲傳》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