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狄仁傑,是唐朝的高官當中比較出色的一員,但是也完全達不到唐朝最出名的高官這個地步,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狄仁傑並不是特別的出名。但是自從拍了一部《神探狄仁傑》的電視劇之後,狄仁傑就漸漸的火了,尤其是劇中的許多梗,都被大家當成了“常用詞彙”,就比如劇中狄仁傑最喜歡說的:“元芳,你怎麼看?”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關於狄仁傑的官職,可能大家都比較凌亂。如果我們仔細的查一下李元芳的官職“千牛衛”就會發現,劇中的李元芳跟狄仁傑的僕人一般的設定似乎一點兒都不合理。因為李元芳的官職和狄仁傑的官職幾乎是平級的,他哪裡用得著老是像個侍衛一般跟在狄仁傑的後面呢?是電視劇的設定錯了嘛?

我們先來看看狄仁傑的官職。狄仁傑出生於630年,早年考中了明經科,做過汴州判佐、幷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官職,最高就做到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那麼,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實際上,狄仁傑的這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其實只是一個三品官。它上面還有二品大員、一品大員,為何狄仁傑的這個三品官會讓李元芳這樣和他差不多品級的官員對他如此的尊重,能讓其他人對他如此的忌憚呢?這就必須要解釋一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個官職的來龍去脈了。

歷史上,一開始是沒有這個官職的,而且狄仁傑之後也很少有人被封為這個官職。因為這個官職一般是被叫作另外一個名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什麼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啊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了。所謂“三省六部”,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三省六部構造了隋唐的整個官員制度,而這其中“三省”最為關鍵。其中中書省主要負責對政令的決策,皇帝要討論什麼大事、決定什麼大事都是找中書省的人來。他們是唐朝政令運轉的關鍵,因此地位特別的重要。而門下省負責審議、監察等權力,也是唐朝的一個重要部門;尚書省比較倒黴一些,它負責執行。

因此,三省基本就把唐朝的整個決策、審議、執行的流程給走完了。而決策與審議這兩個過程往往又是聯絡在一起的,因此中書和門下的分開設定就會有一定的麻煩。這邊中書省把策略定了下來,皇帝還不能審議,又得把門下省的人叫來審議,這多麻煩啊?所以後面就出了“同中書門下”這個官職。

也就是,跟中書省、門下省的只能一樣的官職,它是一種中書省和門下省結合起來的官職。那麼,“平章”又是怎麼來的呢?沒記錯的話,後來朱元璋還曾經在南京做過一段時間的“平章政事”,這“平章”有啥說道的嗎?其實“平章”的出處也跟歷史上的一位牛人有關係,他就是李靖。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我們現在一般說起李靖,都會把李靖想成《封神演義》當中那個託著寶塔,一臉呆愣的“託塔李天王”。但是實際上歷史上的李靖比“託塔李天王”厲害多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常勝將軍,一輩子沒打過敗仗,善於以少勝多,是唐朝的“軍神”。唐朝名將徐懋功、侯君集都是他的徒弟。

有一天,軍神李靖突然就不想當官了,想要回家種地去(應該是急流勇退)的意思。唐太宗大急,害怕失去這名帥才,就“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沒事唐太宗就把李靖叫來拉拉家常,問一下:“老李,你看這事兒該怎麼做啊?”以此來顯示自己對李靖的重視,後面就有了“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官職。

而武則天當了女皇之後,什麼事情都要改一下,以顯示出她不是大唐的老婆,而是大周的皇帝的身份識別,對許多制度、名稱都進行了更改。而當時實際上相當於宰相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被她改了。怎麼改呢?可能是比較喜歡“鸞鳳”這兩種鳥吧,她就改成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狄仁傑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是個多大的官?為什麼會人人忌憚

古代,“鸞”為雌鳥,“風”為雄鳥,她給狄仁傑封一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其實有點兒不倫不類的樣子。不過那時候她是皇帝,她喜歡是啥就是啥了,狄仁傑也不能抗議了。但實際上這個官職就是實打實的宰相,真正的手握大權的官職,因此大家都忌憚狄仁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