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戰國時代的變法,一定基礎上存在兩個方面的重要變革。

——-更變禮制、更變土地交易方式。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一般來說,我們將三家分晉視為戰國大幕的真正來臨,那時候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禮制的徹底破壞。

周文王的時候,曾經制定了一套完美的禮樂制度。

說白了,那時候的禮制的作用就是劃分階級,固化等級,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法律規則。

禮樂制度

西周剛剛建立的時候,對於殷商故地朝歌的子民採用了較為柔和的方式,仍舊用紂王兒子武庚統帥殷商遺民。

不過,為了防止武庚帶領殷商遺民聚眾叛亂,在殷商故地外圍又下令設定三監,命令管叔、霍叔、蔡叔統治其區域,監視武庚。

周武王去世後,成王繼位。

武王弟弟周公旦輔政,引起了三監不滿,他們聯合武庚以及東部東夷部落發動叛亂。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後來,周公引兵東征平定了叛亂。誅殺武庚、管叔,流放蔡叔、貶黜霍叔,總算暫時平定了這次的輔政帶來的王朝危機。

此次叛亂結束後,周公著手製定周禮,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禮樂時代。周禮不僅包括刑法上的內容,更為重要的是以溫和的禮法色彩制定了一套維護封建統治的等級制度。

---吉凶軍賓嘉。

其核心內容為祭祀、喪葬、軍旅、朝覲盟會、婚冠喜慶各種典禮儀式。

他使西周王朝從迷信、崇拜神學的階段,走向了禮制時代。

禮制破壞

春秋時期,禮制開始被破壞,但春秋時代各諸侯王仍舊秉持“尊王攘夷”的口號,維持著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

一直到了三家分晉,徹底開始了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周禮被完全破壞,社會的規則秩序完全蕩然無存,所有各國最初變法的目的並非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圖強,而是在自己的國家裡重構社會秩序。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這就是變法。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之後的魏斯正式獲得了周天子的冊封,成為了魏國的建立者。

他重用李悝率先開魏國變法之先河,李悝總結各國零散法條,制定了《法經》。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成文法典,為秦漢法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各國法典皆出於魏國。

而另一個項改革則是對於土地方面的改革。西周時期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所有,任何情況不許買賣。

西周在建立之初,對於土地的管理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政權體系。

——-井田制。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井田制將土地劃分為固定的九百畝大小,中間一塊為公田,其餘為私田。

《孟子·滕文公上》 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所有受領私田的奴隸,要先耕種公田,完成之後才能管理自己的私田,所有的私田仍舊歸於國家所有,年老生死必須交還私田,未經王室、公室允許,土地不能隨意流轉買賣。

關於土地所有權的改革,最初發生在魯國。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到了春秋時期,各國在土地方面皆有改革,最為重要的變法國家有魯國、齊國、晉國、楚國。

魯國:“初稅畝”

齊國:“盡地力之教”

晉國:“作爰田”

楚國:“書土田”

這項國家的改革就是承認了土地私有,並且公開承認土地可以進行買賣,以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國家財政收入。

當時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春秋時期,因為戰亂已經開始,那時候的土地大多是圍繞在王城範圍內,並非我們如今遍地都為土地,可以隨時耕種。

戰國時期變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王城和王城之間有大量的無主荒地,利用民眾的積極性開荒,不僅能夠發展可控區域,還能夠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