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份,努爾哈赤突襲撫順,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末,努爾哈赤則攻陷了鐵嶺。今天我們就統計一下明方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損失了多少人。

首先是撫順,有人以為撫順李永芳直接投了,其實也不盡然,畢竟撫順城不止他李永芳一個武將,之後皇太極朝論功行賞的時候還曾提到“撫順之役,孟坦率紅旗護軍進擊,受刀傷三處。賜一馬。”還有譚泰“譚泰在撫順敗敵時,負傷二處,馬頭刀傷三處,箭傷一處。”可見撫順守軍還是進行了抵抗的,撫順守軍應該在900人左右,李永芳、趙一鶴率領其中的500人投降後金軍。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然後再說清河,清河的人數比較明確,按後金一方的史料說是一萬多人,明方的說法則是兵民萬人,其中正規部隊有6000多,這城被屠了,所以在此處損失的軍隊是6000人。

然後就是張承胤張大總兵,張大總兵這一仗送的人頭也有6000,按照後金的說法,後金此戰死了兩個,當然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最後就是薩爾滸大戰,這一仗陣亡的人數比較精確,按王在晉的說法是“以上各路除麗兵外,主客出塞官軍共八萬八千五百五十餘員名,陣亡道、鎮、副、協、參、遊、都司、通判、守備、中軍、千把總等官共三百一十餘員名,並印信一顆,陣亡軍丁共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名,陣失馬、騾、駝共二萬八千六百餘匹、頭、只,今。陣回見在並招集官軍共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當然,45870這個數字並不算朝鮮人,如果算上了朝鮮人那就是五萬以上。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然後接下來就是開原鐵嶺兩仗,先說開原,開原陣亡的軍官有“馬林與遊擊於守志、於化龍,參將高貞,佐擊葛世鳳招兵,遊擊任國忠,安樂州知州張文炳,經歷張奇策,三萬衛訓導陳嘉謨,中軍孫勇,於總郎萬壽,把總王友功、郭啟明、楊承祖,遼海衛指揮俞承胤、李為梁、厲中寬等皆死難。”開原城內被屠戮的慘狀“西兵無統,大半奔竄,賊四下焚掠,士民男婦不下十萬餘口,生逃者僅約千餘人。逃生者僅千人,馬林從薩爾滸戰場上拉回來的一萬多殘兵敗將應該都掛了,然後再對比《四鎮三關志》對於開原明軍兵力的記載“主兵10520名”,明方軍隊在開原一帶又損失一萬餘人是可信的。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最後說鐵嶺,其實鐵嶺的損失應該並不大“於是調賀世賢札虎皮驛,李如楨回瀋陽,人民四散,戍兵見賊即走,我兵已棄鐵嶺。”鐵嶺實際上已經空虛,正常情況下,鐵嶺主兵不過2000人,但戰爭情況是很複雜的,出了主兵之外,還會有前期戰役中的潰兵。

但是說損失不大也只是相對於開原而言,鐵嶺光軍官就又死了一大片“賊攻鐵嶺,參將丁碧開門迎敵戰沒。遊擊吳貢卿、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備禦何戀官,中軍張世祿,千總熊鑌。劉慎、王用中、李如橘、馬遇、施恩陣亡。千總盧孔時,手執鐵棍打死十數賊被殺。指揮沈時行撫安守堡,蘇國觀,指揮蕭進忠、趙世勳、楚尚儒,生員孟道重、王之屏、潘桂、鄭之良、鄭紹爨、李培原,督防判官塗必達,俱在城遭害。千總陳所聞、李天培與賊戰,重傷突圍而出,當被殺。”城內人口的損失“擄官生老幼另婦並開原及各屯避虜人口二萬餘”又被殺死掠走了兩萬多軍民。當然,上面這一票戰死官員有一部分是文官,也並非全部戰死在城內。可見此處明軍損失在3000左右較為合理。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將上述幾場大戰明軍的大致損失數字相加,也就是說到萬曆四十七年的七月份,明軍損失人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六到七萬餘人。如果再加上被殺掠的和平居民的數字,清河四千人遇害(大多數應該是明軍士兵的家屬),開原有十萬人遇害,鐵嶺被殺死掠走的軍民有兩萬多人,再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明軍城堡(城堡中除了明軍士兵之外,也有婦女兒童等家屬居住)死於遼東戰事的明朝軍民僅僅是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到萬曆四十七年七月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就達到了20萬人,這還沒有算上絕大多數的被掠之人(比如撫順的萬名被掠居民)。要知道明清遼東戰爭可是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年,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殘酷程度絕對是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人們無法想象的。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至萬曆四十七年七月,明軍在遼東陣亡了多少人?

薩爾滸、開原、鐵嶺幾仗之後,兵少將寡的遼陽,瀋陽方面幾乎不戰自潰。要知道萬曆元年明朝遼東鎮的全部兵力也不過八萬人。如此慘重的損失幾乎讓明朝的遼東局勢在萬曆末年崩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