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會被世人尊奉為武聖?關羽死後,為何被尊稱為武聖?

關羽為什麼會被世人尊奉為武聖?關羽死後,為何被尊稱為武聖?

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後被俘,遭到殺害,時年55歲左右,其轟轟烈烈的一生戛然而止。他死後,被世人尊奉為“武聖”,和“文聖”孔老夫子遙遙相對,是古往今來無數人的偶像。

關羽為什麼這麼受推崇?因為他在能力上智勇雙全,性格上忠義可嘉。在武藝和勇氣方面,《三國志》記載,關羽在短暫效命曹操期間,單騎突入敵軍陣中斬殺了大將顏良,“諸將莫能當”,幫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來他鎮守荊州時,刮骨療傷,“言笑自若”,可見其勇冠三軍。

在智謀方面,劉備投奔劉表時,從沒有接觸過水戰的關羽獨自去江夏訓練水軍,而且成效不錯。後來,關羽一人鎮守荊州期間,對曹魏發動了襄樊戰役,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搞得曹操差點想遷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說明關羽真的有兩把刷子。

說到“忠義”二字,關羽就更值得大書特書了。關羽從184年跟隨劉備,中間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劉備也一直不得志,直到26年後才拿下荊州,但關羽從一而終,連曹操挽留都沒有用,忠得不要不要的。關羽的義,最明顯是體現在對曹操的態度上。關羽一直對曹操充滿敵意,但他被迫投降後,感念曹操各種對他好,就主動在戰場上出大力幫曹操對抗袁紹,之後才悄悄離開。

正因為智勇雙全,忠義兼得,關羽作為一名武將,生前絕無僅有地同時得到了曹操、孫權和劉備這三位大老闆的欣賞。劉備不用說了,關羽在世時一直是蜀國的二把手,地位高於諸葛亮和張飛。曹操也對他極盡籠絡,封他為漢壽亭侯,送給他赤兔馬。孫權最有意思,想跟他結成兒女親家。

但是,關羽最後敗了,而且敗得很慘,不僅丟了身家性命,還導致劉備喪失了荊州,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夢想,從此,蜀國政權就再也沒有機會向外擴張了。那麼這麼牛逼的關羽敗在哪裡呢?

關羽為什麼會被世人尊奉為武聖?關羽死後,為何被尊稱為武聖?

一般的說法是關羽太驕傲,日益滋長的自滿情緒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比如他對待敵方曹魏陣營就過於了高估自己的實力,貿然發動襄樊戰役,導致深陷戰爭泥潭,即使在區域性取得一定勝利也沒卵用。對待友軍孫吳政權時,傲慢無禮,各種磋商都是不歡而散,和對方關係越鬧越僵,導致孫權下定決心偷襲他。對待自己的部下,也是採取恐嚇式的領導方式,動不動就說“看我回頭怎麼收拾你們”,結果這些人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總而言之,是驕傲害死了關羽。

但是,驕傲本質上是一種充分自信的表現。三國亂世,風險那麼大,沒有絕對的自信心是很難混下去的,因為過於自信而犯一些錯誤很正常。

比如曹操,就跟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其他所有人都看扁了,你說他驕傲不驕傲?張繡向他投降時,他立刻把人家的嬸嬸搞上了床,完全是一副作死就不會死的節奏,結果張繡叛亂,殺了他的長子曹昂和愛將典韋,這其實也是驕傲自滿惹的禍。

比如孫權,年輕的時候把尾巴夾得緊緊的,到了晚年的時候誰的話都不聽,連他的老師張昭都被他給逼得退休了。而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陸遜,也因為向他提了各種建議,最後被他給逼死了。

再比如諸葛亮,年輕時還沒出山呢,就“自比管仲樂毅”,後來當上丞相,蜀國什麼事都是他說了算,劉禪都成年了,他也沒放權,他的潛臺詞就是“你們都讓開,讓我來”,說穿了這也是一種驕傲的表現。

所以,三國時期,自信心爆棚,在那些英雄人物當中是一種普遍現象。說白了,現在出來創業的人,哪個人不是覺得自己牛逼得不行?你要是沒有這份自信心,就該考個公務員,進個國企什麼的,別來趟這份渾水。

所以,我認為關羽的最大缺陷不在於他驕傲。

關羽為什麼會被世人尊奉為武聖?關羽死後,為何被尊稱為武聖?

古希臘有一則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蝟知道一件大事。換句話說,狐狸善於靈活變通,但總是飄忽不定,而刺蝟有堅定的價值主張,採取“一招鮮”的方法對付所有難題,遇到任何問題,它都把刺亮出來。我們今天講的主人公關羽,就是一隻典型的大刺蝟。

他的刺蝟理論就是忠義,一切事情,只要符合忠義,他就幹,而且怎麼幹都行;不符合,他就不幹,簡而言之就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觀。這種極其簡單的“執行程式碼”讓他的行事風格非常鮮明,甚至於到了偏執的地步。他自始至終都有強烈的道德優越感,正是這種優越感遮蔽了他的理性,讓他一步步走向深淵。

比如早期劉備依附曹操的時候。曹操邀請大家一起打獵消遣,關羽就向劉備建議趁機把曹操幹掉,劉備堅決不肯。在曹操的地盤幹曹操,很顯然是一件成功率極小且即使是成功了也是同歸於盡的事情,但關羽想得出來。因為在他看來,這完全符合忠義啊,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嘛。至於他自己和劉備的小命,那完全比不上忠義二字。

前文說到孫權曾經派人向關羽提出結兒女親家,這是一件增進雙方友誼的大好事,但關羽的態度是“罵辱其使,不許婚”。有人說這說明關羽很驕傲,我覺得不是,很顯然孫權的實力比他強多了。關羽可能自始至終都把孫權當作敵人來看待,在他的忠義價值觀面前,孫吳是個割據政權,割據政權就和己方“興復漢室”的目標相牴觸,所以你孫權是敵人,既然是敵人,我幹嘛跟你搞好關係?

發動襄樊戰役是他走向失敗的關鍵一步,因為這讓他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關羽雖然智勇雙全,但他孤身一人在荊州,劉備遠在四川,支援他非常費勁。而襄陽、樊城距離許昌很近,補給線短得多。你關羽即使取得初步勝利,也將面臨曹操源源不斷的援軍,所以其實很難打。

但是關羽打了,你可以說是他過度自信,但更大的原因他認定這是符合忠義的事情,必然所向披靡。在此之前,襄陽樊城地區出現了局部叛亂,於是關羽就認定這是曹魏政權喪失民心的表現,他這個代表正義和真理的人一旦出手,對方肯定望風而降。實際上關羽完全錯估了形勢,強烈的道德優越感干擾了他的判斷。因此,他最後的失敗就很難避免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無數像關羽這樣的刺蝟,他們的價值觀非黑即白,他們的判斷斬釘截鐵,他們深信自己站在正義和真理這一邊,反對他們的,要麼是蠢貨,要麼是壞人。

凡是不和我們站在一邊的,都是敵人。這種態度的危險在於,把複雜的、多維度的世界簡化為單調的、單維度的世界,這必然離真實越來越遠。

關羽為什麼會被世人尊奉為武聖?關羽死後,為何被尊稱為武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