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多國曆史上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字化”的?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漢字文化圈”。日本學者西嶋定生給出的“漢字文化圈”的構成要素是:

以漢字為傳意媒介,以儒家為思想倫理基礎,以律令製為法政體制,以漢傳佛教為宗教信仰等等作為共同的價值標準。

他的這個歸納為許多學者所認同。

東亞多國曆史上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字化”的?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在古代的時候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漢字文化圈”。這其中就有日本,朝鮮、南韓,越南等國。他們曾經深受中國漢文化影響,使用漢字,漢文(文言文)等。就連他們的服飾,建築,習俗乃至法律都深受中國影響。然而近一百多年來,他們不斷的“去漢化”,尤其是越南和朝韓最為明顯。那麼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化”的?

首先來講越南。越南中北部在秦漢到唐末五代之間,大部分時間都是中國領土。就算是後來脫離了中國統治,它也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所以無論其文化,還是生活習慣,都深受中華文化薰陶。不過在近代被法國殖民以後,就開始全面去“中國化”。法國殖民者大肆推行拉丁文字,還要求越南當局徹底廢止漢字。1945年越南獨立後,他們非但沒有恢復漢字,反而變本加厲的推行拉丁文字,從此漢字真正退出了越南的歷史舞臺。

東亞多國曆史上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字化”的?

大家都知道,朝鮮和韓國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分裂時也好,還是統一的時候也好,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那麼,朝韓就同越南一樣,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朝鮮世宗大王曾發明朝鮮自己的文字——諺文。而朝鮮的貴族士大夫則認為這是“以夏變夷”,自取其辱。”這可以看出,朝鮮人之前對中國的推崇有多高,也稱自己為“夏”。朝鮮半島曾被日本殖民,日本侵略者強行推行日語,廢除了朝鮮諺文和漢字。不過在1945年朝鮮獨立後,依舊限制漢字的使用。儘管朝鮮一分為二,但兩國還是不約而同的廢除了漢字。另外,韓國首都曾叫“漢城”,中國味兒十足。但在2005年的時候,廢除“漢城”的稱呼,改叫“首爾”。

東亞多國曆史上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字化”的?

最後是日本。相比越南和朝韓,日文中至今還是保留了大量漢字。並且日本深受大唐文化薰陶,比如日本京都,奈良等城,至今還有著大唐遺風。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宣稱要脫亞入歐,並且要求廢除漢字。不過漢字對他們的影響已經進入了方方面面。雖然他們也曾經減少並限制漢字的使用,加大假名的運用,但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長時間使用漢字形成的習慣,並非簡單廢除漢字就能解決的,因此他們又不得不制定規範使用漢字的制度。

東亞多國曆史上屬於漢字文化圈,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的“去漢字化”的?

漢字是我們大中華的瑰寶,當由我們自己傳承。別人如何我們管不著,他們廢棄那是他們不識貨。我們自己可得有心,可不能再搞什麼“漢字拼音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