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讀法”,王力平《水滸例話》首發

4月17日,由花山文藝出版社主辦、呈明書店與河北省圖書館承辦的“經典的讀法——《水滸例話》首發式”在石家莊呈明書店舉行。

“經典的讀法”,王力平《水滸例話》首發

《水滸例話》作者、文學評論家王力平以及胡學文、劉建東、李浩、魯守平、韓聯社、司敬雪、李建周、桫欏、金赫楠、王志新等作家、評論家到場,共同分享“經典的讀法”。

花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王玉曉介紹了《水滸例話》的編輯出版情況:《水滸例話》是文學評論家王力平對《水滸傳》研讀多年後的心得與見解。以《水滸傳》為例,選取小說一句話展開分析,詳細講解文學寫作和鑑賞。

“經典的讀法”,王力平《水滸例話》首發

書中共收錄了65篇文章,每篇文章篇幅短小但內容飽滿。或是分析人物怎樣塑造才更加真實,或是解釋情節如何安排能更吸引人,或是探討語言怎樣組織會使表達更加精準,或是思考文章結構怎樣安排才更合理。語言簡潔乾淨,分析條理清晰,令讀者在不乏趣味的閱讀中獲益匪淺。

“經典的讀法”,王力平《水滸例話》首發

活動現場,王力平介紹了《水滸例話》的寫作緣起和寫作歷程,他表示寫這本書用了三十八年,“開始是我大學畢業那一年,而現在我已經退休兩年了。”

王力平說,這本書叫做《水滸例話》,但是它不是關於《水滸傳》學術性的研究,只是用《水滸傳》來舉例子,因此不規範,不嚴謹,不學術,隨意性比較強。

《水滸例話》是王力平用《水滸傳》的例子來講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但它不是一個關於文學寫作技巧和方法的系統的著作,“也就是說我遇到了什麼我就說什麼,我沒有遇到的我就不說,可是我沒有說的那些對於文學未必不重要,我們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本書又是一個隨意性很強的東西,這是兩個隨意性。”

王力平表示,一本書如果讀三十八年,性質可能會發生變化,“就是說它不再是生活中的審美,讀得時間長了,它變成了我生活中的後花園,它可能從生活中的審美變成審美的生活,世界讀書日快到了,這是我們讀書應當有的一個可能性。”

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劉建東表示,自己對《水滸傳》的寫作方式特別感興趣,《水滸傳》在四大名著裡寫作方式最特殊的是,裡邊寫了這麼多人物,光是108將就寫了108個人。雖然人物眾多,但是作者用一種串糖葫蘆的方式,把一個一個人物串起來而且又不散,這是作者特別高超的技巧。“《水滸傳》開頭寫並不是從主要人物來寫起的,是從特別不起眼很小的角色去寫,從高逑開始寫起,從王進開始寫起,之後人物越來越大,人物越來越豐富,把王進、史進、魯智深、林沖、武松等等串起來,一個故事和一個人物基礎上,然後串到另一個人物,每個故事跟每個故事之間的重疊,把這個人物引進來,這種方式對於長篇小說來說是非常高超的技術。王力平主席很敏銳感覺到這點,《水滸例話》是一個章回體有關文學和寫作技巧創作手冊,對於很多想了解文學名著,想了解一本經典是如何成為經典的,那就得了解他是怎麼寫的,如果想了解他是怎麼寫的,就得看看這樣的書。”

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胡學文表示,《水滸例話》是有深度的,不論什麼人閱讀,都能從中受益。“幾年前王力平老師說過一句話,作家寫人物的時候,對喜歡的人物要審視,對不喜歡的人物要尊重,他說完這個話的時候我馬上就反省,我在寫作的時候是什麼態度。一個作家他在寫作中一定有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的,他不可能沒有。比如拳打鎮關西我們看得很痛快,那是因為作家寫的時候很痛快,可能一鼓作氣就寫完了,不可能分著寫的,那一出他非常痛苦,但是那種傾向一定要有一個分寸感,這個分寸怎麼把握很重要。”

胡學文表示期待王力平寫出《三國例話》、《西遊例話》,《紅樓例話》。

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李浩認為,《水滸例話》是一本獨具隻眼別出心裁的一本書,為我們指認我們熟悉中的陌生和閱讀中的忽略,讓我們重新認識和審視《水滸傳》當中的精妙設計,這本書有成為長銷書的潛質。

“經典的讀法”,王力平《水滸例話》首發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花山文藝出版社推出這本書,既是呼應“讀書日”的主題,引導更多讀者讀好書、讀經典,也是充分發揮出版社橋樑紐帶作用,完成打造精品圖書、傳播優秀文化的使命。這一堂以“經典的讀法”為主題的文學課,為文學愛好者帶來文學賞析與寫作的方法,為作家創作提供了技巧和思路。(燕都融媒體記者 宋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