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如今,我們看好萊塢電影時,經常發現裡面會有一個黑人配角,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政治正確”這四個字,要展現黑人擁有與白人同樣的地位,內心怎麼想不重要,但表面功夫一定要做足。

話題切換到漢朝,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強大王朝,可以卑躬屈膝的議和,可以放下臉面的和親……但漢朝也有他們的政治正確:除了我們熟知的黑秦和打匈奴,漢朝至少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國家增加一個郡縣。

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漢朝文獻中,根本見不到“秦朝好”的文字,一律是“秦朝壞”,從開頭黑到尾。

但,劉邦能夠奪取江山,靠的就是秦國遺澤;後來的漢承秦制,用的還是秦朝制度。吃秦朝喝秦朝用秦朝,卻偏偏砸了秦朝的鍋,漢朝是不是很不地道?但,這就是政治正確!

漢朝第二條政治正確,就是自漢武帝開始的打匈奴,不把匈奴打的跪在地上唱征服不罷休。

漢武帝時代的狄山,支援與匈奴和親,而不是與匈奴打仗,結果漢武帝派他到邊塞守鄣,最後被匈奴斬頭。自此,一談到打匈奴,內心或說不要,但嘴上卻絕對明智的說“該打”,這也是政治正確。

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漢朝第三條政治正確,就是漢使不能白死,觸犯這條後果更嚴重。

無論漢使霸道、囂張、逾禮。。。。。但自家的孩子只能自家處理,自家的肉只能爛在自家鍋裡,外國一旦殺之,後果非常嚴重,即便暫時沒有懲罰,亦僅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漢武帝之前,國力未逮,出使匈奴官員頻繁遭辱,乃至被殺,只能徒增奈何。但,漢武帝不同呀,他是一個驕傲的人,他是一隻哥斯拉,受命於天的上天寵兒,漢使代表他的小臉,豈容他國殺之。漢使被殺而不了了之,漢武帝的小臉豈非要被打的啪啪響?

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民國《知識青年從軍歌》中前兩句,“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很多人不瞭解終軍,其實他是漢武帝時期年輕有為前途無限的鮮肉級外交官。

終軍先後出使匈奴、南越,戰前“請纓”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即“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與韓千秋、安國少季三人出訪南越國。公元前112年,年僅二十餘歲的終軍被南越相呂嘉殺害,時人稱為“終童”。趙佗建立的南越國相的一時手癢,卻激起了漢武帝滔天怒火。

《史記》記載: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歲而國亡焉。公元前112年,漢軍橫掃,南越國滅。漢使死三人,漢朝得南越國九郡。

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蘇武是我們熟知的著名外交官,在北海雪地中堅持19年,初至匈奴時,匈奴人準備殺他,蘇武說得一番話側面反映了漢使真不會白死。

班固《漢書·卷五十四》: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南越、宛國、朝鮮殺了漢使,要麼即時國滅,要麼國王頭縣北闕。如今,只有匈奴還沒遭到這樣的下場罷了。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殺我,令兩國開戰,匈奴的覆滅就從我開始吧。

看看,漢使就是囂張,明目張膽的威脅,但偏偏匈奴卻不敢直接殺,而是把他流放北海,希望讓寒冷天氣把他凍死,以逃避殺使罪名。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蘇武堅持了下來,成為古今外交官的典範。

除了黑秦和打匈奴,漢朝還有一逆鱗,外國做一次漢朝幾乎滅一國!

有學者粗略統計,從漢武帝時起,大漢平均死一個使者,就要換來一個郡縣。

縱觀古今中外,沒有一個王朝的使者這麼“值錢”、這麼有底氣。所以,漢使一出,牛鬼蛇神統統避讓,即便漢使囂張跋扈,又能奈何?不服,數十萬大漢鐵騎正虎視眈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