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戰略部署,為什麼令人疑惑不解?

公元234年,已五十四歲的諸葛孔明率領十萬蜀軍再度北上,這是他人生中第六次出征北伐。早在八年前,他已從成都進駐了漢中,開始了他的事業。顯然,對於權利來說,孔明更看重的是匡扶漢室的夢想。

然而,造化弄人,起初的五次遠征均以失敗告終,這一次諸葛亮用盡畢生心血,打算在有生之年完成這場偉業。然而,五丈原上的一場決戰,諸葛孔明功敗垂成,未能完成匡扶漢室的夢想,為後世留下千古遺憾。

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戰略部署,為什麼令人疑惑不解?

最令人疑惑不解的地方,就是諸葛孔明於五丈原之上做出的戰略部署。

從他的規劃來看,蜀軍在開戰之前就已落入下乘。且看五丈原的地形,背靠著高山,易守難攻。從戰略角度來看,這當然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不過,孔明僅是將蜀軍全部部署在要地之中固守,其用意著實令人費解。

雖然這裡是戰略要地,但若敵人不肯強攻,那一切戰略優勢豈不成了泡影?若敵軍扼守要道掐住五丈原之咽喉,此地豈不成了蜀軍的葬身之地?回想六年以前,深受丞相賞識的馬謖率兵鎮守街亭,當時馬謖所做出的安排不正是上山固守嗎?馬謖雖率全軍來到了敵軍射界之外的山頂之上,可魏軍卻根本不採取強攻,守住水路和糧道與蜀軍打起了持久戰。

在這種情況下,馬謖要面臨的處境十分危急,等待著蜀軍的下場只有兩個:

一是被困在山頂上被渴死餓死;

二是衝下山去與敵軍決一死戰。

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戰略部署,為什麼令人疑惑不解?

顯然,馬謖選擇的是後者。下山突圍,就意味著放棄所有戰略優勢,與敵軍來一場硬仗。結果,衝下山去計程車兵都成了魏國弓箭手的靶子。以諸葛孔明的聰明才智,他肯定不會犯與馬謖相同的低階錯誤,他之所以做出了這樣的部署,一定是有自己的考慮。

且來看看五丈原下面的河道分佈,也許諸葛孔明希望透過“渭水分田”這種方式取得優勢。此時的蜀軍,已無力打到長安,這一點孔明心知肚明。明明進攻長安是個不切實際的夢幻,但孔明卻不想放棄此次北伐,因為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後一搏。

故此,孔明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儘可能地取得優勢,為將來的蜀軍奠定軍事基礎。倘若將五丈原作為東止線,佔領陳倉以西的大片土地,就能將隴右地區聯絡到一起。這樣做,就能將蜀國的國境線延展到關中地區。

如果這一戰略目的達成,就算蜀軍不能攻取長安,也能取得長期優勢。

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戰略部署,為什麼令人疑惑不解?

有人稱,諸葛孔明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歸天之時,所以他做出的這番部署只是為了等待自己離開人世的那一刻。不過,筆者卻覺得諸葛孔明想要等待的卻並不是自己生命的終結,而是蜀漢基業崛起的希望。

對於諸葛亮將畢生精力都投注於六次北伐這件事,很多學者表示以當時蜀魏兩國的國力來看,魏國被擊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諸葛孔明的戰略佈局無疑是“逆天而行”,這種做法使蜀地的老百姓承擔了重負。在連年的窮兵黷武中,蜀漢的國力逐漸衰竭。

然而,於諸葛孔明本人的立場而言,作為一名託孤大臣的他謹遵先帝的遺囑,勵精圖治,窮畢生之精力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的。

還有人稱,諸葛孔明之所以連年發動戰爭,是因為他想借助戰爭剷除政敵,鞏固自己的勢力。顯然,這種說法純屬子虛烏有。但看諸葛家族的情況,諸葛均追隨兄長入蜀後,史料中再未見關於此人的事蹟。

諸葛亮的乾兒子諸葛喬和其他士族一樣在前線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最終馬革裹屍。毫無疑問的是,諸葛孔明根本沒有利用“裙帶關係”幫助自己的家族崛起,所謂排除異己是荒誕不經的說法。

諸葛亮在五丈原上做出的戰略部署,為什麼令人疑惑不解?

倘若諸葛孔明的確有私心,他何不效仿自己的老對手司馬懿,將子嗣培養成司馬昭、司馬炎這樣的大野心家呢?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諸葛廟看到一座刻著“心外無刀”四個字的石碑,或許這就是諸葛孔明一生的真實寫照。

歸根結底,孔明只是一把匡扶漢室的利刃,他的一生都甘願奉獻給蜀漢,成為劉帝手中的一把尖刀。五丈原上的等待,是這把利刃所散發出的最後光芒。諸葛孔明在五丈原進行了一場“渭水分田”的豪賭,將所有心血全部投注到蜀漢復興的希望之上!

參考資料:

【《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