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2021年4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透過法案,以216票贊成、208票反對的微弱優勢,同意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定為美國第51個州,至於白宮、國會和國家廣場所在地依然會作為聯邦特區。

如今的華盛頓特區,是美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但畢竟因為地盤小的緣故,到了2016年,華盛頓地區生產總值1039億美元,位列各州34位,而70萬人口,排名在全國第24位,並算不上前列。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1776年《獨立宣言》頒佈,而華盛頓特區一直到1790年才被正式確認為首都,期間爭執了17年,而當時美國最大的幾座城市,比如紐約或者費城,卻紛紛落選,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視線回到當年,美國的13個殖民地代表簽署協議之後,包括了最主要的四個州: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新澤西州,而首都因此也在費城、巴爾的摩、蘭凱斯特、紐約等一系列城市之間進行選擇。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有意思的是,獨立宣言發表之後,幾個殖民地之間對於以怎樣的形式組建合眾國依然擁有爭議,因此並沒有將首都以明文的形式確定下來,而費城,成為了新生美國臨時的行政中心。

費城的英文單詞是“Philadelphia”,希臘語翻譯過來是“兄弟之愛”,作為殖民地時期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城市,費城在早期的美國地圖當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橫跨特拉華河的它位於美國南北中心位置,北邊六個州,南邊六個州,因此費城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州也被稱之為“拱頂石州”。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費城被當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首都,1774年和1775年的兩次大陸會議都在此地召開,至於紐約雖然同樣繁華,但是初期並沒有在美國人的考慮範圍之內,畢竟此時還在獨立戰爭期間,將首都設定在一座海濱城市顯然太過於危險。

然而到了1783年,費城卻發生了一件十分不愉快的事情,獨立戰爭結束後不久,一些賓州老兵們不滿足政府發放的待遇,自發組成武裝,跑到費城聯邦國會鬧事。國會趕緊要求賓夕法尼亞州政府驅散這些民兵,保護國家機構,然而賓州卻以無權對民兵處置為理由,拒絕履行這一個命令。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眼看著自己的安全都保護不了,美國的議員們當然也不敢再留在費城,隨即在6月30日將政府機構遷到了幾十公里之外的普林斯頓。普林斯頓的地方太小,行程也不太方便,經過一番折騰,1784年,美國政府又將家安在了紐約。

這樣一來,一些州郡卻都不樂意了,在他們看來,紐約的位置是在太靠北了一點,也不方便對全國進行管理,因此等到了1790年,政府再次遷徙到了費城。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此時美國南北各州,雖然還沒有南北戰爭前夕那樣勢如水火,但是也矛盾重重,埋下了很大的隱患,雙方在首都的選擇意見上各不相讓,南方州希望將首都設定在南部,而北方州希望設定在北部,到了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正式成立之後,首都依然遲遲拿不定主意,但是北方人數眾多,顯然更加佔有優勢。

由於此時美國因為戰爭百廢待興,並且欠下了5600萬美元的外債,而南方經濟更加發達,北方人也作出了妥協,決定將首都的地理位置向南改變一些,選一個折中的辦法。

美國爭執了17年的首都,為何不是紐約或費城,卻選擇還是農村的華盛頓?

在一次晚宴上,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元老傑斐遜、麥迪遜和漢密爾頓決定,將新首都地址設定在當時美國南北分界線波托馬克河附近,其面積為一個大約在260平方千米的菱形區域,這塊土地在當時尚且還沒有開發,以灌木叢和一些零零散散的村落組成,但是美國很快就在此地展開城市的建築。

首屆美國總統華盛頓為了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決定給首都取名為哥倫比亞,官方名稱為“聯邦市”,不過華盛頓在城市沒有建成的時候就已經去世,而在他死後不久,美國國會隨即透過議案,以華盛頓本人名字作為首都的命名,這就有了後來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