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入宮15歲生子,皇帝比她大30歲,不是皇后卻掌六宮大權

1908年11月15日,晚清真正的統治者慈禧太后崩逝了。慈禧太后死後的第四年,也就是1912年,慈禧的親侄女隆裕太后代表宣統帝頒佈了《清帝遜位詔書》,正式宣佈了清王朝的滅亡。

雖然《清帝遜位詔書》是隆裕太后頒佈的,但清朝實際上是在慈禧太后這裡敗亡的,只是這份詔書沒有在慈禧太后活著的時候頒佈而已,隆裕太后從形式上做了一個亡國的背鍋人。

14歲入宮15歲生子,皇帝比她大30歲,不是皇后卻掌六宮大權

隆裕太后像

咸豐帝在駕崩前,其實有考慮到慈禧太后可能會亂政。為了避免出現後宮亂政的局面,咸豐帝也做了一番佈局。他特意授予了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同時設定“顧命八大臣”贊襄政務。

歷史總是相似的,當時漢武帝在駕崩前,為了防止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亂政,便賜死了鉤弋夫人。咸豐帝可能不捨得賜死年輕貌美的慈禧,所以做了以上安排,想著效仿順治帝遺詔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四大輔臣一樣。讓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顧命八大臣”三方勢力互相制約,以保障皇權,讓載淳將來可以順利親政。

但咸豐帝駕崩後,慈禧太后很快就打破了三方互相制約的局勢,最終慈禧太后一人總攬朝政,說一不二,在她的統治下,清王朝和外國列強簽訂了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清王朝一步步走向滅亡。

很多人把慈禧太后篡政成功的原因全部推到咸豐帝帝身上。其實,咸豐帝的責任自然是不可推卸,但也不能完全怪咸豐帝。咸豐帝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親近信任慈禧。

咸豐帝在做皇子時有位嫡福晉薩克達氏,但她還沒有等到咸豐帝登基就死了。所以咸豐帝登基後,又開始選秀,從秀女中挑選出了鈕祜祿氏(慈安太后)作為皇后。和鈕祜祿氏一同被選入後宮的還有後來的慈禧太后,但是慈禧太后剛被選入後宮時並不受寵,只是一個“蘭貴人”,一連幾個月咸豐帝都不曾和她說句話。而鈕祜祿氏僅用了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就從秀女坐到了皇后的位置。

14歲入宮15歲生子,皇帝比她大30歲,不是皇后卻掌六宮大權

康慈皇貴太妃像

慈禧進宮初期的路子還是很坎坷的,但她很聰明,善於逢迎,懂得鑽門路。不受寵的慈禧起初是主動的逢迎皇后鈕祜祿氏和她的妹妹,以此來接近咸豐帝;後來她發現咸豐帝的很多決定都受到康慈皇太妃的影響,比如選立鈕祜祿氏為皇后,就是康慈皇貴太妃的主意。

慈禧找到這顆大樹,可謂是費盡心機,透過各種方法讓侍女主動聯絡康慈皇太妃身邊的總監,送錢送物,讓康慈皇太妃身邊的總監替自己美言。康慈皇貴太妃受下人的影響,便認為慈禧真的是一位賢惠的女人,也就主動的在咸豐帝面前褒獎慈禧。咸豐帝很孝順康慈皇貴太妃,所以對慈禧也就多加留意,時常寵幸,漸漸的二人關係越來越好。

可以說,慈禧之所以有後來的作為,受到咸豐帝的特寵,這位康慈皇太妃功不可沒。那麼康慈皇太妃是何許人也,為何咸豐帝對她百依百順呢?

康慈皇貴太妃,也就是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生於嘉慶十七年五月十一日,道光五年四月初三,年僅14歲的她進入紫禁城,服侍年長自己30歲的道光帝,起初賜號靜貴人。道光六年初,年僅15歲的靜貴人懷孕,晉封為靜嬪,同年生下皇次子奕綱,但不久夭折。

道光七年,皇次子奕綱夭折後不久晉封為靜妃;道光八年再次懷孕,但不幸流產。道光九年又生皇三子奕繼,但奕繼僅僅存活了二十多天又夭折了。道光十年生下皇六女壽恩固倫公主;道光十二年,21歲的她生下晚清著名的恭親王皇六子奕?。從此,這位女人的命運地位開始改變了。

道光十三年,她由靜妃晉升為靜貴妃,年僅22歲。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鈕祜祿氏(咸豐帝的生母)崩逝於儲秀宮,奕詝年僅10歲。道光帝便讓29歲的靜貴妃撫育皇四子奕詝,並晉封靜貴妃為皇貴妃。而且,道光帝從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病逝後,就沒有再立皇后,此時的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名副其實的六宮之首,執掌六宮大權。

道光帝駕崩後,咸豐帝即位。咸豐帝為感激養母的恩情,尊靜皇貴妃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並逾越禮制,以皇太后規格奉養康慈皇貴太妃。為了表示對這位養母的尊重,後宮事宜咸豐帝大多聽從康慈皇貴太妃的安排,對她非常信任。

14歲入宮15歲生子,皇帝比她大30歲,不是皇后卻掌六宮大權

慈禧像

慈禧太后走對了門路,刻意逢迎這位康慈皇貴太妃,收買拉攏皇貴太妃身邊的侍女、宮監,這位太妃便在咸豐帝面前屢次褒獎慈禧,使得咸豐帝對慈禧恩遇有加,十分信任。更為重要的是,康慈皇貴太妃在臨終前,還給咸豐帝交代了兩句遺言:“一是優待恭親王奕?,二是善視那拉懿嬪”。

有了康慈皇貴太妃給慈禧做信用背書,咸豐帝對慈禧很是信任和欣賞,放鬆了警惕,開啟了慈禧在宮闈之內參與政事之路,更為後來慈禧聯合奕?發動“辛酉政變”,“垂簾聽政”埋下了禍根,間接的使動盪不安的清朝敗亡在慈禧手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