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撰文&資料&設計丨鹿鳴

編輯 | 菜菜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現在就來回想一下,剛剛過去的幾個月裡,你用到了幾次人臉識別?

安檢、手機支付、賬號登入……好像還有進小區。你會意識到,人臉識別已經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

“用臉向機器證明我是我自己”

這件事,需要在不斷取下帽子、摘掉口罩的過程中完成,才能在網路世界與公共場所暢行無阻。

01

“刷臉”,正遍佈各類生活場景

在日常生活裡,“刷臉”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面對“是否同意調取相簿及攝像頭”的訊息、點下確認、拍攝照片、上傳,這是我們對於人臉識別最表層的認知。

但調取完影象資訊之後,背後的系統才剛剛開始運轉: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不過,比對還不是流程的終點。現有的多數人臉識別技術,還會進行活體鑑別。

區分你到底是本人,還是有人拿著你的照片或面具。

因此,在諸多場景裡,它們會要求你張嘴、眨眼或是搖頭。

在我們的手機裡,越來越多的應用也想謀取你的人臉識別許可權。

新京報智庫在今年推出的《人臉識別技術濫用行為報告》,對78款熱門應用的許可權設定進行了檢查:

八成以上的應用裝載了人臉識別功能,應用型別涵蓋社交、電商、旅遊、資訊等領域。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同時,半數應用在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時不會徵求使用者的同意,它們更未設定單獨的針對

人臉的收集協議。

也就是說,想要用它們的功能,就需要默認同意將人臉資料與個人其他資訊都一起強制收集。

不限於手機應用,

“刷臉”這件事也線上下普遍。

根據新京報智庫的調研結果,

交通安檢、身份驗證、刷臉支付、門禁考勤

等是受訪者認同人臉識別頻繁應用的場景。

而它們大多為強制性,未提供替代選項。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如果說去機構辦事用到人臉識別可以理解,但上班打卡、進小區、逛景點也要“刷臉”真的合理嗎?

綜合媒體報道,穀雨資料整理了人臉識別應用中那些最具爭議的場景——比如廁所。

廣東、陝西某地的廁所被報道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機——盯著機器三秒可獲得一份紙,但有間隔時長限制。

在售樓處也曾出現過極端案例,開發商在售樓部周圍設定人臉識別系統,來辨別客戶是自然來訪還是渠道帶客。在最終簽訂購房合同時,人臉識別的資料會作為收取佣金的依據之一。

“為保護個人資訊,戴著頭盔去看房”的新聞,也曾因此登上熱搜。

人臉識別的爭議還存在於教育場景的應用。課堂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識別出學生打盹、低頭、玩手機的次數與時長,對學生進行了事無鉅細的全方位監控。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不限於公共安全和金融支付,人臉識別正在各類生活場景中蔓延。

02

普遍擔心,卻不知道具體風險

為什麼要使用人臉識別?

不可否認的是,“保障安全與提高效率,讓機器代替傳統的人工識別流程”,這樣的初衷的確帶來了很多便利。

但隨著應用的普及和技術的濫用,不少人也對此感到擔憂和警惕。

新京報智庫的調查顯示,儘管有近半數的受訪者認同人臉識別帶來了“便利”,

更多的人對這樣的技術持負面態度。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具體到對人臉識別技術價值的判斷上,認為人臉識別“弊大於利”的受訪者明顯多於其他選項。

儘管對人臉識別的風險有所感知,但它究竟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風險,很少有人能說清楚。

僅一成多(15。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人臉識別技術會給自己造成損失,這指向人臉資料將流向何處的問題。

除去明確與公共安全相關的機構,那些擁有一定人臉資料的第三方,其持有通常基於兩種情況:

一種是無意的擁有。

比如你家的小區,你所在的公司,一般只為實現識別、打卡的功能,但無意對人臉資料進一步利用。

另一種是有意的擁有。

如個別商業平臺的“內鬼”,在獲取人臉資料後進一步分析、販賣,謀利或實現其他目的。

無論有意還是無意,普通人被置於的風險其實一致:哪怕這些平臺或工具宣稱不會將你的人臉資料挪為他用,但透過網路爬取或是資料庫入侵,它們依然有洩露的可能性。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如果說只有照片、但不對應身份的資料,稍稍讓人放心一些。

但非匿名的資料則會讓人細思恐極:

你的照片與你的姓名、電話等個人資訊一一對應,它們和成千上萬的其他人的資料一起,儲存在個人或商業組織的手中。

藉此,售樓處、商場、酒店等地的迎賓系統得以形成。

又或者,這些資料流入暗網,可能帶來更大的倫理問題。

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換臉”:透過軟體,將某人的人臉資訊換給其他人以生成動態影片,從而騙過人臉核驗機制。

03

被洩露的,又豈止是人臉資料

在日常的生活裡,我們常常面對各種資料許可權請求的通知,一個一個地點下確認鍵。

如果這些資料庫存在管理漏洞和問題,就可能會有洩露資料的風險。

根據南都個人資訊保護研究中心的調研,超半數受訪者在校園、交通、商場等場景遇到過識別問題。

識別出錯,意味著平臺或工具的資料管理與識別演算法還存在問題。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網路促進了資訊交換,也滋生了隱私保護的漏洞。而我們被洩露的,不僅僅人臉資料。

買過房子,便能接到裝修公司的電話;才跟朋友聊完想買的鞋子,便收到電商應用的推送……

我們的電話號碼、家庭住址,乃至興趣愛好,好像都不止被一個平臺或機構掌握,但我們卻不知它們被儲存到了何處。

2019年3月,巧達科技因非法竊取公民資訊被查封。在查封之前,這家簡歷大資料公司宣稱擁有2。2億人的簡歷以及10億餘份通訊錄,和他們背後的社會關係網路資料。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與隱私的選擇上,我們也表現出矛盾性。

根據F5的《2020年便利性曲線報告》,

在應用上共享或儲存個人資料的意願上,近82%的中國內地(大陸)使用者選擇願意,遠高於亞太使用者的平均比例。

 

似乎印證了那個引發爭議的觀點:

“使用者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既表示擔憂、又表示願意,這樣的悖論指向了我們其實缺乏隱私保護教育的問題——不知道資料應該由誰保管,不知道隱私界定的範圍,也不知道如何聲張隱私保護的權益。

因此,當面對資料保護,隱私安全這些抽象議題,人人都認同和關心。但具體到個人生活,許多人潛意識覺得,這些資料收集與洩露對自身的影響也許沒那麼大。

可是,真的沒那麼大影響嗎?

人臉資料,是個人資訊資料的重要一環,決定你的資訊是露臉還是不露臉的。

一旦人臉資料與其他個人資訊相連,人臉資料便成為中介,串聯起你的手機號、住址、開房記錄、名下資產等各類資訊。哪怕是小範圍的洩露,也值得警惕。

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戳我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315直擊“人臉識別”!氾濫的“刷臉”流程,可能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