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準備立他為太子, 他卻拒絕, 還推薦自己的弟弟

我國古代皇權至高無上,在亂世之中稍有野心的人都想當皇帝,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因為看破皇權紛爭,不願意做皇帝,李憲就是這樣的一位皇子。他的父親是李旦,李治和武則天是他的祖父母,就連唐中宗李顯也是李憲的三叔。

皇帝準備立他為太子, 他卻拒絕, 還推薦自己的弟弟

僅看李憲出生的時代,就應該知道他的童年一定是戰戰兢兢的。李治去世後,唐中宗李顯即位,武則天垂簾聽政。但是好景不長,武則天很快就把李顯廢了,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上誕生了第一位女王,被貶為廬陵王的李顯也遠離皇宮。

好在李顯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多年之後,終於恢復了皇太子的身份,重新當上了皇帝。但是這樣的變故對年幼的李憲來說也是一種打擊,可能是看破了皇權的鬥爭,他對皇帝之位從來也不感興趣。

皇帝準備立他為太子, 他卻拒絕, 還推薦自己的弟弟

唐中宗李顯去世後,李旦的第三位兒子也就是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援下平定內亂,助自己的父親李旦登基。李旦稱帝之後,對於立哪個兒子為太子這件事犯了愁,李憲是李旦的嫡長子,李隆基又有大功在身,一時間李旦也無法定太子之位。

這是,李憲出現了,他親自對父皇李旦說:“如果在太平盛世,太子應該選嫡長子;如今亂世之中,太子人選應該是有功勞在身的人,三弟李隆基討平韋氏有功,應該立他為太子,否則不能讓天下信服啊”。因為李憲不願意做太子,而李隆基確實有功,李旦這才立李隆基為太子。

皇帝準備立他為太子, 他卻拒絕, 還推薦自己的弟弟

李憲之所以對父皇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確實無心做皇帝,不過在很多爭奪皇位的人眼裡,李憲真是太傻了,唾手可得的皇位都能拱手讓人。想想天下為何頻繁改朝換代,為何會有九龍奪嫡、玄武門之變,都是因為受到了皇位的誘惑啊。

而李憲對於這個皇位卻絲毫不在意,其實他也是有大智慧,在亂世之中想要平安一生就必須遠離皇權鬥爭。或許他明白,如果自己依靠嫡長子繼承製度當上了太子,很有可能會和李建成的下場一樣,因為以他的實力,實在鬥不過三弟李隆基,還不如索性賣他一個人情。

皇帝準備立他為太子, 他卻拒絕, 還推薦自己的弟弟

李隆基登基之後,對李憲這位皇兄也十分友好,時常聚在一起,這也是皇帝手足情深少有的一段佳話。而李憲自己也十分知趣,一直刻意原理朝政,只做一個享樂的王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