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滅亡時,為何滅六國的名將沒一個站出來,而是讓菜鳥章邯上場

秦國在滅六國的時候,可以說軍隊裡戰將如雲,而且個個都能征善戰。可是在秦朝末年,秦朝鎮壓農民起義的時候,這些戰將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秦朝剿滅農民起義軍。而章邯之前並沒有什麼名聲,也沒有任何歷史記載,就這麼一個菜鳥,卻成了帶兵的主將。這是怎麼回事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秦朝滅亡時,為何滅六國的名將沒一個站出來,而是讓菜鳥章邯上場

一、戰將們不在場。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時候,原先參與攻滅六國的那些能征善戰的大將們,基本上都不在場。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在場呢?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雖然這些將領們參與了滅六國的行動,也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秦朝給予他們的獎勵,只是田地、金錢這樣的東西。秦朝是讓他們在家裡當富家翁,並沒有讓他們在朝廷中發揮作用,也沒有安排他們到地方上去擔任郡縣官吏。

秦朝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顯然是害怕他們擁兵自重。事實上,在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中,那些戰將就多次換人,不會讓一個戰將一直打仗。哪怕像白起這樣的將領,也不會一直用。建國以後,這些將領們更不用了。

同時,朝廷中的當權者,包括李斯、趙高等人在內,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打擊這些大將們,不讓他們得勢。他們所任命的那些官員,也主要是一些文官。所以,這些大將在朝廷中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麼重用。尤其是那些上層的軍官,包括王翦、李信等人,更不會得到重要。

秦朝滅亡時,為何滅六國的名將沒一個站出來,而是讓菜鳥章邯上場

二、能力蛻變了。

當時秦朝事實上還在兩個地方在用兵。一個是在北邊長城,另外一個是在南邊百越。

北邊的軍隊,本來是和匈奴作戰的。但是後來,這些軍隊就主要用來修長城了。既然每天都在修長城,他們的作用,也就沒有得到發揮,打仗能力也就不行了。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王離帶領20萬軍返回來參與作戰,但是很快就被農民軍全部打散。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能力顯然與之前打六國時候的能力是不在一個檔次上的,很可能就是他們長期修長城的過程中,變得不會打仗了。

在南方征討百越的那支軍隊,他們的能力也發生了蛻變。這支軍隊前後在南方打了十多年,但是基本上都沒有打過勝仗。儘管當時軍隊的人數增加到了50萬,但是依然把百越擺不平。為什麼擺不平呢?肯定也與他們的能力有莫大的關係。之前,他們一直與六國作戰,在和六國打仗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知道怎麼和六國的軍隊打仗。但是在打百越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全新的課題,不會打仗了。

當然了,他們也沒有回來,而是留在當地,也算是不在場吧。

秦朝滅亡時,為何滅六國的名將沒一個站出來,而是讓菜鳥章邯上場

三、他們對秦朝失望。

秦末農民起義,引發的動亂是全國性的。既然是全國性的農民起義,也就說明,當時天下的老百姓都已經不擁護秦朝了。

秦朝滅亡的事,在後世被反覆提起研究。尤其是那些提倡儒家政治的學者們,他們認為應該實行的是仁政,而不應該是像秦朝那樣的實行暴政。學者們的根據,就是秦朝末年是全面性的叛亂。

農民起義歷來被反對,不會得到好的評價。但是,陳勝吳廣起義,卻獲得後世普遍好評。就是因為秦朝是全面崩壞。

既然天下老百姓都不支援秦朝,所以當年那些為秦朝建功立業的大將們,他們更加不支援秦朝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平定天下以後,並沒有被重用,並沒有在政治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心裡面顯然是有氣的。當動亂爆發以後,他們甚至想的是能不能夠在動亂中擁兵自重,擴大自己的勢力。誰還會想到要去幫秦朝呢?

總之,雖然是同樣一個朝廷,同樣一支軍隊,但是事實已經發生了改變。歷史上的學者們常常講天命,恐怕這就是一種天命吧。

(參考資料:《史記》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