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金剛經》才知道,“如來”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不懂

在我們讀過的經典名著《金剛經》中,有很多人讀完能夠對它的感想可以長篇大論,而有的人對它卻是懵懂無知,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裡面很多詞都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消化才能看懂。在這本書中,映入我們眼簾最多的詞語就是“佛”和“如來”這兩個詞了吧,眾所周知,“佛”和“如來”都是佛的通稱,這兩個名號是佛的名號之一,此外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想要了解“如來”的含義,就得和“佛”放在一起探討,那它們倆在世間對人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探探究竟吧!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如來”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不懂

佛,顧名思義,就是佛祖。“佛”被人們賦予覺悟的意思,原來一般是指釋迦牟尼佛,如果其他也稱為佛,那也可以叫做某某某佛,譬如阿彌陀佛、彌勒佛、樂山大佛等等。被人們奉為佛的事物都是有其道理的,就像給人們帶來幸福安康快樂的事物,就可以稱為佛。

在《金剛經》中,對於“如來”的解釋就會讓人比較頭疼,它要比“佛”的解釋複雜的多,這也是很多人在閱讀《金剛經》時遇到的困難。《金剛經》書上對“如來”這個詞有兩種解釋,一是,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個“如來”的“如”字,和佛經開頭的“如是我聞”的“如”是一樣的,如是我聞,就是一法不如。世尊四十九年講的一切法,就是諸法如義,法法皆知。八萬四千法門,看起來千差萬別,其實這都是一樣的,都是透過人們的理解變現出來的,沒有差別。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如來”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不懂

打個比喻,黃金和泥土,我們肯定是喜歡前者,黃金是比泥土寶貴不知道多少倍的珍貴物品。但對於泥土,這東西到處都有,我們覺得是不值錢的,和黃金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但是在科學家眼裡的這兩樣物品,黃金和石頭是一樣的,是平等的,都是由原子組成,只不過是它們的原子結構的排列順序不同而已。我們看到的是兩者的差別相,是虛偽的,對於科學家來說,我們是被欺騙了。於科學家而言,他們看到的是真相,是它們兩者的內在,它們兩者是平等的。

諸法如義,按理來說是這樣解釋的,就是能看出一切事物的平等相,無差別相,就是看到本性,不像我們普通人看事物,我們都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如來”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內在。

第二種對“如來”的解釋是,如來者。無從所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從一件事情的解釋上來說,是佛身中的法身,是真我的存在,正所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如來”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不懂

如果大家聽不懂,那我們可以打個比喻,在網路時代生活的我們,處處都有網路,它無處不在,但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不能說網路走了,網路來了,這就好比法身一樣,現在每個人人手一部手機,可以連線無線網路,只要開啟我們的手機 ,開啟影片軟體,就能看見影片的影像,那就是法身遇到緣所產生的化身,網路遇到手機就能產生影片畫像,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也可以用“如來”解釋。如若手機關掉,但網路還在,緣卻不在了,就不能產生法身與緣的化身,我們能看見的就是化身,用這個來判斷法身與緣的存在。法身沒有生死也沒有來去,所以就叫“如來”。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如來”原來是這個含義,很多人不懂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佛”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只注重表面,只能看到黃金與泥土的表面價值,就是表面的差別相。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也只能理解書中字詞的表面意思,領悟不到真實的含義。而在讀《金剛經》的時候能夠透過表面去看本質就能很好的理解“如來”的意思,就能夠很好的將《金剛經》很好的解讀出來。總之,只要看到關於“佛”的,都是從事物的表象來說的,也就是相上來說,一般就是指事物的表面,比如阿彌陀佛等等。看到關於“如來”的,都是從佛性來看的,它要求看到事物的本質,真性和自信。

簡單來說,“佛”講相,“如來”講性,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

雖然兩者都是佛的通稱,但“如來”的含義相比其他來說更加深層次,也是需要我們慢慢揣摩理解的。

說道這裡,“如來”含義你理解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