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應當抱著讀詩的心緒,反覆揣摩,用心體會

讀史,應當抱著讀詩的心緒,反覆揣摩,用心體會

偶然遇到幾句古詩:“漠漠鬱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這二十八個字一看便是形容人的,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鬱金在臂,古玉當腰,眼前出現了一個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般的風塵外物。劍氣寒西北,簫聲滿東南,一柄劍令西北蠻族膽寒,一支簫讓東南才子折服。寫出了此人縱橫萬里的才華。

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質,無雙的才智,遠大的志向在對仗工整,音律和諧的四句詩中展露無遺。這就是古詩的魅力,精簡的文字創造出宏大而深遠的意境,出其不意的角度和瑰麗奇絕的寫作手法讓人被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深深打動的同時,又領略到了難以言說,心魂俱震的美。

這種詩性特質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史書。

來看《史記》中一段描寫淮陰侯韓信一生成就的文字:

足下(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擒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

僅僅四十幾個字,其中多是二三字的動賓結構。列舉了這個早年窮困潦倒的淮陰布衣征戰四方的動作:涉、虜、擒、下、誅、徇、脅、定、摧、殺。全是與勝利有關的動詞。這些動詞作用的物件有諸侯王,有封君,有要塞,有強國,有猛將。

簡單明瞭的一段說明性文字,不過是將已發生的往事按時間先後寫出,卻因精準的用詞,合理的稱謂,錯落的短句而讓人深切的感受到了何為“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司馬遷筆下簡潔到了極致的散文式句子,雖不講求對仗音律,但讀來仍是朗朗上口。讀罷韓信的震主之威,不賞之功,彷彿看到了千年前,孤燈下,那一支削盡冗繁的筆和一個孤獨而偉大的靈魂。

魯迅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說那些敘事記人,長短錯落的句子是不帶韻的詩。

《史記》中寫劉邦趁項羽率主力討伐齊國而攻打彭城的句子: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寫兵聖孫武功績的句子: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寫商鞅用來智辯秦國守舊派的句子: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偱古而王,夏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可見魯迅的評價很是貼切。

讀史,應當抱著讀詩的心緒,反覆揣摩,用心體會

另一部備受後人推崇的史書《三國志》記述了在那個烽火四起的動亂年月裡一個個風流人物的生平事蹟。剛開始眾多割據一方的刺史州牧、門閥大族、皇親國戚經過數十年的征伐吞併,盡皆如煙般散去,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北方為宦官養子的後人曹操統一,西蜀為早年以販賣草鞋謀生的劉備佔據,江東為本是寒族的孫氏父子幾代經營。

《三國志》裡滿是強弱消長,盛衰更迭,卻很少見到直接點明成敗原因的文字。曹操的傳記中記載了一段曹操和袁紹每人只有9兩句話的對話:

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根據開頭,可以看出這段對話發生在天下英雄剛剛起兵的時,然而作者陳壽卻把它放在了官渡之戰之後,曹操攻下鄴城,袁家一敗再敗時的地方。如此安排,想來是有原因。

以對話的內容來看,兩人都已看出漢室不可復興,他們在討論爭天下。袁紹的策略是據守黃河,北依燕代,兼有戎狄,南下逐鹿。袁紹的野心和韜略在寥寥數語之間躍然紙上。但他最後一個問句,暴露了他的心虛,面對曹操,他問:“這樣大概可以成功吧。”想必語氣已沒有說前幾句的時候那麼堅定了。

曹操的回答卻一句比一句有力,那種自信,那種睥睨天下的氣勢全包含在了“無所不可”之中。

官渡之戰,曹、袁雙方有兩反面很大的差距。一是雙方的實力差距。袁軍有數萬之眾,而且背後是青、幽、並、冀四州;是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門閥聲望。曹軍卻是“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南有孫策虎視,內有朝臣做亂。

另一方面是曹操、袁紹二人和“天下之智力”的不同關係。袁紹放棄了很多的逆耳忠言,田豐被他下獄,許攸叛他而去,劉備伺機而逃,大將張郃更是臨陣倒戈。曹操與之完全相反,他先按賈詡之計退守官渡以拉長袁軍的補給線,後來又聽荀彧之勸,打消退兵之念,堅持苦戰。最後在一片疑懼中,採納了叛逃而來的許攸的建議,親自率兵攻打烏巢。戰後又一把火燒掉了自己陣營中人的通敵書信。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寓意豐富的意象,沒有令人驚歎的修辭。僅是一段不足百字,每人只有兩句話的對話,就讓人得以理解在那場決定北方霸主的官渡之戰中兩位領袖言行的種種反差。曹袁之別,盛衰之因在有意的安排下,於凝練簡短的文字中自然地展現在了後人面前。

讀史,應當抱著讀詩的心緒,反覆揣摩,用心體會

《三國志》中《吳書》部分記述的第一個人物是孫堅,這是一位擁有充滿傳奇性色彩一生的將軍。從184年起兵鎮壓黃巾起義,到191年攻打荊州,亡於暗箭。短短七年間,發跡於孤微的孫堅,官職從佐軍司馬,一路升到烏程侯,破虜將軍,豫州刺史。

孫堅第一件載於史冊的事發生在他十七歲的時候,他和父親乘船去錢塘,在路上遇到一夥剛剛搶劫了商人財物,正在岸上分贓的海盜,當時是“行旅皆住,船不敢進”,周圍的商賈行人全被那一夥海盜嚇得呆住了。

看到如此情景的孫堅對身旁的父親說:“此賊可擊,請討之。”這句話的重點是“可”字,顯示出孫堅對當時形勢的分析。眾人俱賊,賊就無所畏懼嗎?眾目睽睽之下,公然亮出自己賊的身份,怎能不心虛?果然,孫堅提刀上岸,做出了分派官兵捉拿海盜的架勢,就將他們嚇得四散而逃。此時,有一個細節:“堅追,斬得一級以還。”虛張聲勢的孫堅竟有膽量追擊殺一人而還。

原文不過寥寥幾行,少年英豪便如在眼前了。一個“可”字,就將孫堅的冷靜,機智,深諳人心的特點巧妙的展現了出來。“斬一級以還”,膽大勇武的孫堅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孫堅戰馬上人生的一個開端。此後,鎮壓黃巾起義,“併力奮擊,所向無前”;平復叛亂,“旬月之間,克破星等”;討伐董卓,“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徵荊州,“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

孫堅用兵之所以能勢如破竹,原因已經在傳首交代了。同時,也解釋了他意外死於暗箭。攻打荊州,面對天下出名的堅城深池,他敗黃祖,渡漢水,圍襄陽之後,竟單騎巡山。亂世之中,固然需要一些膽量,但過於輕敵,終是難逃無情刀劍。當年,那夥海盜只需稍一轉念,世間只怕就不曾會有孫破虜了。

史書,寫下的不是心中鬱結的情感,不是賞心悅目的風景,亦不是悲歡離合。乍一看,不過是何時何人做了何事,如同白水一般寡淡無味。然而,只要靜心細思,就會發覺其中多是四兩撥千斤的妙筆,樸實無華中是穿透時光的智慧。

幾個參差的短句甚或一個字,就足以說明何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讀史,應當抱著讀詩的心緒,反覆揣摩,用心體會。會發現史書中的人和事,如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般,就在眼前,就在身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