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近日某富二代的醜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人送敗家子稱號。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即便是強如古代的皇族也難逃興衰的命運,

不是每一個傳人都是時代的驕子,我們相對熟知的大唐盛世也不過如此,要不是武則天的出現,或許唐朝會提早滅亡。

唐朝被譽為我國古代發展的鼎盛時期,這得力於隋唐時期的天驕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貞觀之治定江山、平天下。可能李世民的光輝過於耀眼,讓他的子孫顯得星辰暗淡,

大唐周圍的虎狼勢力忌憚唐太宗

,但一直觀望尋找機會。

本以為盼到了唐太宗晚年得有機可趁,

誰能想這一切在不久後會被一個剛入宮不久的五品才人所終結。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千年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她的帝王野心其實早就有顯露,芳齡十四的武則天被臨駕洛陽宮的李世民召入後宮,人道是伴君如伴虎,何況此時的李世民早已不是年輕的小夥子,換做是其他的少女早已嚇破了膽,但年僅十四的武則天留下了“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的名句,彰顯了她的不同。

儘管武則天留下了為李世民馴馬的典故,但其實並未得到李世民的過多關注,可憐後宮佳麗三千,她十二年入宮,卻依舊是個才人。

畢竟晚年的李世民也沒有更多的心思留在後宮和美人身上,正是這樣的陰差陽錯給了武則天和太子李治的發展機會。這是皇室禁忌的醜聞,儘管武則天並不是尊貴的妃子,但也不是別人能夠染指的存在。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與李治共建貞觀之治

武則天的輝煌是從唐太宗駕崩的那一刻開始的,她雖然和其他無子嗣的嬪妃們一樣到感業寺為尼,但僅僅一年後的祭拜中,

她與新登基的李治藕斷絲連,順利重返皇宮。

短短几年內,便平步青雲為李治誕下子嗣並和皇后與另一受寵的蕭淑妃三足鼎立。

只是李治有自己的想法,面對後宮的爭鬥他永遠維持著一個平衡,能夠點到為止,三人並非偏信某一人。

資歷尚淺的李治大部分權力被元老重臣所牽制著,這推波助瀾的讓武則天的謀略顯得尤其重要,

李治與武則天共謀“廢王立武”重振鞏固皇權。

公元655年,在獲得一部分大臣的支援下,李治和武則天一鼓作氣貶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又將原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貶,徹底完成“廢王立武”。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二人相繼又對唐太宗的重權老臣子出手,基本實現了李治的君主集權。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李治駕崩,李顯李旦先後即位

只是好景不長,第二年李治的風疾發作,好不容易穩定延續的貞觀之治,又被邊境的他國看到機會。

為了防止國家的動盪,不能處理朝政的李治讓武則天代理朝政,這期間二人雖有爭執但一心為國,倒也讓唐朝免於災難。

可李治的病每況愈下,愈發的嚴重,終於沒能撐下去,還是駕崩了,按照以往的慣例,臨死前留下詔書命兒子李顯即位。

李顯就是那位說出“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的敗家子。

武則天無法直視自己的兒子就這麼揮霍,辛苦打拼下來穩定下來的李唐江山不能毀於他手,一怒下廢了李顯改立李旦為帝,她自己依舊臨朝稱制。

後有人借李顯名義叛變革殺後,

武則天對朝臣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

當朝大臣人人膽戰心驚,武則天畢竟不是皇帝,這點永遠名不正言不順,後續又有不少李姓王親以武則天謀奪李唐社稷為由起兵謀反,但結果都以失敗收場。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成為名正言順的女皇帝,皇位遭忌憚

公元690年,大勢所趨下,李旦已知時勢,無奈之下,只能徹底讓武則天順利改國號稱帝位。

成為名正言順的正統女帝,平息了唐朝的內部動亂。

新的武周,她的權利是毋庸置疑的,但此時由於自古來沒有女帝的存在,徹底點燃了周邊鄰國的侵略野心。稱帝后的數年裡,武后的主要精力都在平叛亂攘外敵上,一心為政。只是她的女兒和武家的諸王並不這麼想。

太平公主和武家的諸王看到武則天稱帝后,貪婪的慾望湧上心頭,打算徹底讓武家成為皇族流傳下去。

畢竟此時的武則天已經老了,也曾迷茫過甚至動了心思。幸好武則天留了心眼兒,多問了當時的宰相狄仁傑一嘴。

狄仁傑淺顯地回答反問道“姑侄之於母子,哪個更親?陛下立兒子,千秋萬歲後會在太廟中作為祖先祭拜,但如果立了武家的侄子,沒聽過有侄子給姑姑立太廟位的。”一語驚醒夢中人,自此武則天便打消了傳位武家的想法,秘密地將李顯接回。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眾望所歸,李顯重回皇位,重建李唐王朝

在之後的日子裡開始有大臣擁護立李顯為儲君,武則天壓力甚大,在一次徵兵的過程中起初沒人響應,但聽聞太子李顯後,百姓搶著入伍。

此事讓武則天看到了李唐依然是眾望所歸,並欣慰地看到李顯的進步,當即回朝重立李顯為皇太子。

此時的武則天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樣,將自己的傳奇一生都在守護好她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為了讓江山得以更好地延續,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她這一生太過疲憊,太過不易。自古以來都少有皇帝能做到如此,更何況她作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承受的壓力又豈是千年之後的我們能想象的?

國泰民安的晚年,武則天確定了繼承人後志得滿懷,開始專注享樂和發展宗教。

她設了兩位男寵作耳目管理朝政,但這二人受武家兄弟的追捧,搞亂朝政,讓武則天母子和群臣關係又陷入了緊張的局面,政局又開始了波瀾。

但此時的武則天身體確實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

武則天費盡千辛萬苦才稱帝,為何最終又還給李家?

最終,在大臣的層層壓力下,武則天沒能等到自己離世便退位禪讓給了皇太子李顯。雖過程有異但結果沒變。李顯即位後,恢復了李唐江山,

孰能想武則天早有這個打算,不然也不至於將李顯喚回。最終,去世後的武則天和李治合葬在了一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