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教育關乎千家萬戶,關乎每個人的發展

營造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援教育的濃厚氛圍

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甘肅省教育廳特推出專欄

用一段段文字、一張張照片、一幀幀影片

成長路上的喜悅收穫

教書育人的堅守感悟

家庭教育的幸福瞬間

支援教育的情懷擔當

……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喧囂時代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著一顆初心,潛心鑽研精粹的手工藝;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秉持著一顆匠心,用作品承載著藝術銘記著歷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用信念與意志詮釋著工匠精神、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民族工藝學院的工藝美術大師們就是這樣一群藝術家,他們是泥塑大師常天平、葫蘆雕刻大師張作良、蛋雕大師楊星國,這些始終秉承著初心、匠心和赤子之心的藝術家們卻運用他們精湛卓越的技藝、一絲不苟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方寸之間揮斥方遒、創作乾坤,他們不僅賦予每件作品以靈魂,更用匠心獨具的藝術彰顯著社會的審美追求、不斷擴充完善著人類文明的邊疆。

在甘肅臨夏有這樣一個叫茶馬古市的仿古步行街。它以古樸的建築風格,展現了古河州深厚的商旅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底蘊,這條步行街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卻臥虎藏龍匯聚了眾多的民間藝人,泥塑藝人常天平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5年常天平拜當地民間老藝人戚永武為師,開始學習傳統泥塑技藝,回想起當年學藝的艱辛,他至今感慨不已,一開始師父只教他和泥巴,雙手天天泡在泥水裡,冬天的水冰冷刺骨,即使紅腫發炎,他也從未抱怨,就這樣堅持了整整兩年時間,常天平終於獲得了師父的認可,正式開始學習泥塑技藝。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在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常天平的泥塑手藝爐火純青,他先後獲得“河州工匠”“甘肅工藝美術大師”“臨夏泥塑非遺傳承人”等榮譽稱號。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常天平始終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堅守夢想。那些普通的泥巴,在他的揉捏塑造之下都變成了一件件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美藝術品,他常說:“在我兩千多件泥塑作品裡,所反映的都是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場景,我就是想透過作品的方式展現農耕文化,把臨夏人民勤勞樸實的精神留給下一代!”多年來,常天平始終用泥塑作品記錄展示著故鄉的風土人情,那些熟悉的生活場景和形態各異的人物形象,彷彿有著神奇的魔力,可以瞬間勾起觀者濃濃的鄉愁,帶領他們回到舊日美好時光。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在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民族工藝學院授課的過程中,常天平總是叮囑自己的學生,學習傳統泥塑技藝,不僅僅是學習一門手藝,更多的是要傳承我們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匠心泥韻,指尖傳神。常天平用心守護和傳承著古老的泥塑技藝,用高超的藝術和精湛的技藝為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事物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以葫蘆為紙,以刻刀為筆,他用三十餘年的時間在葫蘆雕刻上探索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他就是甘肅工藝美術大師,來自甘肅臨夏的張作良。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張作良出生在農村,從小酷愛繪畫,中學畢業後,機緣巧合的一次機會接觸到葫蘆雕刻,從此以後他便痴迷其中,苦練葫蘆雕刻技術。每次創作前,他都要仔細打磨研究,反覆推敲構思,直到胸有成竹後,才著手刻畫。張作良有著諸多卓越的作品,其中最巧奪天工的當屬《八十七神仙圖》,在這件作品上共雕刻有87位神態各異的人物,每個人物的動作神情各不相同,更令人驚歎的是,就這樣一個不過25寸大小的葫蘆上,居然還雕刻著6400多字的《金剛經》,每每看到此作品,總是讓人感嘆張作良微雕技術的鬼斧神工,如此出神入化的作品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積澱,交談間偶爾看到張作良因長期精雕細琢而微微變形的手和手中那把已被磨平了稜角的刻刀時,我們不禁肅然起敬,荀子《勸學》中所說的“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不就是這樣一種孜孜乾乾的匠心精神麼!

張作良憑藉高超的技藝、過人的毅力和執著的精神,得到了業內及社會的高度評價及讚揚。他說:“這些年來看著這些民間傳統技藝的流失,更加堅定了我傳承葫蘆雕刻技藝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多年來,他召集愛好葫蘆雕刻的人士組織成立了臨夏葫蘆雕刻藝術協會,親自帶人種植葫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還走進高校,走進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民族工藝學院,在校園裡為廣大學子傳道授業解惑,細緻的講解和傳授葫蘆雕刻藝術,他經常告訴學生們,刻畫葫蘆是修行更是水磨工夫,每一次的點、挑、劃、拉、刺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千姿百態雕刻的是心境,奇思妙想留下的是藝術。張作良用三十餘年的時間,在小葫蘆上刻畫著藝術與美好,書寫著追求和夢想,以專心、專業、專注的態度始終將河州工匠的精神貫穿在葫蘆雕刻藝術中。

甘肅臨夏八坊十三巷隱藏著眾多的民間高手,楊星國就是其中遠近聞名的蛋雕藝人。走進楊星國大師的工作室,如同走進了蛋雕的藝術世界,所陳列的每一件作品都精美絕倫,讓人歎為觀止。細細品味才發現,薄薄的蛋殼何其易碎,這是需要怎樣的細緻和耐力,才能在方寸間游龍飛鳳。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楊星國原本是青藏線上一名普通的貨運司機,偶爾在電視裡看到了一隻鏤空的雞蛋,從小愛好手工藝的他瞬間被這個蛋雕作品征服,從此便走進了蛋雕的世界。由於當時從事蛋雕工藝的人非常少,能查到的相關資料也不多,所以在最初幾年裡,他除了上班,幾乎天天呆在房間裡研究自學蛋雕技術,鑽研浮雕、陰雕、陽雕、平雕……經過八年的苦練磨礪,楊星國先生的蛋雕技藝日臻完善,名氣也越來越大,河州工匠、蛋雕藝術家、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州蛋雕藝術創始人……各種榮譽接踵而至。2016年,楊星國受邀參加了一次蛋雕藝術展,透過這次展覽,楊大師不僅領略到了蛋雕的不同技藝,當地政府還邀請他成立了自己的蛋雕工作室進行展演。自此以後,蛋雕不僅成為了楊星國的興趣愛好,更成就了他的終身事業。他鑽研蛋雕,傳承家鄉河州的雕刻文化,將磚雕、木雕、葫蘆雕刻等技法融為一體,開創了河州蛋殼雕刻工藝的先河,不論是鵪鶉蛋、雞蛋、鵝蛋,還是鴕鳥蛋,這些原本平平無奇的蛋殼,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細心雕飾,都會變成一個寫滿故事、充滿靈性的藝術品。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一路走來,楊星國在毫釐間的蛋殼上描繪著自己的人生,創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富有當地元素的蛋雕作品,透過浮雕、鏤雕等藝術手法,用深淺不一的力度和遊刃有餘的手法在薄脆的蛋殼上展示著他心目中的大千世界。許多人叫他蛋雕大師,他總是謙虛地說:“比起大師,我更願意當名教師,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把這項手藝傳承給更多的孩子。”

匠心,是堅持更是堅守。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種日積月累改變世界的力量,倘若不是發自肺腑的熱愛,誰又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將一門技藝練習到爐火純青。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的這些工藝美術大師們,他們傾其半生而鑄一劍,將世間煙火、故鄉情懷都化於陶土、葫蘆和蛋殼上,只為熔鑄凝刻成珍品傳承給下一代,這是用指尖傳承的毫釐技藝,這是用信仰書寫的璀璨藝術,這更是“河州大師”們乾乾耕耘的方寸匠心。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作者:苟宇妃(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民族工藝學院 教師)

稽核:劉小溪 鄭芃生

編輯:馬嘉瑩

宣告:此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作者和甘肅省教育廳共同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點分享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點收藏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河州大師”的方寸匠心|我們的教育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