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演藝圈,學歷高不如出道早?

逐夢演藝圈,學歷高不如出道早?

撰稿:紀子

編輯:拂風

高考、中考相繼結束,畢業季來臨。而關於藝人學歷一直以來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有人說,在娛樂圈這個特殊行業內,學歷高不如出道早,靠顏值、靠關係、靠資本,就是不靠“學歷”。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逐夢演藝圈可沒有如此輕鬆,事實證明,和所有職業一樣,娛樂圈也崇尚學歷,專業院校的蓋章認證代表職業技能“合格”——無論表演、音樂、舞蹈、播音主持,莫不如此。

置身娛樂圈TOP端的藝人,無不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在此基礎上,他們的學歷與業務能力是否成正比,非藝術專業、科班出身“跨專業”藝人們,又是如何提升個人業務水平?學歷與經驗到底是哪個更重要?是值得我們細細討論。

1 學歷是“地基”,但不是唯一

美國著名的影視理論學者肯·丹西格在他的影視著作《導演思維》中,將導演選角的標準分為五個:

1。 專業性(professionalism)

2。 演員賦予情境的張力(tension)

3。 能量(energy)

4。 魅力(charisma)

5。 性感(sexuality)

毋容置疑,即便樣貌外形與角色的契合度,都是挑選演員的重要準則,但是無論是國內國外,“專業性”都是作為導演挑選演員的“第一準則”,而對於大多數新人演員來說,就讀於什麼學校的什麼專業,便是“專業性”最重要最直觀的體現。

“每一年,各大院校會為市場輸送一大批新人演員,畢業生和在校生會同時進入市場,從中挖掘新人其實已經成為我們常態化的工作。”某選角工作室的選角導演表示,各大劇組挑選新人演員時,多是到各大表演專業院校,而他們平時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收集各大院校的學生資料。

而對於諸多經紀公司而言,在簽約新人時,會優先考慮“表演科班出身”或者“藝術院校畢業”,對於成績優異的新人,在其考上專業學校、甚至備考的時期,就已經被捷足先登簽約,併為其規劃好未來的演藝之路。

去年夏天,一個叫“夏夢”的女孩突然上了微博熱搜,原來這一年的全國藝考成績排名公佈後,19歲的夏夢,拿下了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三所高校表演專業全國第一名,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全國第五名,從而名聲大噪。不久之後,夏夢簽約電影經紀公司,成功踏入“電影圈”,隨後參與到電影《1921》《陽光姐妹淘》等影片拍攝。

再看看“謀女郎”、“星女郎”、“馮女郎”等在大導演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新人演員們,專業院校出身的佔據了大部分。電影《左耳》挑選女主角的時候,導演蘇有朋最終選擇了就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的學生陳都靈,不僅因為角色形象上的契合,也在於“好學歷”讓蘇有朋有信心將一個“白紙演員”調教出來,畢竟學歷好能從側面印證,聰明、學習能力、理解力高,如果再有幾分演戲潛質就更加完美。

而對於已小有名氣的演員來說,名校濾鏡有助於拿到更好角色、提升國民好感度。當年易烊千璽拿下中戲表演系專業第一的時候,也讓眾人對這個不怎麼愛說話的“流量”多了許多好感度,而《少年的你》中驚喜表演,也證實了他是一個實力與人氣兼具的演員。

王俊凱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王源考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同樣備受業內肯定——即便他們已經擁有頂級流量,學歷已經不再是其爭取“資源”利器,但他們仍舊追求更好的學習機會,除了需要給自己廣大的粉絲做出“好好學習”的示範,另一方面,更系統的學習,更好的專業基礎會讓他們在娛樂圈更具“底氣”。

如著名錶演指導隋蘭老師所說,演員之所以要進入表演專業院校學習,那裡教給學生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有對職業信仰的塑造。就像律師、醫生等對職業信仰的塑造一樣,藝人也需要職業信仰。

2 學歷助提速,努力能逆襲

在娛樂圈,學歷不是唯一,天賦型與體驗派也同樣可以上演“逆襲人生”。“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後受罪”,他們中的大多數,或許沒有專業院校背書,但付出了比別人多數倍的努力。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如果

學歷是演藝事業的“加速器”,努力則同樣可以逆襲。

非專業院校畢業的演員,幾乎都是從“路人甲”開始演戲,慢慢積累,才能從熒屏邊緣走到熒屏中央,而期間的辛酸恐怕也只有自己瞭然。

最為典型的便是大器晚成的黃渤,高中畢業的他靠著不錯的唱功,在酒吧唱歌,到全國走穴,找到機會到北京電影學院配音專業深造,32歲才憑藉《瘋狂的石頭》被觀眾認知。

趙麗穎在選秀中獲得冠軍,卻還是從龍套演員做起,直到碰見《還珠格格3》晴兒的角色,才有了被大眾瞭解的機會。

陳偉霆選秀登頂之後,在公司剪報紙剪了兩年,因沒有受過專業表演教學,被有過被劇組“退貨”的經歷,直到出道10年後,因古偶劇《古劍奇譚》被觀眾喜愛……

毋容置疑,非科班出身,步入演藝正軌會更艱辛,付出的時間成本也更高。而他們的成功,或得益於外形的優越、或有著做藝人的天賦,另一方面也多多少少有運氣的加持,遇貴人相助等,圈內人喜歡用“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來形容藝人的走紅。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努力”兩字。

以趙麗穎為例,苦練演技自不必說,一年300天住在“橫店”,被業內稱為“拼命三娘”。有一次趙麗穎拍騎馬戲時,沒用替身,以至於從馬背上摔下來,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拍完戲,“拍完回酒店就彎不了腰了,連洗臉都成問題,以為是扭傷,就沒去醫院,等最後戲都拍完,去醫院的時候,已經落下病根,骨頭錯位。”

就連“天賦型”選手周迅,也是靠刻苦越走越好的,她曾經在節目中談到當年她拍戲都是提前把臺詞背好,幾乎不會當場背臺詞,不像現在的年輕演員,拍戲都太輕鬆。

而頂流之一的王一博則代表了愛豆型藝人。他們因為簽約成為練習生,很早放下學業被送去學習專業技能。憑藉十幾年的持之以恆的舞蹈功底,讓他脫穎而出,成功成為《創造營101》的舞蹈導師。

與之相似的就是將微博名字改為“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張藝興,靠優秀的舞蹈進入韓國最嚴格的SM娛樂公司成為練習生,不斷奮鬥努力,回國後更是利用一切機會精進演技,從劇集到電影,不斷挑戰多元角色,終於成就了現在的他。

無論演員還是愛豆,如果接下來走表演之路,提升演技必不可少。“外表、演技、思考力”演員創作過程中應是三位一體的。演員必須在表演中不斷地鍛鍊,消化每一次從角色中獲取的經驗。如隋蘭老師所說,循序漸進,不斷積累,就一定能能夠在演藝生涯中越走越遠。

因而專業出身當然重要,但是專業不對口,也不要“心灰意冷”,只要敢拼也夠努力,成功一定在不遠處等待著你。娛樂圈經常調侃“明明可以靠顏值,但是還是狠狠努力。”要在演藝圈站穩腳跟,後天付出更為重要。

3 有恆心毅力,“補課”來得及

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看似風光無限的只是金字塔尖的少數派。有調差顯示,70%的腰部演員狀況與上班的“社畜”幾乎沒什麼特別大的區別,而未曾出道的練習生們,在“內卷”嚴重的情況下能否順利出道都成問題。即便拿著本科表演專業院校學歷的藝人也不敢懈怠一秒,那麼對於沒有專業院校加持的藝人來說,如何在圈內“生存”下去呢?

首先,肯定是要多學習,想法設法提升個人專業技能。

上文所言的黃渤,去北電進修,為他走進演員行業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外形條件優越的馬天宇也在出道之後為提升個人專業技能,同樣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進修。而當下,業內也有不少知名錶揚指導老師,無論是拜師學藝還是請老師跟組教學,只要你想,都可以找到各種進階的通路。

畢業於重慶工商大學肖戰,屬於典型的“跨行發展”,他就曾表示,在第一次擔綱重要角色的《狼殿下》劇組裡,每天下戲之後還要在跟組表演老師的監督下寫表演心得,有時寫到半夜,崩潰大哭,但是這卻能讓他短時間進入演員的身份。

在成名之後,他也會為了提升演技,在《餘生請多指教》等劇拍攝時請表演老師隨身指導,更是入駐《如夢之夢》話劇,用話劇舞臺磨礪演技,“彌補”自身演技專業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沒學過表演以至於演技還有很大上升空間的Angelababy上進心強,幾部戲都請了跟組表演老師進行指導,在網劇《摩天大樓》中她的表演得到觀眾認可。

曾經被吐槽“划水營業”的楊超越,在擔任主角的好幾部戲中,也有專門的老師指導表演,演技被點贊,使得她一直有女主角色青睞。

其次,專業打底,掌握一項技能。

無論是舞蹈、唱歌、樂器、戲曲,有技能傍身,在演藝圈總歸有用武之地。比如舞技一流的王一博、張藝興、陳偉霆、鍾漢良,即便他們非表演院校出身,但是憑藉舞蹈,便可以耀眼舞臺,獲得大眾的認可。

再如歐陽娜娜,專業的音樂功底,一旦搬出她的大提琴,就能立馬讓人眼前一亮。李沁曾就讀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但是憑藉在崑劇上的優秀表演,打動了導演李少紅,邀請她飾演《紅樓夢》的薛寶釵,入圈多年,演技一步步提升,獲得廣泛認可。

從演員的出身專業調查上看,目前頭部演員中,除了表演專業院校外,最多便是舞蹈專業出身,周迅、孫儷、佟麗婭、劉詩詩、黃軒、楊洋、宋茜、王麗坤等都是如此。他們轉戰演藝圈,在製作人看來體態好、氣質好、鏡頭感好,武戲更不用擔心,即便演技還有待提升,但作為藝人也是遊刃有餘的。擁有長板已是優勢,如能想方設法彌補短板,就能為自身迎來突飛猛進的機會。

社會經濟發展,文化水平的提升,作品審美的進階,觀眾對演員專業素養、專業力要求也越發高漲。你會發現,隨著新一代95後、00後演員們隊伍的不斷壯大,他們大都來自專業類表演院校,可謂起點高、能力強,悟性好,可挑大樑演技得到多方認可。讓觀眾看到了整個行業的不斷進階。雖說英雄莫問出處,但倘若名校畢業、專業技能加身,或許能更快脫穎而出。當然學歷並不是“唯一”,它只是衡量“專業度”的標尺之一,將所學的知識轉化到真正的工作中,在專業領域謀得一席之地,才是所有優秀又專業的藝人需要努力達到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