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居者為民,出者為捻”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公元19世紀中期,昔日弓馬立國、鞭笞天下的滿清政府終究還是在時光無孔不入的沖刷下日益腐朽沒落、黑暗無道。

這時,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的滿清政權不僅面臨著外部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入侵,在內部也得焦頭爛額地應對無數來自下層民眾的怒火。

以淮河為界,在淮河以南的長江地域有著在後世鼎鼎大名、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在淮河以北的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地區也分佈著代號“

捻軍

”、密密麻麻的反清農民武裝力量。雖說公元1864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太平天國在漢族地主武裝和滿蒙精銳的聯手打擊下轟然倒塌,由賴文光率領的太平軍殘餘部眾卻也同接受了太平天國封號的捻軍合流,繼續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縱橫決蕩。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一開始,剛剛打敗太平天國、滿懷欣喜的滿清政府其實並沒有把這群流動作戰的捻軍放在眼裡。相比佔據南京、獨立建設政權的太平軍來說,不成氣候、四處流竄的捻軍終究是小打小鬧罷了。然而,就是這麼一支隊伍卻讓滿清政府最後的希望——

僧格林沁

,徹底栽了一個大跟頭。

公元1865年5月,經過易步為騎、部眾合流等隊伍整編後實力大增的捻軍在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的率領下於山東境內的

高樓寨地區

設伏,一舉打垮了滿清政府視為國家柱石的精銳蒙古馬隊,殺僧格林沁,高調地向世人宣稱自身的實力。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不得已,面對捻軍在河南、安徽、山東等地區不斷肆虐的惡劣局面,束手無策的滿清政權只好調動他們所萬分忌憚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北上平捻。不過,也許是和據地而守的太平軍交手過多的緣故,

“打硬寨、打呆戰”

的湘軍面對四處流竄的捻軍頗有一種狗咬刺蝟、無從下口的無力之感。

曾國藩先後實施

“以靜制動”、“聚兵防河”

的作戰方針,都歸於破產。於是乎,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鴻章為欽差大臣,節制湘淮各軍,負責鎮壓捻軍起義。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相比於滿清政府舉全國之力供養的湘軍,捻軍方面雖然取得了一系列軍事勝利,長時間不停頓地流動作戰,也使部隊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補充,同時又得不到任何友軍的支援,戰略上的被動局面日益嚴重。

當時的捻軍領袖賴文光等人深感

“獨立難支,孤軍難立

”,並試圖改變這一被動局面。於是在1866年10月決定將捻軍一分為二,由張宗禹、張禹爵、邱遠才等率部分捻軍西進陝甘,聯絡陝甘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之勢,是為西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李允等率部分捻軍留在中原地區,與敵周旋,是為東捻軍。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要說這捻軍的原領袖張宗禹也不是一般人。不同於大多數因階級矛盾而憤然反抗的義軍領袖,家有良田千餘畝、自幼接受封建倫理教育的張宗禹卻是真真正正地看不慣滿清政府的所作所為,方才高舉義旗,打算推翻這個腐朽沒落的政權。

在張宗禹等人的帶領下,三萬餘人的西捻軍在1866年10月由豫東經許州、洛陽、陝州(今三門峽市西)、閿鄉(今靈寶西北),於11月9日進入陝西華陰縣境內,並向渭南挺進。時任陝西巡撫的劉蓉雖說當時正在陝甘交界處對回民義軍圍追堵截也不得不分兵東顧、對付捻軍。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而由於剛剛接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因籌備糧餉的緣故頓兵湖北,不能迅速入陝支援,西捻軍在陝西境內的活動得到了極大的便利。同年11月14日,正當提督劉厚基率兵3000人由渭南東進駐防時,恰好就在赤水鎮與捻軍遭遇。面對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且精銳的捻軍,劉厚基部一觸即潰,不得不敗退渭南。

哪怕25日,知府唐炯指揮自信滿滿地指揮湘軍各營分兵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早有準備的捻軍也於華州敖水東面的樹林裡預先做好了埋伏,再度大敗湘軍,殲敵近千人。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初戰獲勝後,佔據戰場主動權的西捻軍選擇乘勝西進,於12月14日進抵西安東面的灞橋鎮,然後折向東南,佔領藍田縣的洩湖、藍橋鎮等地以補充給養、兵員。為了調動西安清軍,西捻軍後又佯趨商州(今商縣)、雒南(今洛南)。待清軍東向追擊,捻軍又北走渭南,並虛造東攻潼關之勢,

利用自身以騎兵為主的高機動性調動敵人,誘敵追擊,使敵人疲憊不堪。

當湘軍北上堵截時,捻軍又迅速西進,擺出攻打西安的架勢,並在灞橋十里坡周圍村莊設下伏兵,布好伏擊圈,等待敵軍到來。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公元1867年1月23日,湘軍追至臨潼東北的新豐鎮。而捻軍則派出少數部隊誘敵,與湘軍且戰且退,將湘軍誘至十里坡。記名提督楊得勝、總兵蕭德揚、提督劉厚基、道員黃鼎等部敵軍相繼進入伏擊圈。

見湘軍已經被成功誘至伏擊圈,捻軍的誘敵部隊立即回馬反擊,而伏軍步隊也從兩旁村堡殺出,留守馬隊則從兩翼包抄,將湘軍團團包圍,湘軍陣勢大亂。時值風雪瀰漫,湘軍士卒因連日奔走,疲憊不堪,凍餓交加,士氣低落,無心作戰,火藥又被雨雪澆溼,不能點放。捻軍則士氣高昂,勇猛衝殺,與湘軍展開白刃格鬥。

半日之內,連斬總兵蕭德揚、提督楊得勝、蕭集山、蕭長清、布政使銜候補道蕭德綱等湘軍將領,殲滅敵軍3000餘人,收降數千人,取得了入陝以來的最大勝利。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遺憾的是,就在入陝捻軍取得決定性勝利、陝西內部空虛之際,原本就獨木難支的東捻軍因清軍的團團圍剿陷入了滅亡的危局之中,被李鴻章的淮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突圍失敗。

當張宗禹收到了被困於山東的東捻軍求援的急信。為了實踐

“誓同生死,萬苦不辭”

的誓言,張宗禹決定立刻離開陝北,援救自己的戰友。而西捻軍此次前往可謂是凶多吉少,在踐行兩次威逼京津、震動朝廷的壯舉後,西捻軍最終也在“

湘、楚、魯、豫、直、皖、吉里之兵星夜入衛。”

的局勢下於公元1868年7月,在山東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最終覆滅。捻軍起義也就此宣告失敗。

灞橋之戰——萬餘湘軍覆滅下太平捻軍的最後輝煌

看完,還不點贊關注?茫茫人海,以後你可就再也遇不到我了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