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引言

回顧歷史,朝代的更迭總是伴隨著戰爭,而和平的生活都是由無數先輩用鮮血堆砌而成,因此我們常用“斷頭將軍”這一成語來形容戰場上那些堅決抵抗寧死不降的將領們。這句話最早出現在《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三國時期益州將領嚴顏曰:“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

歷史上寧死不降的將領不計其數,如西楚霸王項羽,漢壽亭侯關雲長,魏晉十六國平皇帝冉閔,徵遼名將楊業等等,他們的氣節與威名響徹華夏,即便在千年以後依舊被人們所崇拜。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晚清時期清政府腐敗,清軍在這樣的統治下戰鬥力以及意志力並不強,但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華夏大地狼煙四起,十餘年不絕,清軍屢戰屢敗,卻也沒有一個清軍將領投降,這是為什麼?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金田起義”場景油畫

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洪秀全召集數萬群眾在金田宣佈正式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至此太平天國運動正式拉開帷幕。這場運動持續了十幾年,雙方死傷無數,以至於當時的中國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然而奇怪的是,就是這場戰爭,清朝竟然沒有一個清軍將領投降。在太平天國征戰各地時期,戰死的清軍將領不計其數,據《清史稿·列傳一百八十二》記載:“1853年,武昌城破,常大淳與妻子劉氏、兒子常集松、兒媳馬氏、孫女常淑英等舉家自殺殉國。”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晚清將領舊照

再比如清朝大將江忠源,吳文鎔,提督雙福,總兵王錦繡、學政、光祿寺卿馮培元,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道員王壽同、林恩熙,知府明善、董振鐸,同知周祖銜等等官員。他們大多數人戰敗後皆選擇自殺,或寧死不降被太平天國士兵殺害。那麼,造成這一系列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清朝史書不記載投降官員,是晚清的清軍將領忠於國家選擇寧死不降,還是另有隱情?其實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並不是偶然的,也並非清軍將領高義的氣節。01

首先,清軍與太平軍信仰不同。《論語·衛靈公》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兩個人之間的信念不同,那麼他們很難成為朋友,但不是沒有機會。如果兩個人的信念彼此矛盾,那麼他們一定不會成為朋友。清朝和太平天國就是如此。

太平天國信奉“拜上帝教”,而拜上帝教是從基督教的基礎衍生過來的信仰組織。在當時的中國,顯然是外來的東西。而清朝官員大多飽含詩書,接受了正統的儒家經義洗禮,以及在“天朝上國”觀念的影響下,自然也就看不起太平軍接收外來的信仰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天王洪秀全所到之處,時常擅殺知識分子,燒燬儒家經義。這在讀書人眼中那就是侮辱至聖先師,清朝將領恨不得生啖其肉,又怎麼會反過來投降呢。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太平天國繪畫

其次,清軍看不起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本質上還是一場農民起義運動,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如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就是普通農民出身,另外天王洪秀全,翼王石達開,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這幾個太平天國高階領導們,雖說都讀過經史子集,家中有些錢財,但和真正的世族們對比就顯得十分不入流。況且他們一直認為太平天國就是一時興起,總會被朝廷消滅,如今投降了到時候清算自己,還是免不了一死,還不如死得有節氣一些。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天王府照片

其三,投降後待遇不同。清軍將領好歹是正規軍,領的是皇糧。比如某某總督,某某知府,某某布政司使,說出去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官職。反觀太平天國,在當時就是一群叛黨。再者說,太平天國為了彰顯人人平等的原則,他們在《天朝田畝制度》中就記載到:“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在清朝將領的眼裡,自己出身高貴,怎麼可能和泥腿子們混在一起,還要將錢財糧產分給他們,那就更不能忍了。

清軍與太平軍交戰多年,屢戰屢敗卻無一將領投降,其中有何緣由?

▲清軍劇照

最後,兩方決裂不可調解。隨著太平天國運動拉開帷幕之後,清朝廷對於這群叛黨是恨之入骨,抓到一個叛軍將領就直接凌遲處死,剜心割肉,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還殺俘屠城。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平天國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此一來,兩方徹底決裂,誰都不敢投降。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清軍將領戰敗之後選擇了自殺,因為這就是最好的選擇了。結語

儘管太平天國運動最後由於內部矛盾導致失敗了,但就是這場運動拉開了後來的辛亥革命和一系列革命運動的帷幕。雖然這場農民起義有著非常多的缺點,但是它的出發點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攻打清軍,炮轟列強的背後,也代表著當時的人民渴望解放的勇氣,和偉大的愛國之心。

參考資料:

《清史稿》

《論語》

《三國志》

《天朝田畝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