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劉秀,東漢開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所以大家都叫他“光武帝劉秀”,因為後人認為他的“雲臺二十八將”就是天上二十八星宿,所以又稱他“位面之子”。可以說在言論極其放開的今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有人噴,蔡京秦檜魏忠賢都有人洗白,但是卻基本沒有人罵劉秀——實在是罵無可罵,勉強去罵,只能證明自己是變態。噴子們也不傻,這種被口水淹沒的事情也不會去幹。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劉秀與他的九世祖劉邦不同,不但長得漂亮(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而且喜歡幹農活(性勤於稼穡),書也讀得挺好(受《尚書》,略通大義),打起仗來更是勇冠三軍,曾以三千敢死隊大破王邑王尋四十二萬精兵。更主要的是他對愛情始終如一,對部下平易近人風趣幽默,信任功臣賞賜毫不吝嗇,勤政愛民不知疲倦,連日本人也磕頭作揖求劉秀給他們一個稱號。

有人說:幽默是一種修養、氣度和胸懷; 幽默是一種謙虛的美德;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幽默是大氣與自信的表現。看完光武帝劉秀這五段話,我信了。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想必“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連日本韓國後來寫小說,也把“官居金吾衛妻娶陰麗華”當做男人的兩大目標。

事實上劉秀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也真做的很好,雖然出於壯大隊伍的目的曾經立郭聖通為皇后(公元24年結婚,25年封后),但是在他心中,陰麗華才是原配夫人(公元23年6月成親),並且在擺脫門閥世家困擾後,正式冊封陰麗華為皇后,但是對郭聖通母子也都給予了合理安置,封王和王太后,給了最大一塊封地享福去了。

這裡請不要對劉秀娶若干妻子不滿,因為放在那個時代,戰亂頻仍男少(戰死了)女多,一夫一妻制會造成大量“女光棍兒”。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前些年廣播裡講評書《東漢演義》,裡面有兩大名將:岑彭、馬武。那個馬武在歷史上就是個搞笑大王,《後漢書》記載:“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帝故縱之,以為笑樂。”

馬武好開玩笑,劉秀更好開玩笑,有一次劉秀剛從漁陽、上谷得到一支精銳騎兵部隊(估計是投降來的),就想交給馬武統領。從小為躲避仇家浪跡江湖的馬武這時候掉起文來了:“我這個人又笨又膽小(駑怯無方略),不能勝任。”劉秀笑了:“你當了這麼多年領兵大將,咋也比我這個秘書(掾史)強吧?”馬武服了。

等到奪取了天下,劉秀還是有事沒事都拉著功臣們一起喝酒講段子。講著講著就講到了“要是不遇到劉秀大家會做什麼官”,素有“東漢蕭何”美譽的高密侯鄧禹很謙虛:“我就懂一點學問,到郡縣當個文學博士還行。”劉秀笑了:“你咋也得當個刺史的助手(功曹)。”大咧咧的馬武端著酒杯吹牛:“就憑咱這一身好武功,咋也能當個剿匪司令(可守尉督盜賊)。”劉秀一口酒噴了出來:“你自己不當盜賊,別被亭長捉去就不錯了(且勿為盜賊,自致亭長,斯可矣)。”

玩笑歸玩笑,劉秀後來還真封馬武為捕虜將軍、楊虛侯,食邑一千八百戶。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史書記載,光武帝劉秀雖然制約駕御功臣,而每每能曲法寬容,原諒功臣們的小過。遠方貢獻來的珍寶甘味,必先遍賜列侯,而皇帝的廚中卻很少。有功,常增賞封邑,而不任以官職,所以都能保其福祿,沒有誅殺謫降的。

當然劉秀的做法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當他大封功臣為侯的時候,食邑最多的達到了四個縣。於是一個叫丁恭的博士就站出來反對了:“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於雷,強幹弱枝,所以為治也。今封諸侯四縣,不合法制。”劉秀回答:“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 劉秀還專門鼓勵自己的功臣:“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敬之戒之。傳爾子孫,長為漢籓。”意思是:大家好好幹,願你們的封地代代相傳永遠幸福!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劉秀雖然跟老婆孩子很親熱,跟功臣兄弟也很親近,喝酒聚會一樣不落,但是卻沒耽誤正經事,常年堅持工作,連個節假日都沒有。

於是劉秀跟陰麗華生的太子劉莊(後為漢明帝)很是心疼自己的老爹:“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意思是你也別太勞累了,差不多就行了,喝酒郊遊養氣安神這些事做一些也正常。

劉秀回答:“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把治國理政當做一件樂趣,這豈不羞煞明代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萬曆?其實這裡要說一句,明朝的文官太混蛋,皇帝見了他們就煩,能躲一天是一天。而劉秀手下的文武大臣們不但有本事,還很風趣幽默,君臣都能夠快樂工作。這正應了孔子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劉秀雖然寬仁大度,但是也不是絲毫不講原則 ,對島國上的垃圾那是打心眼兒裡瞧不起。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當時還不叫倭奴國),表示希望成為大漢藩屬,並且請劉秀賜給他們國家一個名字。

劉秀這個很有幽默感的皇帝,也被眼前的這群小矮子給幽默了一回:明明是一群武大郎,還自稱“大夫”,既然你要賜名封號,我就封你們國家為“倭國(筆者不厚道地想起了窩瓜)”,至於誰是你們的國王不重要,我給你們一個公章,誰拿著它誰就是國王——漢武帝熟讀史書,當然會看到這麼一段:“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

劉秀做的這件事確實有點不厚道,人家三十多個國王,你就給了一個公章,這不等於把一根肉骨頭扔進了餓狗群?還不得搶破腦袋?

為啥幾乎沒人罵光武帝劉秀? 看看史書記載的這五段話就明白了

但是劉秀不管那些,趕緊把這些矮子打發走了自己好去跟弟兄們喝酒。而他手下的人也不負責任,找了塊金子就對付用了,刻字的時候又給刻成了“漢委奴國王印”,也沒校對一下就扔給“倭奴國大夫”了。

可是那枚明顯是漢武帝君臣敷衍了事鬧著玩兒弄出來的金印,居然成了他們的傳世國寶,還專門出了“紀念郵票”,那個金印現在還在福岡市博物館,上繳金印的農民還得了一百兩黃金的報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