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大家好,這裡是Vista看天下全新欄目《熱梗詞典》。

不管流行怎麼改變,這裡永遠是你衝浪的第一線。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年輕人的野生親戚越來越多了。

平時到處在網際網路上認哥哥姐姐也就算了,現在媽都認起來了。

張小斐,自從演了賈玲的媽,網友就毫不見外地喊起了“咱媽”。

每逢什麼活動,一水兒的“咱媽真好看”、“咱媽氣質真好”的評論,喊著喊著覺得自己面上都有光了,好像真是咱媽在外面做大殺四方的女明星。

咱媽漂亮了,來參加同學會都有面兒。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咱媽好溫柔,我死心塌地做媽媽的小女孩。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我的賽博媽咪,給我撫慰心靈的力量。在網際網路上游走的時刻,她就是我的精神故鄉。

當然了,網際網路上的媽媽可不止一個。

如果說靠母親角色出名的張小斐,被叫媽媽還能輕鬆理解。

有的女生在網上唱了段搖籃曲就收穫無數網際網路兒女,給我這個老年人看震撼了。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這位看上去超不過25歲的女生,一邊溫柔微笑一邊唱“我的寶貝寶貝,給你一點甜甜”的樣子,讓無數網友淪陷了。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一夜之間,他們都變成了網際網路巨嬰,每天在評論區嗷嗷待哺喊著“媽媽翻我”。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除了二十幾歲的溫柔姐姐(也可能是妹妹),東北做飯的主婦大姐也是他們的媽咪。

媽媽張羅了一桌好飯,準備了一些嘮叨。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也和媽談談。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媽沫”出自“河馬君”影片中對媽媽的稱呼,就是媽媽的意思。

考公、嫁人這種人生大事,在網上對媽咪傾訴一下,心裡也會好受不少。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別說,東北大嫂講起人生道理來也是頭頭是道,把我治得服服帖帖。

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依偎在媽媽身邊,網際網路媽咪的一句回覆就讓人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粉絲當媽這種事早就少見多怪了,“媽媽粉”這個群體在養成系明星中甚至超過“女友粉”成為主流。

不僅雲認媽,還要雲養兒子女兒。

“媽咪愛你”是她們對愛豆最熾烈奔放的宣言。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當然,自認媽咪已經過時了。

現在的泥塑粉流行認明星當媽。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喊男明星老婆已經是常規操作,愛他,就讓他做你親愛的媽咪。

除了素不相識的明星、網紅個個喜當媽,同人圈裡本來被叫做“太太”的寫手、畫手們,身份也悄悄升級了。

不管你幾歲,請收下我的敬意,讓我尊稱一聲媽咪。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到這裡,我以為到處認媽這種事,只發生在網際網路上的陌生人之間。

畢竟隔著網線,把羞恥和社恐都治好了。

當我得知朋友稱她的好朋友為媽咪時,我進一步受到了震撼。

因為她的好朋友比她大五歲,在生活中很照顧她,看她就像長輩看小孩,就變成了她的“媽咪”。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朋友和她“媽媽”的聊天記錄

另一位99年生的朋友告訴我,一些00後小朋友找她幫忙,也會喊一聲“媽咪”。

扼腕嘆息。我是不是真的跟不上時代潮流了。

流行詞“寶”還沒適應過來,現在改叫“媽咪”了?

遍地都是野生媽咪,網上的兒子女兒不夠用了怎麼辦?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其實觀察一下,不難發現“媽咪”們也有一些共性。

被叫“媽媽”的明星和網紅,身上都有一種溫柔姐姐氣質。

甚至可以說“媽系”是現在流行的“姐系”換了個稱呼,進行了一些升級。

比如網紅“美子”被人追捧的地方,就是她瓊瑤劇裡小白花女主一樣的聲音。

聽之春風化雨、善解人意,具有按摩耳朵和心靈的奇效。

隨便唱兩句搖籃曲就完全“媽”化了,和理想中溫聲細語、無微不至的母親形象完全重合。

試問誰不想被溫柔漂亮的大姐姐像母親一樣關懷?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高階版的“媽媽”靠的則不是靈動漂亮,而是渾然天成的“媽沫”氣質。

她們成熟、穩重,勤勞能幹,甚至能扮演你的人生導師。

她們在每天上傳的影片裡,一邊變著法兒做各種花樣的飯菜,一邊碎碎念好像在對你說話,是不是像極了自己媽在家做飯的樣子。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有什麼生活上的煩惱給她留言,她會親切地撫慰你、指導你。

那些樸實的話語,是不是像極了和你面對面的家人?

真的很難不認媽我只能說。

至於被叫媽咪的男明星們,也一定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這些女性特質。

溫柔、美麗、賢淑,草率地來說叫“母性光輝”。

現實生活中認朋友當媽,也是因為朋友身上成熟、可靠的氣質,讓人不由自主地靠近和依賴。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而擴充套件到自己尊敬的畫手、寫手身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這裡“媽咪”變成了一種敬稱,或者說不那麼嚴肅的套近乎稱呼。

這個稱呼中,滿是崇拜和讚美。

大抵是由此發散而來,“媽咪”也變成了求人辦事時的開場白。

尊稱一聲“媽咪”,可能是有求於你。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媽咪”到底是怎麼來的,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回歸“媽”原本的含義:

真正的媽味兒是什麼?

我沒當過媽,但有一位當媽的同事。

她說:“

其實我身上的媽味兒是很討厭的

,比如伊能靜那樣。”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她會在什麼環境裡都忍不住保持著帶孩子的狀態,忍不住嘮叨和操心。

時刻準備發現別人的問題教育一下,隨時隨地都想發表一番“我走過的橋比你吃過的鹽都多”的演講。

“我都是為了你好呀”;“如果不是關心你,我才懶得管你”。

這些話雖然討厭,卻是她們的真實想法。

但在別人的眼裡,就是道德綁架了。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她覺得自己身上的“媽味兒”,就是這樣的:

”自我感動式的、失去自我的,很多時候,都是令人厭煩的。“

很多母親可能也是這樣。

像我,有時候真的為我媽沒有自己的生活而著急,想對她說“get a life”。

但我知道這是殘忍的。因為她是為了我才沾染了“討厭”的“媽味兒”。

而我們在網際網路上追捧的“媽咪”,是“被美化的媽味兒”。

這些媽咪們漂亮、有靈氣、有才華,或者賢惠、溫柔,永遠含情脈脈地向你付出慈母般的關懷。

在一定程度上,她們代表我們理想中的“媽媽”。

李煥英一出來,許多網友表示如果擁有這樣的媽媽多好。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我那位身為母親的同事的感受是“會被冒犯到”。

因為真正的媽媽不溫柔也不完美,而身為母親的嘮叨、煩人、衰老,都是家庭帶給她們的。

媽媽本身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網際網路上追捧的“媽味兒”,略去了外貌上的磨損和行為上的種種不體面,剩下的是一切美好的與母愛有關的形容詞。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回到“媽咪”這個詞語本身,我無意對它的使用做出任何指摘。

畢竟語言僅僅是一種工具,並不能代表什麼。

流行語就像海上湧來的浪,總是一波接一波。

一週的時間,足夠席捲全網,再有一週,足夠它被人遺忘。

就像現在流行的“寶”,一切陌生人都可以這樣互相稱呼,早已算不得什麼愛稱了。

不懂就問,年輕人在網上為啥到處喊人“媽咪”?

十幾年前,原本在哈韓族流行的“親”剛剛進入大眾語言系統時,“渾身起雞皮疙瘩”是一位朋友對當時心情的描述。

“試想一下,被一個不熟悉的人突然叫親愛的,你怕不怕?”

誰能想到現在“親親”已經成了客服通用搪塞話的開頭。

六七年前,“爸爸”也從專屬稱謂變成了膜拜之意,“互相逼迫叫爸爸”成了許多人最愛的遊戲。

今天面對金主和甲方脫口便稱爸爸,幾乎是打工人的下意識行為。

如今,“媽媽”這個詞大有流行之勢,它將走向什麼樣的地方還未可知。

聽到朋友說自己被00後叫“媽咪”的震撼,我想,是出於老年人面對新新人類的知識盲區。

朋友還告訴我,她們對男性同好會稱“爹咪”,即“男媽媽”。

我努力理解為:原來兄弟姐妹已經不足以表達他們的親熱了,必須要直系親屬哦。

說著就有樣學樣回了一句“好的媽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