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我不是潘金蓮》書中說李雪蓮憑藉執著的精神,終於告狀成功。現在,我們繼續講李雪蓮的覺悟和改變。在與爛事爛人糾纏了20年後,她終於決定放下告狀,與趙大頭結婚,好好過日子。

1、 告狀已成為李雪蓮的生活常態

李雪蓮赴京告狀獲得了初步的勝利,從市到縣的各級官員都被革職、處分,然而因為秦玉河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自己潘金蓮的帽子沒有被摘除,在以後的這二十年裡,李雪蓮每年都會告狀,告狀已成為了李雪蓮生活的常態。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書中有幾段描寫,記錄了李雪蓮告狀時期的生活狀態。

靠窗的牆頭,掛著一個小學生算數本。這算數本上,記著李雪蓮二十年告狀的經歷。二十年過去,這小學生算數本已皮開肉綻,髒得像一塊破抹布。但就是這塊破抹布,記著李雪蓮告狀去過的所有地方,見過的所有人,記錄著李雪蓮的頭髮如何由烏黑變成了花白,腰身如何由楊柳變成了水缸。

這些年她盼望著這本算數本,有一天能幫著自己把假的變成假的,把真的變成真的,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假的還是真的,真的還是假的,同時一頂潘金蓮的帽子,戴了二十年還是沒有摘下來。

從這些敘述可以看出,李雪蓮告了二十多年的狀,都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結果。當告狀成為她的生活常態,她的生活也就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李雪蓮早已習慣了這種東奔西走的日子,偶爾病了,窩在家裡反而不習慣了。因為告狀,她無心管家裡的事,家裡家外成了豬圈;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她也沒有心思收拾自己,衣裳總是髒兮兮的,可以幾天不換;頭髮看上去像一個雞窩,遠遠望去,就像一個要飯的。這些年她沒有一次告狀成功,有一陣子她都差一點瘋掉了,出門見人說話,語無倫次。白天見人嘻嘻笑,晚上便跑到牛舍和牛說話,希望牛有一天能說話,幫自己洗冤。她光顧著告狀,也疏忽了對女兒的照顧,她十歲的女兒,也覺得她瘋了,晚上都不敢跟她一起睡覺,跑到鄰居家睡。早早就嫁了出去,嫁出去以後很少回來看她。

整整 20 年的時光,李雪蓮傾盡全力只為伸冤告狀,當她將告狀當作了日子後,正常的生活也就離她遠去。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物質、情感及尊嚴和自我實現是逐級實現的,後者以前者為基礎。如果為了某種所謂的精神追求而失去了世俗生命的根本,那追求本身也就走向了它的反面,不僅不能實現自我價值,反而構成了對主體自我的損害。而李雪蓮經歷的就是這樣本末倒置的人生。

她缺乏正常的人際交往,缺乏親情與溫情的撫慰,常和她打交道的就是那幾個本不相干的公職人員,陪她說話的也只有那頭牛。即便李雪蓮伸冤成功,她的人生也是可憐和可悲的。可憐在於她對一件事情過於死磕,可悲在於她讓自己大好的青春年華,消散在與爛事的糾纏中。

2、 人太過於執著,就走向了偏執

二十年後的一天,法院院長王公道來找李雪蓮。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二十年後的王公道竟然和當年的李雪蓮一樣,先扯了一頓親戚關係,才張口說明來意:大表姐,再過十幾天,全國又要開人大會了,你準備啥時候去告狀呀?

當告狀成為了李雪蓮的生活常態,她說自己不想告狀時,王公道反而不相信她了。“大表姐,我不兜圈子,你又開始兜圈子了,二十年了,你年年告狀,今年突然說不告了,誰信呀?”

為了防微杜漸,他聯合縣長鄭重要李雪蓮在保證書上簽字,反而激起了李雪蓮想繼續告狀的心:“本來,我今年不想告狀了,你們要這麼逼我,那我告訴你們,我改主意了,今年,我還得去告狀。”

市長馬文彬覺得李雪蓮能說出不告狀的話,是一個積極的因素,他批評了縣長鄭重,並親自去鎮上請李雪蓮去接地氣的“老白羊湯館”吃飯。吃飯的時候他隻字不提告狀的事,直到李雪蓮自己提及,他才抓住機會問:大嫂,你告了二十多年的狀,今天咋突然不告了?是什麼事情讓你想通了呢?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原來李雪蓮是聽了牛的話。李雪蓮告了二十多年狀,沒有一個人相信她的話,只有這頭牛陪伴她,所以她做什麼決定都問牛,牛點頭,她就告狀,因為今年她問牛,牛搖頭,所以她決定不告了。

雖然李雪蓮說的是實情,可在座的人都覺得她是在奚落人。馬文彬也不計較,又勸她:今年你可以不告狀麼?雖然馬文彬的談話方式比王公道和鄭重都要委婉很多,卻依然激起了李雪蓮的憤怒:牛不讓我告狀,是說告狀沒用,你們不讓我告狀,是讓我繼續含冤,這可是兩回事。你們要是覺得我冤,不用過來找我,早就把案子給我翻過來了。你們來找我,就是想糊弄我,怕我去北京告狀,撤了你們的職。

不得不說李雪蓮是過於執著了。而太過於執著,就走向了偏執。如果說李雪蓮第一次告狀,是因為秦玉河的背信棄義而為了出這口氣,我們可以理解。可是她持續二十年北京上訪屢屢碰壁,還能繼續堅持,以至於達到了一種痴迷的狀態,就無法讓人再心生同情和理解。

馬文彬在與李雪蓮談崩後,無計可施,只能囑咐鄭重嚴防死守,防止李雪蓮到北京告狀。

3、 放下執念,你才是贏家

為了防止李雪蓮去北京告狀,他們把李雪蓮監視了起來。在她家四周,安排了四個警察站崗,日夜盯著李雪蓮。這對於李雪蓮來說也不是頭一回。

二十年間,只要快要開全國人代會的時候,李雪蓮家裡的四周,都會有警察防守。由於年年如此,不管是警察,還是李雪蓮,都已經習以為常。當然了,即便被人監視,李雪蓮還是要告狀的,要告狀,就不能被他們看住,就得逃跑。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這一天趙大頭從縣城騎腳踏車來看李雪蓮,趙大頭50歲退休後回到了縣裡,他的老婆也因癌症過世,趙大頭也終於向李雪蓮表白了心思,這次來是問李雪蓮和他結婚的事情考慮得怎麼樣了。

李雪蓮告訴他,不管自己想得咋樣,這事都得往後擱一擱,因為她目前首要的任務是告狀。她對趙大頭說:現在是考驗你的時候了,你回去好好想想,離北京開人大會就剩一個禮拜了,三天後來見我,幫我逃出去。

三天後,見趙大頭沒有來,李雪蓮以為趙大頭和鎮上賣肉的老胡一樣,光想著和她成就好事,卻不想沾染另外的麻煩。而這趙大頭還是很義道的,不僅回來了,帶來回了好酒好菜,以請大家喝自己與李雪蓮的定親酒為名,把警察都灌醉了,帶著李雪蓮逃跑了。

趙大頭帶著李雪蓮逃跑後,並沒有往北走,而是向東。李雪蓮與警察鬥了二十年的心眼,她明白只有往東,從這個縣逃跑,才算是逃出了這個縣警察的手心。於是她指揮趙大頭往東走,給警察擺出了一個迷魂陣。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這次兩個人一起出行,李雪蓮與趙大頭成就了好事。李雪蓮也被趙大頭一番話給勸住了。

“我勸你別告狀了,告狀就是離開親人和仇人在一起。如果把仇人告了,這狀也告得值,可你告了二十年,不是也沒個結果?二十年沒有結果,今年再告,也不一定有結果呀。你看你把自個兒一年又一年的搭了進去,折騰自己,也沒見到把別人折騰得什麼樣子,放著痛快的日子不過,快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折騰進去了。”

《我不是潘金蓮》:人生需要執著,但是更需要放下

總結

這番話說得李雪蓮眼中湧現出了淚花。也許是愛情的感召,也許是李雪蓮這麼多年告狀也累了,她接受了戀人趙大頭的建議,不去北京告狀,打算這次回去後就與他結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