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期間,繁華盛世的表面之下,一場深重危機正在悄然孕育之中。宋徽宗任用奸臣,六賊當道,國事糜爛。底層百姓在橫徵暴斂之下,啼飢號寒,衣食難繼。為了謀求生存,一場規模浩大的農民起義在山東梁山地區爆發了。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宣和元年(1119年),山東好漢宋江高舉義旗,在水泊梁山聚眾造反。宋江手下有三十六個結拜兄弟,都以彪悍善戰聞名一時,成為古典名著《水滸傳》的原型人物。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在宋江帶領下,橫向天下所向無敵,打了北宋打方臘,打了方臘打遼國,幾乎是開掛的節奏。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在真實歷史中,梁山好漢們的戰績遠沒有這麼輝煌。《宋史》中甚至都沒有給宋江立傳,也沒有開闢專門章節講述起義經過,只是在幾個相關人物傳記中寥寥數語一筆帶過。雖然高喊著“替天行道”的豪言壯語,宋江的活動範圍僅僅侷限在山東一帶,甚至最後連山東境內都無法站穩腳跟,被迫在宣和三年揚帆下海,前往江蘇海州。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海州知州張叔夜文武全才,長於用兵。他事先偵知梁山義軍的動向,定下甕中捉鱉之計。他甚至連朝廷正規軍都未動用,“募死士得千人”,臨時招募到一千多個鄉勇,在海州城外險要之處設下埋伏圈。

然後張叔夜派遣一支小部隊佯攻宋江,宋江不知是計,帶領好漢們下船追擊,結果中了埋伏,被張叔夜包圍,陷入絕境。梁山好漢就此歸降宋朝,從此像一把沙子扔到茫茫大海中,在史書中失去蹤跡,不僅未能推翻宋徽宗,還以一種很窩囊的方式退出歷史舞臺。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到了500餘年後明朝崇禎末年,天災人禍連年戰亂,使得民不聊生,明末農民起義由此轟轟烈烈地展開。提起明末農民起義,人們首先會想起陝西關中的高迎祥等人,其實他們只是明末農民起義的一部分,在山東境內,也曾爆發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李青山起義。

李青山,山東壽張人,出身貧苦農家,當過屠夫,幹過漁民,終年勞苦卻衣食難繼。崇禎十四年,李青山眼看天下大亂,於是也揭竿而起,召集一幫人馬在水泊梁山佔山為王。梁山在沉寂了500餘年後,明朝的好漢們在此聚首,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重現當年盛況。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明朝的這幫梁山好漢可比宋朝的厲害多了。當時的水泊梁山毗鄰京杭大運河,足智多謀的李青山一眼看出了明朝的要害所在。《明史》記載,“大盜李青山眾數萬,據梁山泊,分據韓莊等八閘,運道為梗”,阻斷運河航運,並且“鑿河十里通梁山,驅漕舟並系漕去焚掠近臨清”,開鑿一條水道直通梁山,把朝廷的漕運糧食和漕銀直接運到梁山泊。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李青山這一手非常毒辣,等於在崇禎的要害部位上狠刺一刀。明朝時南方農業和經濟都遠超北方,京城所需糧米、朝廷徵收的賦稅銀兩、北方駐軍所需的軍糧,都要透過運河一路北上從江南運到京城,龐大的明王朝才得以維持運轉。

梁山好漢沒能推翻宋徽宗,500餘年後卻讓崇禎焦頭爛額

如果運河不通,明朝朝廷不消一個月就會自動崩潰,崇禎因此被搞得焦頭爛額。李青山正是看準這一點,才會想出阻斷運河的主意。眼看局勢危急,崇禎慌了手腳,急忙從前線抽調重兵趕赴山東,費盡九年二虎之力,才算把李青山起義平息下去。由於起義也發生在山東梁山,明朝大臣左懋第上書朝廷,認定是《水滸傳》“流播民間,蠱惑世道人心”導致的惡果,結果這部曠世名著《水滸傳》迎來浩劫,遭到了崇禎的無情禁燬,差點讓現代人再也看不到這部經典名著。

實際上,“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王朝興衰自有其客觀規律。崇禎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水滸傳》,實在是蚊子叮泥菩薩——叮錯了人。

參考資料《三垣筆記》《綏寇紀略》《稗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