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喜歡一個女人,大臣說:還是將她放回家吧,皇帝:直接殺了

貞陵為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於咸陽城北50公里處涇陽縣白王鄉崔黃村的仲山之上,海拔1003米。其東、西、北三面群山環繞。貞陵依山為陵,東、西二神門外兩對闕址分別位於仲山東西兩座山的峰顛之上形勢壯觀,封域周長60公里,面積與太宗昭陵相近,是唐十八陵中最大者之一。

皇帝喜歡一個女人,大臣說:還是將她放回家吧,皇帝:直接殺了

李忱於長慶元年獲封光王,會昌六年,唐武宗死,李忱為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登基為帝。可以說,唐宣宗李忱,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治世明君、模範皇帝。

史料更是記載,李忱的馭人之道,向來為人稱道。在會見大臣時,他所表現出的如在世孟嘗一般謙和,從來不會露出厭惡的表情。不過,大臣們向他彙報要事時,他又會表現得不苟言笑,威嚴不可仰視。恩與威的尺度,被李忱拿捏得恰到好處。不過,這也恰恰說明李忱為人虛偽,兩面三刀。

某次,浙江的地方官向李忱進貢了一名絕色美人,李忱對其一見鍾情。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李忱賞給美人無數珍玩,對其濃情蜜意。然而,突然有一天李忱突然對眾大臣表示:“朕留她不得。”大臣們丈二和尚摸不著,又不想讓李忱無緣無故地殺人,於是,便紛紛勸諫他將美人放還。

面對大臣的勸諫,李忱說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把她放回去,我肯定會想念她,所以,還是賞給她一杯鴆酒吧。”他與美人的感情很正常,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殺掉人家呢?一個倒黴的美女,就這樣死在了唐宣宗的手中。

皇帝喜歡一個女人,大臣說:還是將她放回家吧,皇帝:直接殺了

難道,李忱像那些千古聖君一樣,害怕沉浸於美色從此不早朝嗎?

並非如此,或許對於他來說,女人就是玩物,玩夠了就可以宰掉了。這種做法,著實算不得“明君”。

話說,郭皇太后,是唐宣宗名義上的母親,她是郭子儀的親孫女,出身很高。唐宣宗上臺時,郭皇太后已當了許多年的太后了。按理來說,這是他爹的原配夫人,即便不是生母,但作為當朝天子也理應盡孝,這才符合祖制。

且來看看唐宣宗是怎麼對待這位名義上的母親的。

根據史料記載,唐穆宗、郭太后均被捲入一樁謀殺案裡,被害人便是唐憲宗。顯然這是不合情理的,即便是為了奪位,兒子夥同母親謀殺親爹的戲碼也太過駭人聽聞。唐宣宗對此的態度是什麼呢?他一直致力於查明真相,還因此減少了郭太后的薪俸。

郭太后何許人也?

身為後宮之主的她何嘗受過這種委屈?於是,郭太后立即自殺,幸虧宮女發現的早這才將其搶救回來。當朝太后自盡,唐宣宗這個當皇帝的理應表態吧?可他非但沒有去勸慰,反倒一通冷嘲熱諷。就在當天晚上,已經被搶救回來的郭太后莫名其妙地暴斃了。

那麼,她死於何人之手呢?顯然,與唐宣宗脫不開干係。

皇帝喜歡一個女人,大臣說:還是將她放回家吧,皇帝:直接殺了

唐宣宗是個文藝皇帝,比較喜歡聽戲,他最喜歡的伶人叫祝漢貞。那個年代沒有京劇,祝漢貞的表演形式和現在的單口相聲差不多,他負責每天陪著唐宣宗逗悶子。祝漢貞這樣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有口才且思維敏捷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出生活中的笑料,博皇帝開心。

不過,祝漢貞與其他伶人不同,他是個正義之士,總會藉著自己滑稽的語言揭露某些社會現狀,引發唐宣宗的思考。某次,祝漢貞與唐宣宗聊著聊著,突然談起了國內的政事,打算趁機勸諫。沒想到,一向親和的唐宣宗竟鐵青著臉說道:“我畜養爾等,只是供戲笑,豈可干預朝政!”在我面前,你就是個跳樑小醜,你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妄議朝政?

千百年後,有個叫乾隆的皇帝對臣子紀昀說過同樣的話。不過,祝漢貞的下場可比紀曉嵐慘得多,第二天他便被皇帝打了一頓廷杖流放了。連臣子的逆耳忠言都聽不進去,這樣的皇帝還能稱得上是明君嗎?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首詩就出自李忱的《吊白居易》,白居易死了,唐宣宗似乎嗅到了什麼機遇,立馬絞盡腦汁編出一首悼念詩。這首詩為後世津津樂道,彷彿唐宣宗真的是個惜才如命的好皇帝一般。

皇帝喜歡一個女人,大臣說:還是將她放回家吧,皇帝:直接殺了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白居易已經死了,他只不過是想榨乾這個文壇翹楚最後的價值,既籠絡了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又為自己博得愛才的好名聲。唐宣宗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好,恐怕再沒有皇帝能像他一樣如此懂得包裝了。

“以察為明,無復仁恩之意。嗚呼,自是而後,唐衰矣!”

自這個堪比秦皇漢武的“英明皇帝”之後,大唐在短時間內迅速土崩瓦解。如果,唐宣宗真的是個勵精圖治的治世明君,又怎會毫無作為呢?

再看他的死,自大中十三年五月起,李忱因為食用太醫李元伯所獻的仙丹中毒,“病渴且中燥”,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八月七日(即859年9月7日,此為《舊唐書·宣宗紀》載;《新唐書》則記為八月十日,即9月10日),病入膏肓的李忱駕崩,享年五十歲。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十八下·本紀第十八下》、《新唐書·卷八·本紀第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