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歷代王朝的更替都必須要經過一場血雨腥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大多爭奪皇位失敗的下場,都免不了一死,前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後有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從某種程度上,兩者很相似,都是透過發動政變才獲得的皇位,雖然歷史上關於這兩場正變得記載不過寥寥數筆,但真正能夠做到勝者為王的,卻要承擔太多。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先說唐太宗李世民,隋文帝十七年,李世民出生在武功李家別管,他是李淵的次子,從小就高明有遠見,按理說,這樣的兒子,應該都會得到父親的賞識和看重 ,但李世民不同,他還有個哥哥李建成,他才是李淵最看重的兒子,儘管李世民才識過人,但在李淵心中,他的繼承人只有李建成,對於李世民,他一直放任其自由成長,反而對李建成悉心栽培。

所以這也導致了李世民不拘小節的性格,公元616年,隋朝末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隨父親一同前往太原,恰逢當時的河北起義軍首領魏刀兒起兵攻打太遠,李淵反叛時誤入起義軍圈套,深入賊窩,李世民得知後不顧自身安危,親自帶了一眾起兵深入敵軍軍營救父。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李世民有勇有謀,早已看透隋朝命運,公元617年,隋朝氣數殆盡,李世民看準時機,鼓動李淵起兵反隋,起初李淵並不同意,結果在李世民再三勸說下,才答應造反。同年,李淵任命李建成為東討元帥,李世民為右元帥,一同率十萬兵馬攻打洛陽,隋軍大敗。第二年5月,隋恭帝禪位於李淵,自此隋朝徹底滅亡。

李淵登基後,改國號為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因他是皇子,故親封為秦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七月,李淵派李世民率軍討伐隋末各方勢力,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同時也在軍中收穫不少威望。甚至一度蓋過了太子李建成,李淵對此也頗有意義。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崇德五年,李淵有意無意削弱李世民的兵權,並開始派太子李建成出征建立威望,武德八年,是皇位之爭最激烈的一年,兩派明爭暗鬥,雖然李淵有意偏頗太子李建成,但無奈秦王李世民在外建立的威望太大,他只能逐步瓦解李世民的內部勢力,將他身邊的幕僚一一流放。

武德九年,李建成沉不住氣,想要先發奪人,聯合齊王李元吉等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想要一舉消滅李世民,但不料李世民早已直到他的計劃,且將計就計,同樣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成功將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斬殺,李建成死後,李淵被迫冊立李世民為太子,並於第二年禪位李世民,而李世民登基後,對於前太子李建成的家眷絲毫不手軟,五個兒子全被誅殺,其他人則是逐出宗籍,貶為庶民。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與李世民相同的是,朱棣同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智勇雙全,在朱元璋還在世時,因冊立了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棣只能屈居燕王,歷史上對於朱標的記載和了解,也僅僅在於仁孝,寬厚的形象,在朱元璋起兵時,長子朱標還未出生,等到天下大定,朱標也不過十來歲的年紀,所以和李淵相比起來,並沒有忌憚兒子的煩惱。

而早在朱標剛出生時,朱元璋就將他立為世子,這樣也省去了之後皇子們為爭奪皇位的後顧之憂,但是朱標僅活了37歲就突然離世,這一下,眾皇子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並沒有在自己兒子中選一個繼承人,反而選擇了皇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子,他是朱標的長子,性格也與父親一樣,溫厚老實,卻不足以繼承皇位。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公元1402年,朱允炆繼位第四年,因厲行削藩政策,使得一種藩王紛紛策反,朱棣更是發動了靖難之役,推翻建文帝統治,同年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那麼為何同樣是爭奪皇位,朱棣卻飽受後世詬病,李世民卻功垂千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李世民登基後,虛心納諫,實行以文治天下的政策,修生養息,大力發展農產業,是的唐朝初期就出現了貞觀盛世。

同樣是篡位登基,為何朱棣揹負的罵名卻比李世民多?看他都幹了啥

而朱棣登基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繼續採取打壓削藩政策,因建文帝在位時,明朝大小戰事不斷,導致民生四起,而朱棣在即位之初,依舊大闊疆土,最重要的是,朱棣推翻一切建文帝在位時期的律法和民生規定,加重了百姓天賦稅收,並對山東,北平,河南一代,恢復徭役三年,一時間民怨四起,比如李世民的仁慈,朱棣可以說是“殘酷”了,這也難怪兩者相差這麼大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