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叫老戲骨的明星,當年是怎麼搶番位的?

日前,演員陶虹的一段採訪上線,其中她對於好演員標準的言論登上熱搜第一,“陶虹說不是會哭就叫好演員”。

這個熱搜詞條會火,首先因為陶虹本身演技出眾,又是白玉蘭等各大獎項的評委,她的話具有一定權威性;其次,這句話觸及到了“會哭”和“不會哭”演員的粉絲。“會哭”的當然會為偶像鳴不平,“不會哭”的更不知道在那裡得意什麼。

如今被叫老戲骨的明星,當年是怎麼搶番位的?

對於這個熱搜,普通群眾正確的吃瓜姿勢是怎麼樣的呢?先要了解陶虹整段話的用意,她不是針對“會不會哭”,而是倡導演員的貼合度和專業度。然後要順勢倡導演員不要注重那些有的沒的,提高演技才是正道。

而“有的沒的”其中之一,就是番位。對於“番位”,老戲骨葛優在釋出會上當場澄清自己不是一番,年輕演員肖戰更表示不太知道番位是什麼。在我看來,葛大爺當然不在乎番位,但也有“這電影撲街了別賴我”嫌疑。而肖戰,則是“裝不懂”。

如今被叫老戲骨的明星,當年是怎麼搶番位的?

對於番位,還是陶虹說得比較中肯:“我覺得可能是市場需求,還有就是藝人的粉絲會特別在乎,再有就是經紀公司也會在乎,我覺得可能是大的公司會更在乎,畢竟還有競爭的問題存在。”

其實不用到葛優的程度,像陶虹這樣的中年戲骨就已經看淡番位,更不會去爭這個了。但“不爭”的前提是,他們已經代表作品、獎項在握,片約不但不愁,還可以自主挑選。

如今被叫老戲骨的明星,當年是怎麼搶番位的?

他們剛入行就如此淡定和正能量?可能也不見得。即使那時候沒有撕番這個概念,誰敢說自己不想站在合影的正中間或者靠近中間?最起碼拍出來的照片也有排面。

在這個動輒就需要“統計實績”的年代,“一番”作品才是最有代表性的實力,你讓年輕演員和他們的粉絲怎麼能不看重這個?

當然,這裡不是鼓勵撕番的意思。對於番位,圈內應該有的態度不是戲骨輕描淡寫或者嚴厲批評,不是年輕演員每天跟著團隊爭搶這個,而是把它當成動力,並擔負起相應番位的責任。

如今被叫老戲骨的明星,當年是怎麼搶番位的?

會哭不會哭也好,是否撕番也罷,演員最重要的終究是演技。演技好,現實生活中的“渣男”都能實現口碑逆轉,這力量,你細品。

希望我們的演員和影視作品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