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本期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發生在益州爭奪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諸葛亮和、李恢和馬超。原文如下: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孔明謂玄德曰:“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親往超寨,說馬超來降。”玄德曰:“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孔明堅意要去,玄德再三不肯放去。正躊躇間,忽報趙雲有書薦西川一人來降。玄德召入問之。其人乃建寧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字德昂。玄德曰:“向日聞公苦諫劉璋,今何故歸我?”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恢曰:“吾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前諫劉益州者,以盡人臣之心;既不能用,知必敗矣。今將軍仁德佈於蜀中,知事必成,故來歸耳。”玄德曰:“先生此來,必有益於劉備。”恢曰:“今聞馬超在進退兩難之際。恢昔在隴西,與彼有一面之交,願往說馬超歸降,若何?”孔明曰:“正欲得一人替吾一往。願聞公之說詞。”李恢於孔明耳畔陳說如此如此。孔明大喜,即時遣行。恢行至超寨,先使人通姓後。馬超曰:“吾知李恢乃辯士,今必來說我。”先喚二十刀斧手伏於帳下,囑曰:“令汝砍,即砍為肉醬!”須臾,李恢昂然而入。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發動益州爭奪戰,劉璋向漢中張魯求援,張魯派遣猛將馬超進攻葭萌關。馬超與張飛的激戰,令劉備起了收降之意。此後,諸葛亮設計離間,令馬超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諸葛亮提出親自前去說服馬超歸順,劉備擔心有失,堅決不肯。李恢自告奮勇,前往馬超軍中。最終,馬超歸順了劉備。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李恢口中的“擇主而事”, 意為選擇明主,為他辦事。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與真實的歷史相比,小說中的這段故事情節可謂有真有假。首先,馬超進攻葭萌關及與張飛的激戰是虛構出來的。按《三國志·馬超傳》的記載,馬超逃出關中來到漢中,委身於張魯門下。“(張)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該傳注引《典略》亦稱:“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是歲建安十九年也。”這意味著馬超在漢中期間曾與張魯出現了巨大的矛盾,難以在漢中立足,這才不得不從武都逃入氐中,最終投靠了劉備。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說到馬超投靠劉備的具體過程,小說中的描述與歷史的真實非常相似,都是由劉備的手下李恢一手促成的。《三國志·李恢傳》載:“(李恢)從至雒城,(劉備)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超遂從命。”由此可見,在馬超歸順劉備的過程中,李恢的確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說到李恢這個人物,除了在收降馬超一事外,其最為高光的時刻都出現在南中地區。蜀後主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年初,諸葛亮親征南中,時任庲降都督的李恢成為中路軍的統帥為首,由平夷縣出擊,向雍闓叛軍盤踞的益州郡展開攻擊,殲滅多股叛軍,為南中之戰的勝利奠定基礎。在南中之戰中,“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南中之戰結束後,諸葛亮率部返回成都,李恢奉命留守。不久後,南中地區叛亂再起。“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李恢也因此成為穩定南中地區的最大功臣。

蜀漢的忠烈之家叔叔隨諸葛亮穩定南中,侄子與諸葛瞻血染疆場!

值得一提的是,李恢的侄子李球后來也成為蜀漢軍中的一員,並擔任了羽林右部督一職。在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期間,李球隨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出兵迎敵,在綿竹一役中戰死沙場,為蜀漢帝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