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導致曹丕在戰後攻打孫權

夷陵之戰前,孫權派人到洛陽稱藩。曹丕認為這是大事,便舉行廷議,讓大家各抒己見,談談對孫權稱藩,以及即將爆發的吳蜀大戰的看法。“

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

當時的魏廷,大致有三種聲音。

一是曹丕主張的,接受孫權稱藩,並立即調集大軍攻蜀。理由是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二是王朗的建議,他也認為應該接受孫權的稱藩。不過他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覺得魏軍應該伺機而動,待吳蜀兩軍相持不下時,派一大將攻蜀軍要害之處,尋機一舉滅掉蜀漢。

“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

曹丕和王朗的觀點,細節上雖有不同。但核心思想一樣,那就是接受孫權的稱藩,並以這件事為契機,弘揚魏國的正統性,以及曹丕帝位的合法性。

我們知道,當時魏國建立沒多久,曹丕稱帝也沒多久。孫權如果能投降,的確可以讓曹丕的合法性大大增加。最起碼,從名義上來說,孫權稱藩後,天下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劉備控制的益州了。而既然曹丕接納了孫權稱藩,那魏軍可不就只能打劉備了?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導致曹丕在戰後攻打孫權

第三種聲音來自侍中劉曄。他的觀點就與前兩種截然不同了。

劉曄對所有人潑了一盆冷水,他說

:“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劉曄的建議說完後,曹丕不樂意了。這與他的主張背道相馳。於是他再次強調:“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劉曄也不服,便也堅持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

“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讓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應該說劉曄的建議還是更有操作性的。因為他指出了關鍵點,即孫劉的不同之處。

雖然當時也存在這種可能性——那就是劉備和孫權聽說魏國出兵,兩邊都不打了,共同對付曹丕。就像

建安二十年(

215年

,聽聞曹操拿下漢中,孫劉瞬間和解那樣。

趁夷陵之戰伐吳,也非板上釘釘的機遇。但不管怎麼說,以當時情況而言,不動刀兵則罷。要動刀兵,伐吳明顯比伐蜀要更有操作性。然而,劉曄說完後,曹丕還是不聽。於是一時之間,討論陷入僵局。

這時候,王朗充當和事佬,提出折中意見。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導致曹丕在戰後攻打孫權

王朗說:

“今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為先徵。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眾之時。”

相比劉曄,王朗建議更符合曹丕胃口。最終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修改了自己原持有的聯吳伐蜀之計,採取坐觀成敗策略。不對孫權用兵。

為了鼓勵孫權,曹丕更拜孫權為吳王,此舉相當於承認其割據的合法性。劉曄對此堅決反對,但曹丕不聽。

透過以上史料記載,我們不難看出:

一、朝議時,魏與吳更親近一些。大部分魏臣都認為應該幫孫權,對蜀漢用兵。

雖說益州易守難攻,魏軍的主力也一直在東面防備孫權,部署在西線對付劉備的兵力確實不多。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魏國自始至終就沒有打劉備的企圖。畢竟史料當中已經清清楚楚寫了“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並且西線兵力不足,可以從東線調嘛。只要想打,就不算什麼難事。

二、劉曄的想法更實際一些。其他人都過於理想了。尤其是王朗,說什麼雨水方盛,這完全就是為曹丕拒絕伐吳建議找藉口。如果這也能成立,劉備就不該出兵。合著劉備軍隊就不受長江中下游的雨季影響了?

王朗那幫人之所以會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吃準了曹丕的心中所想,主動迎合曹丕。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導致曹丕在戰後攻打孫權

那曹丕在想什麼呢?

根據後來曹丕的一番操作來看。曹丕當時看重的,是所謂的大國風度,是他接受孫權稱藩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他作為篡漢者,心裡還是犯虛,不自信。聯合東吳對付劉備,附和他鞏固統治的需求。

畢竟劉備當時已經稱帝,“無可救藥”。而孫權名義上還是漢臣。還可以爭取。

至於趁虛而入,先打誰的問題。曹丕一點都不在乎

。魏強而吳蜀弱,吳蜀綁在一塊也比魏國弱小。曹丕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打誰都是手拿把攥!他壓根不在乎能不能抓住時機滅蜀或滅吳。這點從他後來對孫權用兵,可以明顯看出。

而正是因此,所以曹丕最後採納了

王朗

的建議。坐山觀虎鬥,既不調兵遣將滅吳,也不調兵遣將吞蜀。反正就是什麼都不幹。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

夷陵之戰後,孫權果如劉曄所言,對曹丕開始怠慢。到了後來,更是翻臉不認人,有不承認曹丕是自己宗主的意思。曹丕大怒,派人到東吳問責,孫權先是派人賠禮認錯,拖延時間。待拖了兩個月後,又繼續不理曹丕。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導致曹丕在戰後攻打孫權

被孫權一番戲耍,曹丕真的怒了,欲親自討伐東吳。劉曄見曹丕被憤怒衝昏頭腦,立即勸曹丕不要出兵。他的理由是“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但曹丕不聽,指揮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討伐孫權。結果敗興而歸。

兩年後,曹丕在沒有機遇情況下,再次不顧勸誡,二度興兵伐吳。結果又是鎩羽而歸。

不久後,曹丕病死。曹叡繼位。

曹叡採納群臣建議,對外防禦,對內恢復生產秩序,發展經濟。從而奠定了後來司馬氏一統全國的實力基礎。

對吳蜀防禦,休養生息策略,其實賈詡早年也對曹丕提過。“

帝問詡曰:‘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

對曰:

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土,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

。吳、蜀雖蕞爾小國

依阻山水

劉備有雄才

諸葛亮善治國

孫權識虛實

見兵勢

據險守要

汎舟江湖

皆難卒謀也。

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群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昔舜舞干鏚而有苗服,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後武。

文帝不納。後興江陵之役,士卒多死。

總的來說,劉備慘敗,益州空虛,所以就要打劉備,這是正常人的理解。但是在曹丕看來,無所謂劉備怎麼樣,也無所謂孫權怎麼樣。

孫權請藩,朕同意了。那就該伐蜀。孫權竟然敢戲耍朕,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就要教訓他!蜀,不伐了。朕要伐吳。打仗還看時機?我泱泱大國,帶甲之兵幾十萬。朕想打誰,還看機遇?朕不需要!這便是火燒連營,劉備慘敗,魏國為什麼不趁勢進攻,而是進攻孫權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