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公元755年,大唐天寶十五年六月已未凌晨,大唐天子唐玄宗和自己的愛妃楊玉環匆匆走出大明宮延秋門,驚慌失措的向西逃去。雖然有大隊全副武裝的皇家羽林軍護送,但他們兩人慌亂憂慮之色凝重。

“安史之亂”讓首都長安不再是一個安全繁華的城市,隨時隨地都有被攻陷的可能。

他們此次西行的目的地是成都,但剛出長安不足百里,在馬嵬驛微雨溼衣的夜晚,禍不單行的唐王朝又迎來了新的兵變,只是這次兵變的矛頭直接指向楊玉環,而非唐玄宗。唐玄宗流著眼淚被迫將自己的寵妃賜死,在馬嵬驛佛堂前的梨花樹下,一代寵妃楊玉環用一丈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註定走不出馬嵬驛的雨夜,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之中。

百年之後,李商隱行走在馬嵬驛,對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寫下了“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災”的詩句,充滿了諷刺的味道。

“安史之亂”成為大唐帝國由盛及衰的轉折點。馬嵬驛也成了楊玉環香消玉殞的生命終點。古往今來的人們,想起大唐帝國的開元盛世,想起大唐奢靡富貴的宮廷生活,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楊玉環的貴妃形象無論在史書的記載裡,還是街頭巷尾的議論中,仰或在文學家的辭藻裡,都是以一個“壞女人”的形象存在,並以此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傳奇女人。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楊玉環生活在開元六年到天寶十五年之間。關於楊玉環的出生地歷史上有多個版本,據《舊唐書》記載:“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也有一部分學者根據史料的研究,提出楊玉環祖籍在“弘農華陰”。她的祖父曾今當過金州刺史,父親當過蜀州司戶。楊玉環早年喪親,跟隨在河南擔任土曹一職的叔父長大,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離開了人世,這讓唐玄宗悲傷萬千。在三千多後宮佳麗之中,居然找不出一位能夠吸引唐玄宗的女子,風流成性的唐玄宗在萬般落寞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壽王妃楊玉環,立刻對這麼年約二十歲的兒媳產生濃厚興趣。

此時的楊玉環初為人妻,儀態萬千,姿質豐豔,在唐玄宗眼裡成為“絕代無雙”的美麗佳人,於是他毫不顧忌的向自己的兒媳發起攻擊。

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命令楊玉環自己請求當道士,號太真,以此藉口脫離了壽王府。這種事情在開放的唐代算不上有傷風化的大事情,所以做起來也就非常容易。

天寶三年,唐玄宗正式把楊玉環納入自己的後宮,成為自己最寵愛的妃子。

天寶四年,唐玄宗又迫不及待的冊封楊玉華為貴妃。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楊玉環為何如此吸引唐玄宗的聖眷,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呢?據《舊唐書。后妃列傳》記載,楊玉環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而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也就是說,楊玉環能獲得唐玄宗的寵愛,她是憑著自己的天生麗質、聰明智慧和出眾才華這些真本領得到唐玄宗的歡心的。可見,她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花瓶,或者說是一位賣弄風騷的舞女。

入宮不到一年,唐玄宗就給了楊玉環無以倫比的寵愛,甚至超過了她的前任武惠妃,在宮中被人稱為“娘子”,所有的儀體都與皇后一樣。她的人生至此走上了高光時刻。

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也讓楊玉環的家族成員獲得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她的兩位從兄被唐玄宗封官贈爵,三個姊妹也在京城賜贈豪宅,可以自由出入宮禁與皇帝同宴同遊。另一位從兄楊國忠更是從一個落魄子弟直接成為大唐右丞相。別人奮鬥一輩子都不一定獲得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務,楊國忠只憑這層兄妹關係,就獲得這種高位。

楊家的飛黃騰達,都離不開唐玄宗對楊玉環的萬千寵愛。《舊唐書》裡說:“開元以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

晚年的唐玄宗已經不是青壯年時期哪個有所作為的唐明皇了,他忠奸不分,排斥忠臣,任用奸臣,把一些好大喜功、貪功冒利之人提拔到大唐高位上來,先後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這些人,自己卻躲在後宮追求風月之事,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置國家事務於不顧。大唐盛世繁花似錦的表象之下湧動著重重危機,而這些危機,作為大唐天子的唐玄宗卻看不到,甚至視而不見。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在自己的《清平調》一詩了對楊玉環和唐玄宗的宮廷生活做了逼真的描述,也是對唐玄宗晚年生活的一種嘲諷。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唐玄宗一生先後寵愛過王皇后、趙麗妃和武惠妃,在寵幸楊玉環的同時,也和虢國夫人等女人關係曖昧。

楊玉環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這種寵愛雖然跟她的年齡、美貌和才華有關,但放在大唐皇權至上的年代,唐玄宗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她的一切,說的更直接一點,她始終是唐玄宗的一個玩物,隨時隨地都有被拋棄的可能。

天寶五年和九年,楊玉環先後因為兩次“忤旨”,差點被唐玄宗拋棄。唐玄宗需要楊玉環,只是因為在物慾橫流的宮廷生活裡,他需要像楊玉環這樣的美人陪襯。

對於生活在社會下層的老百姓而言,皇帝和貴妃的奢靡生活卻是他們的一種負擔,唐玄宗為了楊玉環能吃到新鮮的荔枝,專門派人飛馬傳送,從嶺南到長安,上千公里的道路上賓士著一匹給美人送荔枝的馬兒。這一幕被杜牧寫進了他的《過華清池》一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充滿了諷刺味道。

當安祿山的反叛部隊離長安越來越近的時候,大唐的危機終於演化成不可逆轉的實現,在馬嵬驛佛堂前的梨花樹下,楊玉環和她身後的楊氏家族要承擔起所有的罪責。

在《新唐書。玄宗本紀》裡有這樣的記載:“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玄宗……而又敗以女子”。

這樣的描述,直接把大唐的禍亂推到了楊玉環的身上,就像人們把商朝的滅亡推到妲己身上一樣。才德兼備的皇上都是因為受了女色的誘惑才迷失自己,最終斷送了王朝。

楊玉環和唐玄宗的功過是非在“安史之亂”的狼煙被熄滅之後,在長安城的老百姓當中開始熱議起來,應該是當時最集中的議題之一。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在很多文人騷客的書本里,把楊玉環和唐玄宗的宮廷生活當做最直接的爆料,像鄭處晦《明皇雜錄》、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姚汝能《安祿山事蹟》、鄭棨《傳信記》等人的書裡,對楊玉環的故事進行了大量收集和描述,這些野史筆記都以“搜奇輯逸”為最終目的,所以在取材上以奢華靡亂的唐玄宗和李玉環的宮廷生活為主,對楊玉環的體態、嬌態、痴態、醉態、浴態、吃態、睡態等做了大量極盡渲染的描述。

這些事情的熱傳,也許是人們出於對開元盛世的懷念,也許出於人們對楊玉環和唐玄宗私生活的獵奇,總而言之,這些故事成了人們巷頭巷尾津津樂道的素材。楊玉環“花鈿委地無人收”的慘痛遭遇在歷史的空間裡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感嘆。

唐玄宗和楊玉環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裡面有他們二人對音樂的痴迷,他們兩人都是當時通曉音律的藝術家,楊玉環創作的《霓裳羽衣舞》是唐宮裡最有代表性的軟舞,她創作並演奏的《涼州詞》曲調悽清幽怨,動人心絃。據說“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從成都回到長安後,每每思念楊玉環之時,就親自登樓吹奏此曲,抒發自己對貴妃的想念之情。很多聽過此曲的人都會掩面哭泣。

在一些野史筆記裡,楊玉環被描寫成一個淫亂後宮的女人。《開元天寶遺事》裡把她和唐玄宗描寫成一對沉迷於淫亂的荒唐男女,甚至把她和安祿山之間的關係也描寫成了一種不正當的關係。《安祿山事蹟》和《天寶離亂西幸記》中說她和安祿山之間有“服阿子”、“洗兒錢”的淫亂之事。北宋的司馬光在他的《資治通鑑》裡也記述了安祿山和楊玉環的關係,沿用了唐代野史對二人的說法。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唐人不但在野史裡楊玉環的故事多加記述,盛唐的大詩人們也把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遺事當做詩歌的內容而大肆吟唱。但在詩人們的價值觀裡,楊玉環作為一個女人的形象並沒有獨立,她的名字實際上是附庸在唐玄宗的威名之下。

唐玄宗李隆基在歷史上有二種形象,一種是創造開元盛世勵精圖治的明皇,一種是天寶年間荒淫無道的昏君。

在詩人的世界裡,既有對天寶年間無道荒淫昏君的批判,又有對開元盛世雄才大略唐明皇的稱讚,這種矛盾的態度都集中在唐玄宗和楊玉環的關係認識上。

杜甫曾在《麗人行》中對玄宗寵愛下的楊氏兄妹進行了無情批判,說他們把聖人的恩寵變成自我縱容和飛揚跋扈。

在“安史之亂”後,杜甫又回到長安,寫下了《哀江頭》一詩,追憶“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感嘆“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

李益在《過馬嵬驛》中一方面力勸“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另一方面又感傷“惟留坡前彎環月,時送殘蟬入帝臺”。

李商隱在《華清宮》一詩裡用“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對楊玉環進行責備。卻又在《馬嵬》一詩中又用“如何四季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對唐玄宗進行諷刺,對楊玉環給予同情。

元稹的《連昌宮詞》、杜牧的《華清宮三十韻》、溫庭筠的《過華清宮二十二韻》等詩句,都對充滿了對開元盛世的回顧,也對大唐由盛而衰進行了批判,均對唐玄宗和楊玉環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情感。

在白居易《長恨歌》和陳鴻《長恨歌傳》出現之後,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也從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之中正式進入了文學作品。

從此,楊玉環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二個角色形象,就是藝術形象。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把歷史事實、民間傳說和藝術虛構結合起來,第一次採用濃郁的抒情筆調敘述唐玄宗和楊玉環愛情故事。經過白居易的藝術加工,唐玄宗和楊玉環就成了一對“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有情人。

此後,楊玉環的形象也和歷史史料記載中的形象相去甚遠,發生了很多變化。她出身壽王府的記錄被刪除,他淫亂宮廷的記載被抹掉。她死後並沒有化為馬嵬坡下的黃土,而是變成了瀛海蓬山的一位仙子,依然割捨不下對唐玄宗的不盡思念。

在唐代文學匠人的不懈塑造下,唐玄宗和楊玉環成為了唐代文學裡的一組特殊題材。陳鴻的《長恨歌傳》雖然是對《長恨歌》作傳,以小說的手法對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進行了描述,但在敘述故事時也結合了很多史實依據。

縱觀唐代文學作品,對於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形象定位整體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批判一方面在讚揚,一方面在諷刺一方面又在貶低,這種矛盾的思想情感,既有美化唐玄宗和楊玉環愛情故事的成分,同時又把大唐由盛而衰的責任全部推在楊玉環身上成分。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到了宋代,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顯然已經失去了激情人心的情感色彩,但有很多文學大家想把楊玉環的藝術形象從唐玄宗的身影裡分離出來,讓她以獨立的角色呈獻給讀者。

樂史在他的《楊太真外傳》把楊玉環獨立出來,故事裡的主角不是唐玄宗,而是楊妃,對史實中的楊玉環進行了簡化。雖然人物獨立了,但藝術思想和高度卻降低不少。

秦醇的《驪山記》和《溫泉記》裡,透過對落地秀才張俞訪問驪山故老的特殊視角,再現了天寶當年的楊妃故事。

元代雜劇《梧桐雨》並不是以楊玉環為主角,它展現了唐玄宗的精神世界和悲劇性格。楊玉環在戲裡成為和安祿山有曖昧關係的女人,她與唐玄宗的七夕之盟是因為擔憂自己將來年老色衰後得到不到寵愛才被迫這麼做。這裡的楊玉環同白居易《長恨歌》裡的楊玉環截然不同,一個工於心計,一個純潔無瑕。

但在這部作品裡,由於作者身處民族關係極為負責的元代,所以他把“安史之亂”的責任推給了唐玄宗的文武百官,把同情和讚許給了唐玄宗,把批判的矛頭給了安祿山,對楊玉環雖然進行了貶低,但並沒有讓她承擔過多的政治責任。

到了清代,洪昇在的長篇傳奇《長生殿》裡,對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進行了讚美和謳歌,他以喜劇結局,讓唐玄宗和楊玉環在月宮裡進行了團圓,這和白居易《長恨歌》的悲劇結局大相徑庭。

《長生殿》裡的楊玉環是一個特別痴情的女子,性格柔弱,對愛情專一。她美麗大方,不是撒潑嬌悍的爭寵女子。她勇於為愛情承擔任何責任,為愛人做出犧牲。在馬嵬驛前,楊玉環面對要處死她的亂軍,不僅為情獻身,而且為國赴難,是一位身懷大義的奇女子。

魯迅也是一位替楊玉環鳴不平的作家,他在《花邊文學。女人必未多說謊》中說:“關於楊妃,祿山之亂以後的文人就都扯著大謊, 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女人替自己和男人伏罪真是太長遠了。”

正是因為有了洪昇和魯迅這樣的人打破了楊玉環“伏罪”狀態,也把楊玉環從一個“壞女人”的形象中解放出來,才讓她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

安史之亂後,楊玉環的形象譭譽參半,為何魯迅說她是替男人負罪!

數百年來,楊玉環的淚水始終打不掉自己身上的汙點,她的靈魂始終掙不脫伏罪的枷鎖和鐵鏈,終於在一千多年後,她的千秋罪過才被人從身上拂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