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2020年上映的電影《奪冠》原名為《中國女排》,在導演陳可辛的指導下,我們有幸在大熒幕上再次感受中國女排的精神。

在女排國家隊教練郎平眼中,“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

。”

在電影上映前期就面臨著改名字的難題,原本的“中國女排”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所以劇組只能將影片改名為《奪冠》,於是,我們才能在影院如期看到這部令人振奮的電影。這不是模仿秀,而是真實記錄

電影《奪冠》不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電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部紀錄片,透過三個時間段的排球比賽來真實的展現中國女排精神。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在這部影片開拍之前,導演陳可辛及其劇組人員在全國各地尋找合適的演員,

為了讓演員更符合女排的形象,劇組甚至直接到各地的排球隊去物色演員,所以在這部電影中,很多演員都是素人演員。

談到中國女排,“鐵榔頭”郎平是必須要提到的,而且在《奪冠》這部電影中,郎平的戲份十分重要,在選角方面也曾是一大難題。

無論是熟悉中國女排的人,還是對中國女排略知一二的人來說,郎平這個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要想演好這個角色,必須要有強硬的演技。導演陳可辛知道郎平這個角色不是誰都能演繹的,他第一時間想到了影后鞏俐,鞏俐是一位可塑性極強的演員,也只有她才能演繹郎平這個角色。

不出意料,鞏俐飾演的郎平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甚至連女排運動員都驚呼,入戲的鞏俐就是真正的郎平,無論是肢體語言,還是細微的神態變化,鞏俐都把郎平這個人物完美的塑造了出來。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像《奪冠》這樣帶有紀實性的電影,演員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她們都要演繹曾經大名鼎鼎的女排隊員,在一些影片中,觀眾可以直接看到以往女排隊員的風采。

無論是從劇情來說,還是從選角來說,《奪冠》這部電影並沒有懸念,因為它要講述的是觀眾熟悉的體育賽事,甚至導演陳可辛讓很多女排運動員直接本色出演,比如朱婷和惠若琪的出演。

實力演員鞏俐成功地塑造了郎平這個角色,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青年郎平是由郎平的女兒白浪出演的。導演陳可辛看著在鏡頭裡揮汗如雨的白浪,他彷彿看到了現實中的郎平。白浪雖然是一位素人演員,但她這次扮演的是她母親郎平的青年階段,這對她來說是一種挑戰。

在導演陳可辛看來,《奪冠》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

這點在取景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電影正片開始,觀眾跟隨青年陳忠和(彭昱暢 飾)的目光來到了漳州,在那裡他認識了青年郎平(白浪 飾),也看到了那時的女排運動員殘酷的訓練場面。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為了還原女排運動員訓練的場景,劇組仔細推敲各種細節,甚至連牆壁上的排球印,在這部影片中都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中年的陳忠和由黃渤飾演,他最大的愛好是喝茶,劇組為了真實的還原人物性格,特意選擇了一套茶具,雖然這種鏡頭在電影中是幾秒帶過,但劇組仍舊選擇真實還原,沒有一絲懈怠。

電影《奪冠》最終能夠突破8億票房,這就是劇組精益求精的結果。陳可辛作為“香港十大導演”之一,他知道《奪冠》這部電影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不能辜負觀眾的期望,所以他才會事無鉅細的盯著劇組。

在電影《奪冠》中,對於比賽場地的還原是最真實的,

不論是中國對日本的比賽,中國對美國的比賽,還是中國隊巴西的比賽,這三個時間段就是電影的敘事線索。這三個比賽有很多的影像存在,如何才能還原是一大難題。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在這些困難面前,

導演陳可辛選擇迎難而上,為了拍攝一些精彩的扣球瞬間,近景拍攝加上令人激動的背景音樂合二為一,把比賽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傳達給了觀眾。

而在電影《奪冠》中,陳可辛都是採用48幀或者96幀拍攝,甚至還在電影上映的時候用了高幀率放映,這種高科技的技術會令觀眾沉浸式觀影,這也是《奪冠》獲得超高票房的原因之一。在球場上,女排精神永存

對於很多人來說,中國女排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在任何比賽中,儘管面臨著敗北的結局,中國女排也絕不放棄,她們骨子裡是對排球的熱愛,她們只想在比賽場上成為自己。在導演陳可辛的指導下,

電影《奪冠雖然取得了高票房,但令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在豆瓣只獲得了7.0的評分。

剛開始人們會選擇去電影院支援《奪冠》,是因為該電影的題材符合人們的精神追求,也因為這部電影是由實力演員和導演共同完成的,前期做足了宣傳。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人們生活受挫時,人們需要一部令人精神振奮的電影,而且《奪冠》也是觀眾大半年來可以看的電影之一。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儘管《奪冠》上映前遇到了重重阻礙,但這些都沒有阻止它上映的腳步,也正是為了符合市場及其人們的認知,這部電影經過了大量的剪輯,所以在正片中會看到很多劇情不連貫的地方。

這樣,人們才會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有點失望,因為裡面的劇情都是大家可以想象到的。在我看來,

《奪冠》與其說是一部關於中國女排的奪冠史,倒不如說這是一部重點突出女排運動員人物本身個性的電影。

很多人在看完《奪冠》後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何當初不把電影的名字改為《郎平傳》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這部電影中,郎平的人物經歷及女排精神成了該片的側重點,雖然影片中也有其他女排運動員的身影,但這些人物都起著襯托郎平的作用,這種人物的拍攝手法令部分觀眾不買賬。

在一部講體育精神的電影中,無非就是透過人物的成長或情節的推動來表現一種精神面貌,導演陳可辛拍攝《奪冠》也是這樣一種態度,所以他才會力求電影的真實感。

然而中國女排的精神實質沒有在電影中得到完整體現。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在人們看來,中國女排已經是一種精神化的存在,她們曾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讓國歌在奧運會上響起,這種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對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種精神的體現與陳可辛之前的《中國合夥人》所體現的創業精神是兩碼事,當陳可辛把“真實”當作拍攝《奪冠》的出發點時,他已經忘卻了電影的本質。

一部電影需要的不僅僅是真實,更不是幾個比賽片段的疊加,而是需要一種核心的東西作支撐,無論是明線還是暗線,在《奪冠》這部電影都沒有找到。所以,在看完《奪冠》後,這樣的紀實電影仍舊會給觀眾留下疑惑,甚至帶來一種混亂感。

中國女排在國人心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應該就是導演陳可辛不敢得罪觀眾的地方吧,他既不敢對人物性格有不好的地方,也不敢對劇情發展有太大的改動,所以他選擇了一種最為保守的拍攝手法,

將幾個重要比賽全盤復原,努力找到與原型人物一致的演員,只有這樣,這部宣揚主旋律的電影才不至於落人口舌。

《奪冠》對現實的妥協,逐漸變成“郎平傳”

《奪冠》原本是一部重點突出人物精神的電影,卻在各種聚光燈的加持與各種大型比賽的襯托下,那些女排運動員失去了她們原本的性格,她們變成了一個個臉譜化的人物,讓觀眾只記住了激動的比賽與奪冠時的興奮感,無非真正體會到人物本身。

當導演陳可辛把拍攝重點放在郎平這個角色上時,這部電影就開始走偏,由一部講述集體情感的電影逐漸演變成一個人的獨角戲。

中國女排並不單指某個人,它指的是一個群體以及這個群體帶給國人的影響,所以在展現其他女排運動員的人物魅力時,《奪冠》這部電影確實還有不足之處。

相比於《奪冠》這部電影本身,我更喜歡看這部電影的紀錄片,在電影的幕後故事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導演陳可辛的想法,

他確實想拍一部經典的中國女排電影,但是篇幅及時長的關係讓這部電影遭到了大量的刪減,這就是為什麼《奪冠》會在不經意間變成了一部郎平傳。

作為一部寫實電影來說,《奪冠》並不會令人失望,在這部電影中,人們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國女排精神,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