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他的大名在我們心中都如雷貫耳,他一生所建的功業是大多數人都難以企及的,無論是在對抗金兵時做出的貢獻,還是帶領岳家軍收回失去的土地,都顯示了他的實力。這樣一位愛國將領,他應該受人愛戴,然而他卻受人陷害,結局至今都滿佈疑雲。作為一位忠君愛國的好將領,蒙冤而死的例子在歷史上也不少見,岳飛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古往今來,能和岳飛相比較的人,卻幾乎沒有。對於他撲朔迷離的結局,太多人都在研究和解釋了。有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岳飛被秦檜陷害,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由頭死在了風波亭,不過這件事到了現在,又有更多的人給出了其他的結論。目前來看,認同者較多的觀點有三個。其實拋開這三個觀點不論,人們對岳飛的死因一直都爭論不休,殊不知其實在史書上早就已經記載得明明白白了,僅僅八個字,讓人看完後恍然大悟。我們先來講一下三個大家公認的觀點,這些觀點也是有一定的史學依據的。

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首先是第一種看法,這個觀點較為務實,它是以宋高宗我的視角來分析岳飛冤死一事的。當岳飛在抗金的戰爭中不斷勝利時,他口中所高喊的口號是“迎回徽宗和欽宗”,而這樣的口號雖然並無大錯,但若是深究起來,還是有點不合時宜的。因為當時是宋高宗當政,而身為自己的大臣,岳飛卻並沒有考慮到宋高宗的感受。儘管這兩位前皇帝是必須要迎回來的,但這就涉及到了兩個問題,一:岳飛是宋高宗的部下,他首先應該考慮宋高宗的立場,所以這個口號不該由自己提出來,而應該交給宋高宗來;二:由於徽宗和欽宗都是前皇帝,在對兩位前皇帝的安置上也是個棘手的問題。

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對於宋高宗來說,岳飛只是一個用來保護南宋不被侵犯的將領,他沒有秦始皇那樣一統天下的氣魄,只想守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而岳飛卻和他不一樣,岳飛內心是有著大抱負的,單從他在《滿江紅》中寫的:“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便可以見得,岳飛心存天下,他想要的是讓金兵節節敗退,從而一步步將失去的土地收回,以達到光復華夏的目的。宋高宗和岳飛兩人的想法,一守一攻,可謂是南轅北轍,完全背道而馳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岳飛顯然很難再生存下去了,這也就有了後來的秦檜設計陷害了。而《說岳全傳》中也有此言:“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所以岳飛的死是註定了的。

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其次是第二種看法,眾人認為宋高宗不信任岳飛,所謂“功高震主”,手握兵權的岳飛自然不會被宋高宗完全信任。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宋高宗的問題,歷朝歷代以來,皇帝都有著多疑的性格,只是宋高宗經歷過兵變,所以他多疑的性格就尤為明顯。在宋高宗遇到兵變事件時,也是靠著韓世忠等人才得以讓王朝復辟的,這就讓宋高宗很是多疑。再加上岳飛的個性過於剛直,讓宋高宗有一種難以管理的感覺,若是岳飛不滿於朝廷,那麼宋高宗對其是毫無辦法的。岳飛曾經多次因為賭氣回到了廬山,而這也相當於再三挑戰皇帝的權威,這樣一來二去,兩人之間的嫌隙就更深了,這也是兩人的關係愈加疏遠的原因之一。而岳飛最終被處死,想必是讓後世人都惋惜的一件事了。

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最後便是第三種看法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岳飛太過幼稚,由於金人選擇立宋欽宗的一個兒子做傀儡皇帝,以此來干擾南宋的制度。岳飛也建議效仿他們的做法,並且他主張立宋高宗的養子,這件事其實是犯忌諱的。我們都知道,自古立儲君都是由皇帝決定的,而大臣如此做法,便是藐視皇權了,在皇帝還沒有發話前,自己若是替其做了決定,便是要殺頭的大罪了,對此,張戒表示,越界的後果就是被處死。

岳飛死因爭論不休,殊不知早有史書載明,僅八個字,看完恍然大悟

結語:而這三種看法似乎都有些模稜兩可,這也是為何岳飛的死眾說紛紜的原因。但其實史書中已經寫明瞭理由,那就是金人以談和為籌碼,要挾宋高宗將岳飛殺掉,並且還告知了八個字:“必殺飛,而後和可成”,這也就是為何宋高宗願意殺掉這樣一代功臣良將的原因。他的目的只有和平,而非光復,為了金人承諾的和平,他只得將岳飛處死了,而岳飛之死也就變成了史上最大的冤案了。

參考資料:

《滿江紅》

《說岳全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