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在人們的概念中,土匪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以搶劫、勒索為生,是法律和秩序的破壞者。他們行為放蕩,為所欲為,禍害百姓等等。在官府的描述中他們是十惡不赦之人,但有時候,他們對百姓的禍害卻遠遠比不上官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個土匪借糧的故事。

話說明朝末年,河南府有個叫墩頭峪的靠山莊子,一百戶人家,五百餘莊民。莊內有個潘員外,大名潘宜山,年過六旬,是這個莊子的莊主,也是族長。

潘家祖上也是農家,靠著幾代人辛苦打拼,才攢下這偌大家業。所謂“皇權不下鄉”,莊內大小事務都由潘宜山做主,員外仁義,幾十年來都庇護著這些莊民。在那個風雨飄搖、時局動盪的年代,墩頭嶼的莊民都能吃得飽飯,對潘員外很是尊敬。

當時山中有個地方叫二狼溝,此地盤踞著一股土匪,有一百多人,匪首姓趙。早年間為非作歹,打家劫舍,後來山寨中去了一個落第秀才,不久後便立下三個規矩:“一不搶貧弱、二不搶妻女、三不搶賑災。”打那之後,這夥兒土匪變了,專搶官員官府,對待周圍的大戶搶糧索糧,也是家有十石搶五石,絕不搶光,當地人給匪首送了個綽號,叫“趙三不”。

官府曾經召集兵丁剿過這夥土匪好幾次,全都無功而返。但每次剿匪時官兵對百姓禍害得倒是不輕,搶糧、搶錢、搶女人,比土匪還惡。

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從崇禎十年到崇禎十二年,連續三年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死難者、逃荒者不計其數。潘員外開啟自家糧倉賙濟莊民,使得墩頭嶼的莊民沒有餓死或逃荒者,莊民們都感激潘員外恩情。

誰知官府不僅不賑濟災民,還打著平亂的旗號到處索糧。這年夏,當地平叛軍隊闖進墩頭嶼,搶走了潘員外家所有存糧,潘員外想著全莊人因此可能全部餓死,心如刀絞。幾經思索後,潘員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向二狼溝的土匪借糧。次日一早,潘員外帶著管家潘興悄悄進了山,

山口哨匪,將潘員外黑紗遮眼帶到山寨議事廳。潘員外見到匪首趙三不,上前行了個大禮,說道:“在下是墩頭嶼的莊主潘宜山,此次前來是有求於趙當家。當下三年大旱,莊民無米下鍋,我潘宜山厚著這張老臉,求趙當家借糧讓莊民度過危機,待他年天好糧食豐收,必當加倍償還。其實莊民豐收也是趙當家之福,如果沒了莊民種地打糧,趙當家也會失去糧源,這無異於殺雞取卵。還請趙當家仁慈。”

聽完潘員外來意,趙三不和一眾土匪忍不住大笑:古往今來,只聽說土匪向農家搶糧借糧的,卻從來沒聽說土匪借糧給農家。潘員外見狀心中一涼,看來此次是白來了。潘員外再三懇求,趙三不都未同意,無奈之下,只得帶著管家回了家。

次日深夜,正當潘員外發愁時,忽聽得敲門聲。開門一看,嚇了一跳,見門口站著十幾個人,這些人身後停著十輛馬車,車上放的不知道是什麼。

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還未等潘員外開口,為首一人說道:“我等是二狼溝的,奉大當家之命給潘員外送糧,還有這封信,待我等走後你再拆看。”說完掏出信交給潘員外。潘員外喜出望外,跪下謝恩,帶頭人趕緊把他扶起,然後吩咐手下搬糧。

土匪走後,潘員外拆開書信,見上面只寫著幾行字“多年之恩,今日回報;送糧之事,不可外傳;集中熬粥,切忌菸囪冒煙。”後面的兩句潘員外明白什麼意思,只是第一句“多年之恩,今日回報”卻想不明白。

次日一早,潘員外讓下人將其中四車輛單獨存放,留作糧種,希望入秋前能降雨。隨後召集各家家主到祠堂議事。商議後,潘員外在祠堂內支了幾口大鍋,安排村民在山間地頭挖野菜,每日早晚各熬幾鍋菜粥。就這樣,村裡人總算熬了下來。

這年初秋,老天開了眼,下了兩場雨。雨後,潘員外安排莊民播種。這年冬,連下了幾場大雪。莊裡人都開心不已,瑞雪兆豐年,來年肯定是個大豐收。

第二年果然是豐年,麥子堆成了山。潘員外親自挑選了二十車好糧,送到二狼溝山口,但土匪只收了十車糧,其餘十車堅決不收。潘員外心中感激,便拉了一車好酒,專程上山感謝。

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趙三不備了酒肉招待,席間潘員外問起一年前書信上報恩之事。此時,坐在趙三不身旁一人抱拳道:“員外還記得小生否。”潘員外見此人三十開外,雖滿臉風霜,但也依稀看得出幾分文人氣質。

“老朽眼拙,年邁糊塗,記不起來了。”潘員外滿臉歉意說道。

此人一拱手,說道:“十五年前,有一落魄書生赴京趕考,病倒在墩頭嶼莊外,員外仁善,將秀才救活,還資助秀才百兩紋銀赴京,現在想起了吧。”潘員外思慮片刻,一拍額頭驚歎道:“想起了,你是陸……陸文謙,陸公子。”

“正是在下,當年虧得員外善心,再下撿得一命。當日赴京後考取了功名,做得幾年小官,怎奈我生性耿直,被同僚陷害,下入大牢。我心有不甘,一怒之下便越了獄,逃入這山中做了匪。”

潘員外聽完唏噓不已,此後,潘員外和二狼溝互有來往。兩年後,二狼溝的土匪出了山,不知所蹤。又過了幾年,大明這座大山轟然倒塌。

明朝土匪借糧到底有多狠?百姓被百姓欺負,官府竟然用這種方法解決

編後語:

亂世之時,人無好壞,官不是官,匪不是匪。

潘員外一生仁義,竭盡全力護著族人、護著莊民,這份大義,羞煞了朝廷。

陸文謙雖然是匪,但為土匪定下“三不”,又送糧相助莊民,這份大義,又羞煞了多少父母官啊!

心存良善,仗義相助,民族的傳統在潘員外和陸文謙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