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宋江雖是朝廷小吏出身,但由於樂善好施,讓他贏得了“及時雨”的好名聲,所以江湖人士都很敬重他,不少人聽到宋江之名,就倒頭便拜。宋江的這份威望,在梁山上也幫了他大忙,他上山比晁蓋晚,地位比晁蓋低,但由於他的好名聲,反而讓梁山兄弟都站在了他一邊,將晁蓋給架空了。

晁蓋臨死前,留下遺言,並不希望宋江接替他的位置,但由於宋江在弟兄們心中的超高威望,弟兄們還是將他推到了首領之位,不過雖然在梁山上,有很多兄弟敬重宋江,但還是有些好漢不服宋江。

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例如阮氏三雄就不服宋江,他們是和晁蓋一起上梁山的好漢,即使後來宋江上梁山後,他的勢力超高了晁蓋,吳用見風使舵,轉投了宋江,而阮氏三雄一直忠於晁蓋。當宋江當上首領後,阮氏三雄就成了他打壓的物件,這導致宋江和阮氏三雄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阮氏三雄更加不服宋江。

公孫勝和阮氏三雄情況相似,他也是和晁蓋一起上山的好漢,他是一個道士,淡泊名利,因為看重晁蓋的人品,才和他一起劫生辰綱,上梁山,但宋江上梁山後,開始和晁蓋明爭暗鬥,爭奪權力,而公孫勝是比較反感這些的,他看出晁蓋不是宋江的對手,不願參與他們之間的鬥爭,也不想和宋江共事,所以在宋江和晁蓋內鬥最激烈時,公孫勝以照顧母親為由,離開了梁山。

後來公孫勝雖然出山幫助梁山,但公孫勝內心是看不起宋江的,尤其是宋江還間接的害死了晁蓋。

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魯智深和武功內心也不服宋江,他們兩人武功很強,江湖威望也很高,到梁山後,宋江卻將他們放在了十三、十四頭領的位置上,位居朱仝之後,這明顯與兩人的實力不符,但是魯智深是個出家人,淡泊名利,還好面子,也不好意思和宋江爭,而武松受過宋江的恩待,也不願和宋江撕破臉皮。

魯智深和武松都是做事光明磊落的豪傑人物,自然看不上宋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作風,尤其是他們看不慣宋江為了做官,心心念的要招安。朝廷奸佞當道,他們不想與之同流合汙,所以當宋江提出要招安時,兩人站出來反對招安,一點沒給宋江面子,這也是他們不服宋江的一種表現。宋江不敢像對待李逵那樣對待武松和魯智深,只能好言勸說兩人,這才避免了一場衝突。

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除了這幾位,盧俊義,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這些朝廷將領,內心也是不服宋江的。盧俊義是被宋江逼上梁山的,他武功高強,還擒殺了史文恭,按照晁蓋遺言,應該由盧俊義來做梁山首領,但由於梁山大多數兄弟的反對,盧俊義沒做成梁山首領之位,當然盧俊義也不敢做梁山首領,但也不見的,盧俊義就服宋江,盧俊義的不幸是宋江造成的,所以他對宋江心存不滿。

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4人都是朝廷將領,在他們被俘時,就對宋江破口大罵,朝廷將官出身的他們,骨子裡瞧不起小吏出身的宋江,但宋江許諾他們會向朝廷招安,以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困境,才讓他們被迫歸附梁山的,所以如果宋江不選擇招安,這些人可能會反宋江。

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柴進也是內心不服宋江的一位好漢,柴進和宋江的感情比較複雜,宋江在落難時,柴進曾收留過他,算是對宋江有恩,後來柴進又因為收留李逵,得罪了滄州知府高廉和其妻舅殷天錫,這給柴進帶來了災禍。

柴進的不幸可能也是宋江安排的,因為李逵殺小衙內,和滄州知府高廉結仇了,所以高廉定會找李逵麻煩,而宋江將李逵安排到柴進府上,勢必會將柴進牽連進去,所以這一切可能是宋江設計的,就是為了讓柴進惹上麻煩,將其逼上梁山。但好在柴進遭難後,宋江出手救了他,最終柴進也上梁山。

除了阮氏三雄,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梁山這幾位好漢也不服宋江

宋江是小吏出身,柴進是皇族出身,還是大財主,受到了大宋趙氏皇族的恩待,這點宋江比不了。同時,柴進對宋江的招安和入朝為官,也不感興趣,而且柴進本人樂善好施,廣收門客,還出錢資助梁山等山頭,在江湖中的地位和威望,不比宋江低,所以屈居宋江之下,他內心是不服的。

最後一位是孫立,孫立的武功很好,上梁山後,也建功不少,他是登州派的核心成員,但是在分座次時,宋江不太待見登州派,將登州派的成員大多放在了地煞之列,孫立也在地煞之列,反而將謝珍謝寶放在了地煞之列,對宋江的這個安排,孫立肯定心存不滿,所以他也不服宋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