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為何周培公一看見蠟燭沒燈捻,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周培公在《康熙王朝》中算是半個諸葛亮般的存在,他雖然是一個書生,但是計謀百出,料事如神,同時他還能帶兵打在,關鍵的時候還能隻身進城去遊說陝甘總督王輔臣。可以說,周培公在整部《康熙王朝》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既是歷次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又是一個忠心的臣子,他的漢人和功臣的身份讓他最後結局悽慘,他的存在從側面烘托了康熙這個複雜的人物。

康熙王朝為何周培公一看見蠟燭沒燈捻,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他在審黃敬的時候,突然發現宮裡的蠟燭快燒完了,但是新的蠟燭拿上來卻都沒有燈捻,他立刻推斷出宮裡的太監要造反,由於他提前做了準備,皇宮這才免於遭遇一場災難。周培公是如何憑藉一個燈捻就知道太監要起事的呢?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班太監的背景,根據劇情的介紹,他們都是那位所謂的朱三太子安插進皇宮的眼線和間諜,這個朱三太子一直潛伏在暗處等待時機,鰲拜被除掉之後,三藩開始作亂,朱慈炯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本打算聯合三藩裡應外合,但是雙方談判的時候談崩了,朱慈炯只好自己行事。

康熙王朝為何周培公一看見蠟燭沒燈捻,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在朱慈炯行動之前,他的妹妹已經試圖毒殺過康熙,但是最後卻成了《色戒》裡的王佳芝,愛上了康熙。此事是一個訊號,讓周培公問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已經察覺到了太監會生事,但是這些人在暗處,周培公不知道他們的人數,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動手。

康熙王朝為何周培公一看見蠟燭沒燈捻,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好巧不巧,周培公發現宮裡的蠟燭要燃盡了,新拿來的蠟燭卻都沒有燈捻子,周培公一下子就明白了。首先,太監是宮裡負責日常事務的人員,只有他們能把所有蠟燭的燈捻子都拔掉,而他們之所以拔掉燈捻子,一定是因為他們孕育著陰謀。

康熙王朝為何周培公一看見蠟燭沒燈捻,就斷定太監要造反!

按照“臥底界”的規矩,來臥底的太監只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但除了自己是臥底,誰還是臥底,他們是不知道的,這是為了防止一個身份暴露,臥底團伙被一窩揪出。但是,他們互相不認識,又怎麼能整齊劃一的行動呢?顯然他們需要一個訊號,比如摔杯為號,這個訊號出現後,是臥底的就一起動手。這次的訊號就是蠟燭熄滅,屋裡一黑大家不僅得到了訊號,還可以趁著黑暗行事,這樣成功機率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