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兩千多年來,西楚霸王項羽一直都是文學作品中的悲劇人物,文人們為他創作了許多個人英雄主義濃厚,且充滿悲情色彩的經典絕句。這首由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詠史詩·烏江》,就是作者藉助描述項羽兵敗垓下,逃至烏江自刎的故事經過,表達了對項羽意氣用事,最終導致英雄落幕的無限惋惜之情。

那麼項羽自刎烏江之畔,真的是意氣用事的愚蠢之舉嗎?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其實,細讀史料可以發現,項羽的舉動並非愚蠢,而是發現了一個既成事實,而又無法抗逆的秘密。

一、剛愎自用,自毀前程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是楚國貴族後裔,祖父是力戰秦軍時陣亡的楚國名將項燕,父親項渠生平不詳,自幼跟隨叔父項梁避禍江東。

雖然到項羽時項氏一族已經落寞,但他畢繼承了貴族血統,貴族子弟身上該有的優缺點,在他身上都有顯現。

項羽生得身材魁梧,天生神力,能“拔山扛鼎”;他自幼天賦異稟,機敏過人,但卻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耐心,自己強烈要求學的兵法,也只是學了個一知半解,不肯用心鑽研;他為人驕傲自大,不聽說教,就連叔父項梁也無可奈何。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召集義軍反抗暴秦時,24歲的項羽依從項梁的計策誅殺會稽太守,降服八千江東子弟投身戎馬,並先後在成陽、濮陽、定陶等戰役中連破秦軍,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項梁戰死後,項羽誅殺楚國上將軍宋義,獨掌楚國軍政大權,隨後便以鉅鹿之戰聞名於世。公元前206年,暴秦被徹底推翻,27歲的項羽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他效仿周制,自任西楚霸王,主持分封十八位諸侯王,推舉楚懷王為義帝,奉為天下共主。至此,志得意滿的項羽更是剛愎自用,任性妄為,聽不進半點不同意見。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楚軍攻入咸陽後,有人建議項羽定都關中,佔據優勢地理成就王霸大業。但項羽卻堅持“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的人生哲學,執意定都彭城,失去了絕佳的地理優勢。而且,當時還因勸諫的人說了幾句難聽話,就被項羽下令“烹殺”。

項羽不僅聽不進外人的意見,就連數出奇策,勞苦功高,被他尊為亞夫的范增提出的建議也不採納。范增老早就看出劉邦非同一般,建議在劉邦還未做大時將其剷除,為此還苦心設計了“鴻門宴”,但卻被自以為是的項羽白白錯過絕佳時機,最終養虎為患。此後在楚漢爭霸時期,項羽還中了劉邦的離間計,氣得范增辭職歸隱,病逝在回鄉途中。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在項羽自刎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稱項羽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有范增而不能用”。這句話點透了項羽失敗的核心:就是剛愎自用,自己毀掉了大好前程。

值得注意的是,劉邦帳下的韓信、陳平等人,早年也曾是項羽的部下,只可惜都改投了明主。

二、殘暴不義,盡失民心

項羽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其戎馬生涯堪稱傳奇。他自24歲起兵反秦,至31歲垓下戰敗之前的八年時間,歷經大小七十餘戰,不僅無一敗績,而且還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不過,在他演繹傳奇的同時,也被貼上了一個“殘暴不義”的標籤。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據《項羽本紀》記載,鉅鹿之戰後,項羽唯恐投降的秦兵不好管束,下令坑殺降卒二十餘萬;項羽引兵進入關中,放縱將士屠殺咸陽百姓,蒐羅珠寶美女,火燒秦王宮,誅殺已經投誠的秦王子嬰;齊、趙諸侯叛亂,項羽命將士將齊國的房屋夷為平地,殘殺百姓,坑殺全部降卒;漢軍進攻彭城,項羽率部反撲,斬殺漢軍二十餘萬,屍體堆入睢水,導致睢水斷流。

屠滅百姓、坑殺降卒,項羽的殘暴不義與劉邦的柔遜寬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想要安居樂業的普通百姓,會擁護誰成為國君,答案一目瞭然。此外,項羽誅殺義帝這件事,是他人生當中最大的敗筆。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當初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擁立楚懷王的後人為君,就是為了將義軍的身份轉換成勤王復國的正義之師,既能爭取楚國百姓的支援,又能以此聯絡各路諸侯共舉反秦大旗,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項羽剛推翻秦政,就急不可耐的誅殺擁立起來的義帝,無疑成了弒君篡位的暴君,不僅失去了民心,還給了劉邦聯絡諸侯討伐叛逆的口實。

三、豁然醒悟,烏江自刎

項羽從求生欲極強,到最後的萬念俱灰,這中間其實是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思想鬥爭和豁然醒悟的認知過程。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據《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被六十萬漢軍圍困垓下後,他認為此次失利只是一時疏忽,誤中了劉邦的奸計。所以在悵然悲憤、辭別虞姬之後,強烈的求生慾望,使他倉促率領八百親隨趁夜殺出重圍,意圖重振旗鼓,捲土重來。

當項羽率領親隨逃至陰陵地界時,被一位老農故意引到了沼澤中,減慢了行進速讀,並與追擊而至的漢軍進行了一場搏殺,當眾人逃至東城的一座山上時,逃出來的倖存者僅剩下二十八人。此時項羽似有所悟,認為經此慘敗是天意使然,並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最後逃至烏江時,烏江亭長的一席話點醒夢中人,他說:“江東地界雖然不大,但也闊地千里,還有數十萬百姓可做依託,足能使大王東山再起。”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此言一出,項羽豁然醒悟:他現在已經不是先前那個不可一世,坐擁九郡之地的西楚霸王,而是僅剩下江東一隅的敗軍之將。追憶往昔,只因自己犯下的種種過錯,才釀成了今日慘禍。現如今自己已是孤木難支,即使逃回江東,除了徒增兵禍,也無法挽回既定的敗局。

醒悟的項羽顯得格外輕鬆,好言推卻了烏江亭長的好意,並將自己的坐騎贈送。隨後與追擊而至的漢軍展開了慘烈的步戰,身創十餘處後,自刎烏江之畔,一代傳奇就此成了千古絕唱。

項羽無顏過江,選擇自刎是真的蠢嗎其實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小結:

項羽的一生極其短暫,但卻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少年得志,在秦末動盪的年代裡,憑藉勇武和天賦打出了西楚霸王的威風,創造了一個令人咋舌的軍事神話,被後世冠以“戰神”、“古代歷史最勇猛武將”、“世界怪傑”等稱謂。

然而,他在品格上也是存在巨大缺陷的,驕傲自大、剛愎自用,殘暴弒殺、任意妄為,生平事蹟也因此變得劣跡斑斑。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最後一刻終於醒悟,認清了無法扭轉局面的現實後,從容理智的做出了抉擇,以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束了持續八年之久的戰火。僅從這一點上,就值得世人的尊崇和敬仰!你認為呢?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