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文/砍山樵夫

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史記·鄭世家》記載,幽王十一年,“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周幽王死後,申侯等諸侯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周平王。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左傳》記載:“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父親鄭桓公剛被周平王集團的犬戎所殺,繼位的鄭武公怎麼可能隨即幫助平王東遷呢?這其中一定有隱情。

一、擔任司徒主事成周洛邑

鄭桓公,姓姬名友,字多父,鄭國的始封君。鄭桓公姬友是根正苗紅的周王室貴族,周厲王姬胡幼子,周宣王姬靜的同父異母弟,周幽王姬宮湦的叔叔,生卒時間不詳。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姬友因抗擊獫狁有功被其兄周宣王封於鄭(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始建鄭國,成為鄭國第一代國君。此後,鄭桓公就帶著族人和部屬來到了封地,做起了一方諸侯,勵精圖治建設自己的國家,深受百姓愛戴。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鄭桓公在鄭國執政33年後,因政績顯著民望較高,被周幽王任命為周王室司徒。《周禮》地官司徒的職掌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也就是掌管土地、農事、民眾及教化之事。司徒作為西周“三有司”之一,除了掌管土地、農事、民眾實務外,還職掌籍田,徒役的徵發,戰時還有統軍作戰之責。

鄭桓公在司徒的任上做的也很出色,《史記·鄭世家》記載,“幽王以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之間,人便思之。”《國語·鄭語》記載,“桓公為司徒,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兩者都提到周桓公在河雒之間很受歡迎,結合史伯給鄭桓公“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的建議,鄭桓公任司徒時應該是常駐周王室東都成周洛邑,控制著成周八師的軍隊。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周幽王因寵愛褒姒,廢了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王后,褒姒的兒子伯服被立為太子。廢太子宜臼因害怕被殺跑到了他姥姥家西申國去了。此時鄭桓公感到幽王治下的周朝動盪加劇,有大廈將傾之勢。從史書記載來看,雖然感到西周大廈將傾,鄭桓公並沒有想著如何挽回頹勢,更多是謀及自身,想辦法如何在西周垮掉時保全自己。也許鄭桓公曾向周幽王進諫改革之策,只是不為幽王採納。既然不能兼濟天下,不如獨善其身。

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由於幽王無道,當時逃死避禍的貴族不止鄭桓公。《詩經·十月之交》記載:“皇父孔聖,作都於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先於鄭桓公任周幽王司徒的皇父舉家搬到了向地,連搬遷的地點都距離鄭桓公不遠。

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二、問計史伯計劃逃死

由於現在的封地鄭在宗周王畿之內,一旦周王室動亂,必然波及鄭國。為了避免幽王倒黴時累及自身,鄭桓公覺得有必要舉國搬遷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鄭桓公向當朝的智者太史伯陽父(史伯)請教到:“周王室現在動盪不安,我怕累及自身,去哪裡可以躲過一死呢?”

太史伯說:“周王室一旦衰落,西方的戎狄必然會強盛起來,還是離他們遠點好。鄭國搬遷很有必要。只有洛邑以東,黃河、濟水以南的地方可以立國。”

鄭桓公問:“為什麼?”

太史伯回答說:“那一帶鄰近虢國、鄶國,虢國、鄶國的國君既貪婪又喜好佔小便宜,百姓不順從他們。現在,您是司徒,常駐成周洛邑,百姓都熱愛您,而且您手握成周八師的軍隊,您如真的請求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國君看到您正當權,不敢不答應。一旦周王室發生動亂,驕傲和貪婪的虢國、鄶國兩國必然會背叛您,這時您率領成周的軍隊討伐他們的罪過,一定能打敗他們。一旦佔領了虢、鄶兩國,附近其他八個小國更不在話下,都會成為您的國土。”

太史伯實際上給鄭桓公出了一個“鳩佔鵲巢”之計,利用虢叔、鄶仲的貪婪分兩步吞併虢、鄶兩國及附近小國。第一步,以權謀私以避難為由“寄帑”於虢、鄶,取得據點;第二步待虢、鄶兩國背約後舉兵討伐,盡取其地。

鄭桓公很贊同太史伯的“鳩佔鵲巢”之計,將鄭國的財產、民眾都遷到了虢、鄶之間。虢、鄶等國攝於鄭桓公司徒的權勢,又得了鄭桓公的不少好處,便同意鄭國民眾暫時寄居。

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三、犬戎之亂的生死謎團

《史記》只記載了“鳩佔鵲巢”之計的第一步,第二步還未來得及實施鄭桓公就去世了。《史記》記載,幽王十一年,申侯聯合犬戎,攻佔鎬京,周幽王出逃,在驪山被殺,西周滅亡。鄭桓公則在“犬戎之亂”中,為保護周幽王而戰死疆場,以忠臣的形象名垂千古。今陝西渭南華州區有鄭桓公墓,民間傳言說,鄭桓公援駕陣亡,戰馬馭屍,從驪山奔回鄭地,安葬於此。鄭桓公死後,其子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周幽王死後,申侯等諸侯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周平王。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平王東遷的過程中,鄭、晉、秦、衛等國功勞最大。

長期以來,人們都把太史公這一記載當作信史,認為鄭桓公確實在西周滅亡時殉國了。但史記的記載明顯不合常理,父親鄭桓公剛被周平王集團的犬戎所殺,周平王又有弒父弒君的行為,繼位的鄭武公怎麼可能隨即幫助平王東遷呢?秦、衛等也本是勤王之師,其立場為何轉變為支援平王?這些疑惑太史公沒有給我們合理解釋,而是留給我們一個個謎團。

事出反常必有妖。《史記》的記載來源於《國語》,《國語·鄭語》記載:“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第一句的主語是鄭桓公,第二句的主語是王室,第三句“十一年而斃”卻省略了主語。到底應該是鄭桓公“十一年而斃”還是周王室“十一年而斃”?以前,人們多以為“十一年而斃”是指鄭桓公,並把它作為與《史記》記載相互印證的史料。可是,正常的語法邏輯下,省略的應該是第二句主語,而不是第一句話的主語。因此,這句說是說周王室“十一年而斃”,而不是說鄭桓公“十一年而斃”!是太史公自己搞錯了,誤讀了《國語·鄭語》的記載,誤以為鄭桓公死在驪山之難了!

鄭桓公在驪山之難中並沒有死,或許他根本沒去勤王而是待在成周。據《漢書·地理志》、《韓非子》、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等記載,鄭桓公在幽王死後至少活了四年,吞虢克鄶,完整地完成了太史伯規劃的兩步走的“鳩佔鵲巢”之計。

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四、鳩佔鵲巢建立新鄭

在西周末年時,各諸侯國還只是點狀分佈的幾個城邑而已,城邑之間仍有不少荒野鄙地,沒有嚴格的邊界線,即使中原地區也地廣人稀,有大量沒有開發的土地。當時各國的疆域都不相接,,無主空地很多,所以像鄭國這樣徙封遷移也是經常發生的一種現象。遷徙的距離動輒數百里,有時甚至千里以上。春秋時往往一用兵即直搗國都,就是這個原因。直到戰國時,各國才開始重視疆域邊界,開始築要塞,守邊疆。

幽王十一年,鄭桓公依照太史伯的“鳩佔鵲巢”之計,將鄭國的財產、民眾都遷到了虢、鄶之間。虢、鄶兩國可能也只有一個或為數不多的城邑,不大可能送給鄭桓公整個的城邑,可能只是允許鄭國的財物和民眾暫時居住在部分割槽域,並允許鄭桓公在虢、鄶之間的荒地上建設城邑家園。

《左傳·昭公十六年》記載,“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藿,而共處之。”《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記載,“昔吾先君桓公後出自周,以車七乘、徒卅人,敷其腹心,奮其股肱,以協於庸偶。”

上述記載說明,鄭桓公東遷之初並不輕鬆,其核心團隊只有“車七乘、徒卅人”。鄭人和商人同甘共苦,披荊斬棘,一起整理土地,一起開荒耕作,共同居住,新鄭是桓公自己建設起來的。為了鞏固和商人的關係,鄭桓公還與商人盟誓,並世代信守盟誓。誓詞說:“你不背叛我,我不強買強賣,也不乞求或掠奪。你有賺錢的買賣和寶貴的財貨,我也不加過問。”鄭桓公一手建設起來的這個地方,叫“留”,是鄭桓公東遷後的第一個根據地。

這說明鄭桓公當時的力量還不夠強大,需要建立廣泛的同盟。春秋時“盟”“誓”二字不絕於書,鄭桓公與商人的盟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權力抗衡格局中的政治群體之間的權力約束。嚴復認為,鄭商盟誓是中國版的“大憲章”,國民權利,載在盟府,此列邦立憲之大義始基也。

鄭桓公在驪山之難中並沒有死,或許他根本沒去勤王而是待在成周,繼續經營他的新家園。

幽王死後,申侯等諸侯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周平王。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攜,史稱周攜王。周朝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一時天下無主。

鄭桓公此時應該還控制著成周洛邑,屬於實力派。他可能並未明確支援平王或攜王一方,一邊觀望,一邊乘亂擴充自己的地盤。

周幽王死後的第二年,鄭桓公決定實施“鳩佔鵲巢”之計的第二步,武力奪取虢、鄶等國的地盤。

鄭桓公沒有死於犬戎之亂,東周開國曆史要改寫?

鄭桓公首先將目標鎖定為鄶國,鄭桓公利用“虢鄶寄帑”與鄶國訂立了友好同盟,經常和鄶國國君鄶仲交往,並藉機與鄶仲的夫人私通叔妘。鄭桓公從叔妘處問清楚鄶國的豪傑良臣,然後假裝與他們有盟誓,說賞賜給誰鄶國哪些官爵與良田,寫在盟書埋在城外。鄶國國君果然發現並且誅殺了他們,於是桓公趁機攻滅了鄶國。《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記載,“戰於魚麗,吾乃獲函、訾。覆車襲沝,克鄶朝食,汝容社之處,亦吾先君之力也。”鄭、鄶雙方在魚麗交戰,鄭桓公攻取了函(今河南新鄭)、訾(今河南鞏義)兩地,接著乘勝攻擊鄶國國都,滅亡了鄶國。滅亡鄶國之後,鄭桓公將函作為自己的新國都,定名為新鄭,寓意嶄新的鄭國。

滅了鄶國以後,周幽王死後的第四年,鄭桓公又將目標對準了虢國,並滅掉了虢國。由於史料缺乏,具體過程不得而知。

滅虢之後,史書上就沒有了鄭桓公的記載,估計鄭桓公正在周幽王死後的第五年左右去世。此時,鄭國已在東方站穩腳跟,並控制成周政務,鄭國小霸之勢已初現端倪,而周王室扔處在“二王並立”的混亂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