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評分9。3分的《覺醒年代》它來了,它從歷史走向了當下的潮流,走進了千萬年輕人的世界,讓人興奮不已。曾幾何時,那些九年義務教育背的課本,都如數家珍般呈現在鏡頭上,我們開始漸漸明白,南陳北李究竟是何路英雄,魯迅是在什麼心情下寫下了《狂人日記》。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當課本中那些荒誕的歷史被真實還原,我們才明白了那些領路人的心境,不得不說,《覺醒年代》不愧是今年的絕佳好劇。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覺醒年代》不同於傳統歷史題材,它雖然是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為核心,但展現更多的卻是那一代偉人們的生活,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個真實且立體化的人物,我們看到李大釗在學業和革命的路上糾結過,看到陳獨秀被自己的兒子和學生質疑過,也看到過胡適對激進派的意見反覆被駁回,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故事,那些課本上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講完的故事,在這些人的身上,都是一輩子的傳奇。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覺醒年代》為什麼廣受好評,想來也是因為導演和編劇對這部作品的打磨之細,用情至深,這才使作品和觀眾產生了共情。這部作品呈現出來的人物都非常真實,他們好像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但是也就是這樣一群普通人,做著照耀人民的光輝之舉。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看過《覺醒年代》的朋友們向來都對陳獨秀和陳延年這對父子的感情線印象深刻,這兩個人就像是中國傳統父子之間的縮影。陳獨秀確實是一個英雄,但是他也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和丈夫丈夫。在故事中,陳獨秀的兩個兒子與自己常常爭鋒相對,甚至到了弩張的程度。長子陳延年和次子陳喬年出場時,寧可在外做苦工討生活,也不願意接受父親的恩賜,見面總是大吵一架,互不相視,為什麼父子倆會有這樣深的隔閡?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這都要從陳獨秀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說起,陳獨秀逃亡日本,陳家老小都全數留在安徽。陳延年看著自己的祖母去世,父親不回家奔喪;母親高曉嵐病入膏肓,父親不管不顧;堂兄陳永年慘遭酷刑,堂妹為了兄弟倆能活命,愣是死在了刀刃之下,諸如種種,陳延年痛恨父親的絕情,更痛恨他的“拋棄”。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其實從陳獨秀朋友的口中,我們也得知了當年的一部分真相。陳獨秀逃亡日本,他也想回到中國,但當年袁世凱追著人不放,他回去就是一個死。陳獨秀還不能死,他的命太重了。當然,見證了這段歷史的我們明白,陳獨秀確實貴重,如果沒有陳獨秀,也就沒有新文化運動,也沒有如今的民主獨立,但對於陳延年來說呢?他們不該承受這樣的痛苦,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失,讓他承擔了太多的責任,也受了太多的罪。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陳獨秀和陳延年一直無法和解,父子倆之間有深深的鴻溝,兩個人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政治立場也全不相同。《覺醒時代》用了極長的鋪墊講述了這對彆扭而擰巴的父子,是如何走向和解。這其中,就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當其衝的一個重點是,陳獨秀和陳延年是同一類人。在故事中,我們看到陳延年非常痛恨父親,但哪怕如此,每當陳獨秀大談政治,國情和未來,陳延年總是豎起耳朵偷偷聽。表面上,陳延年稱呼自己的父親為“陳獨秀先生”,但實際上,他對這個“陳獨秀先生”創辦的《新青年》十分支援,陳延年不僅僅是《新青年》的忠實讀者,還積極為這本雜誌宣傳,時常帶著弟弟到街頭賣報。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從這裡我們能看出來,陳延年其實同陳獨秀一樣,骨子裡都是報效祖國的命。這也讓我們看到最後的飯桌上,陳獨秀一杯熱酒,洋洋灑灑同家人道歉,他要前往一條更為崎嶇的道路。而這個時候的陳延年同父親有著一樣的志向,兄弟倆一人一杯酒飲入肚,父子徹底和解。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其次,陳獨秀和陳延年雖然互相不認同,但是他們彼此尊重。在故事中,陳延年只“報復”過陳獨秀一次,那是陳獨秀剛回國的時候,陳延年帶著自己的弟弟往陳獨秀的飯菜裡塞了一隻癩蛤蟆。但飯桌上,陳延年還是對滿桌的叔伯們道了歉,甚至對自己的姨媽也愧疚萬分。在這件事之後,陳延年同自己的父親斷絕關係。陳獨秀雖然氣憤,但他卻把那隻“無辜”的癩蛤蟆丟了出去,放他自由。其實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父子倆的品行如一,雖然堅持自我,但都非常尊重他人。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不僅如此,當陳獨秀站在講臺上高談闊論,大舉新文化運動的旗幟,陳延年也會在臺下認真聽講,為父親鼓掌。陳獨秀也是如此,陳延年三番兩次頂撞他,但是他還是十分欣賞兒子的性情,他稱自己的兒子是懂得大仁大義的好青年,也常常硬著頭皮鼓勵兒子知行合一。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他們都把彼此當成了獨立的個體,或者說,拋開父子這一層親屬關係,他們也是互相欣賞的革命同志關係。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除此之外,陳獨秀和陳延年之間有著非常深的連結,這種連結就是中國人都逃不掉的血脈之情。辜鴻銘上課時,課堂下的學生曾嘲笑辜老留著大清的辮子。而這個古老這樣說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而你們心裡的辮子是無形的。只要你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你們都要攀附這根辮子。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這話乍一聽,辜鴻銘像是在說國人迂腐,但實際上,這說的是中國人的本性,中國是一個有“根”的國家。我們常常說的落葉歸根,也是這個意思。血濃於情,陳獨秀和陳延年也始終有一根辮子相連線。陳獨秀雖然幾番被陳延年口中那個“頑固不化的大家長”懟得說不出話來,但不管陳延年怎麼惹他生氣,他對這個兒子始終非常關心。陳延年也是如此,當他長大後投入了革命事業,他才能夠明白父親當年的無奈。這種理解是基於親情的締結,這是父與子的和解,更是兩代人的和解,是中國人“歸根”的終途。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在《覺醒年代》中,陳延年和陳喬年奔赴法國留學,陳獨秀親自送兒子遠行。到了車站之後,他一句話都沒說,只是默默地將兒子的行李搬上車,同時,他遞給兒子一袋炒好的南瓜子仁,那是陳延年最愛吃的炒糊的南瓜子仁。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都藏在了這袋瓜子仁裡,都藏在了那些無聲中,藏在了漸行漸遠,越發冷寂且凝重的淚水中。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陳延年轉過身,終究還是抱住了無言的父親。父子三個人沒有一個人開口,但是他們都明白,彼此要奔赴更遙遠也更艱辛的道路。編劇為我們展現的陳獨秀,正是中國大部分父親的縮影,他們就像一座大山,默默無聞為自己的孩子做著所有的可能。這樣的父親看起來冷漠,但更多的時候,是他們身體力行地為我們樹立榜樣,正如陳獨秀那般,他不被理解,被萬眾唾罵,但是他仍然要選擇自己的革命道路,這也同樣給了陳延年更多的力量。

《覺醒年代》一門三傑“冤家”故事,真被這個“虎父”給驚豔到!

人生太寬,我們常常無法抉擇到底該如何才能不愧對家庭,不愧對家人,不愧對良知,不愧對夢想。正如陳獨秀,他看著那些億萬萬流著血流著淚的國人,一路奔赴,他自然也知道自己兒子的痛苦,但是他沒有選擇,這是一代革命者的“犧牲”。而他的兒子陳延年,同他一樣奔赴著同樣的革命道路,這也正代表了這種“犧牲”,恰好是最正確的選擇。#覺醒年代陳獨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