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夜幕降臨了,新月如鉤,涼風如清水般陣陣襲來,把大白天的燥熱盪滌已盡。經過連日鏖戰,已經疲憊不堪的大唐將士們,或坐或躺在這個仍然彌散著血腥味的戰場上,卻感到一種從沒有過的輕鬆和舒適。

世民與將士同甘苦

能夠美美地睡上一覺多好啊!可是,誰也睡不著,肚子在不約而同地咕咕直叫。仔細想想,都快兩天沒有吃飯了,肚皮貼在後脊樑上,還怎麼入睡?

秦王與將士們一樣,也是兩天沒有進食,三夜沒有解甲了。

經歷白天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大戰,人們都處在極度的亢奮之中,早忘記了飢餓。現在靜下來了,卻感到心裡一陣陣發慌,身上直冒冷汗。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世民

將士們追擊敵軍太急,運糧的隊伍可能得明早才能趕到,看來又得餓一宿了。

秦王看看身邊那些和衣而臥計程車卒,人人都在忍受著飢餓的煎熬,但誰也沒有怨憤,誰也沒發牢騷,都默默地靜臥在那裡,閉目養神。

李世民心裡突然升起了一種濃濃的歉疚感。

正在這時,李世民聞到了一股濃烈的撲鼻而來的肉香。抬頭一看,待衛長雷永吉與幾個士卒興高采烈地匆匆走來,在他面前放下了一個鐵盆子,盆子裡盛滿了又鮮又嫩的熟肉,熱氣騰騰,香味四散。

秦王大喜,伸手從盆子裡抓起了一塊肉骨頭,放到嘴邊正要啃,卻突然停下了

:“這是什麼肉?”

“秦王,是羊肉,快趁熱吃吧。”雷永吉不無得意地催促道。

“哪兒來的羊?”

“是從那邊樹林子裡撿的。”

“就一隻?”

“就這一隻,怕是天老爺特意眷顧殿下您呢。”

秦王看了看手中那塊肉骨頭,戀戀不捨地放回了鐵盆裡,對雷永吉說:“去,把肉放回大鍋裡,多加清水,大火猛煮,將士們一人一勺。”

“秦王,您是三軍主帥,十幾萬人的主心骨,沒有人和您攀比。”雷永吉苦勸著,聲音有些發顫。

幾個侍衛一齊跪下了:“大王,這肉您該吃,哪怕就吃一塊。”

“別說了,快去煮吧!”秦王變得聲色俱厲。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世民

濃香四溢的羊肉湯送到每一個士卒面前,每人只是一小勺,但是,他們卻覺得像是飽餐了一頓山珍海味。

唐軍的臨時宿營地裡,突然騰起了“大唐朝萬歲!”“秦王殿下千歲,千千歲!”的歡呼聲。

第二天,軍糧運到。秦王與將士們美美地飽食一頓後,又整軍向介休城追去。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追擊宋金剛

宋金剛從雀鼠谷逃到介休以後,磨下還有部眾近兩萬人。見唐軍追來,不禁氣急敗壞,決計在此決一死戰。

他率軍出西門,背城列陣,南北長達七里有餘。

秦王派大將李李勣出戰,宋金剛拍馬舞刀,親自迎敵。雙方士卒也一齊出動,刀槍並舉,劍戟往來,殺得難分難解。混戰了約有一頓飯的工夫,李勣假裝失敗,率領部下向西潰逃,軍旗、兵器扔了一路。

宋金剛不知是計,驅動大軍窮追猛打,他要徹底消滅這股唐軍,以洩胸中惡氣。剛追出四五里路,突然聽到殺聲四起。

秦王與李靖、秦叔寶、程咬金各率領一哨輕騎,從陣後四路殺出。馬到之處,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敵陣中一片鬼哭狼嚎。

跑在前面的李勤也及時掉頭,從西面鼓譟吶喊著殺了回來。

宋金剛的兩萬人馬頃刻間被包了包子,四面受敵,陷入絕境。看看掙扎、反抗都是徒勞,許多人開始棄戈投降。宋金剛見大勢已去,帶領少數人馬向西北倉皇逃走。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秦王率領騎兵,仍窮追不捨,一直追到張難堡。唐朝浩州原總管樊伯通、張德政在浩州陷落以後,逃至此處,一直據堡自守,在四面都是劉、宋軍隊的情況下,為大唐保留了這座孤城。

李勣自請招降尉遲敬德

秦王進駐張難堡,開始休整兵馬。這時,有人來報,宋金剛逃走之後,其部將尉遲敬德又收拾殘餘部眾,據守介休城。這些日子,

尉遲敬德這個名字,一直縈繞在秦王的心裡,揮之不去。他覺得,現在該是將這員猛將收為己用的時候了。

正在考慮著用什麼辦法收服他方為萬全時,李勣前來求見,請求前往介休城,勸說尉遲敬德降唐。

按說,以李勣的足智多謀和隨機應變,足以擔當此任。但是,秦王卻有些猶豫不決。

兩軍交戰時期,任何難以預料的事情都會發生,隻身潛人虎穴狼窩,實在是太危險,一言不當或一事不慎,都會在轉瞬間身首異處。他不能為了收服一員虎將,而賠上另一員虎將。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

見秦王多時不說話,李勣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忙笑著說:“

殿下不必猶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說,尉遲敬德豪俠曠達、義薄雲天,斷不會殺害一個手無寸鐵、毫無防備之力的說客。末將此去,縱使不能說服敬德來降,也必能全身而歸。”

秦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但仍然有所顧慮:“近日來他屢屢戰敗,肯定心緒不佳。將軍千萬不要用話激他,萬一他惱羞成怒,後果將不堪設想。”

“秦王儘管放心,末將已反覆思慮過了,此行定然萬無一失。”

李勣於次日凌晨出發,單槍匹馬來到介休城下。他未戴盔甲,只穿了一身布衫,頭帶幞巾,足穿麻鞋,完全是一個普通士子的打扮,身上未帶任何兵器。

來到城門外,對城上守軍拱拱手,高聲說:“煩請通稟尉遲將軍,段叫李勣,奉秦王之命,特來面會將軍。”

尉遲敬德聽說來人不帶一兵一卒,竟敢隻身前來,便先有三分好感,就命人放他入城。李勣在介休州府的大堂上,見到了尉遲敬德。只見他高坐在正北的一把圈椅裡,雙目圓睜,虯鬚倒豎,紫棠色的方臉盤上像是陰了天。他旁邊坐著尋相,大堂四壁站著三四名武士,都持刀仗劍,怒目相向。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勣

李勣上前拱手施禮,說:“在下李勣,見過尉遲將軍。”

“什麼在下在上,俺不耐煩這些俗套子。有話就直說,你可是來勸降的?”

“將軍何必把話說得那麼難聽,秦王殿下乃是誠心邀請將軍共圖大業。”

“哼!說得好聽,我將城池人馬拱手相送,不是投降是什麼?俺尉遲雖是個粗人,也懂得貞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俺雖是敗軍之將,最多不過一死,豈能投降你家主子?”

“將軍此話差矣。人在太平之世,又逢仁德之君,自應忠心耿耿,不事二主。如今天下混亂至此,到處有人稱王稱帝。我等當初起事倉促,只要有舉旗的便一哄而上,奮起響應,並沒有選擇的餘地。

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幾年混戰,大浪淘沙,應世之主已脫穎而出,英雄豪傑競相投奔,將軍千萬不可一誤再誤!”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

“你所說的應世之主,莫非就是那個殺死你舊主李密的李淵嗎?”坐在一旁的尋相突然插嘴搶白道,“李密倒是‘擇主而事’了,帶著數萬人馬誠心投奔李淵,結果落了個亂箭穿身而死。虧你徐世勣還是個七尺鬚眉,堂堂江湖義士,不報舊主殺身之仇,卻又事新主。朝秦暮楚、不忠不義之徒,還有臉來這裡大言不慚地當說客,竟不知人間有‘羞恥’二字!”

幾句話說得太損,太尖酸刻薄,李勣只覺得胸中騰地冒起了一股怒火。但轉而一想,尋相這是在有意激怒自己,不能中他的圈套,於是便強壓住了火氣。

李勣微微一笑道:“不錯,李密確是在下的瓦崗舊主。正是因為舊主歸順了大唐,在下與眾弟兄們才步其後塵,也率軍投往長安。但在下去遲了一步,魏公竟一時糊塗,叛逃被誅。在下與眾家弟兄們冒死進諫,為魏公收屍厚葬,守墳哭靈,以盡臣節,何為不忠不義?”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勣

他看看尋相,見他一時啞言,便繼續說,“說起魏公李密被殺一事,也實在怨不得大唐皇上。俗話說,向情向不得理。雖說李密是在下舊主,朝夕共處三年多,情同兄弟,但這事他做得太過魯莽、荒謬。

二位將軍請想,歸而復叛,斬關出逃,哪朝哪代的律法不是殺無赦之罪?更何況,魏公歸順唐朝之初,唐帝以禮相待,封官賜爵,晉位國公,可謂榮寵備至。而他卻不念皇恩浩蕩,翻雲覆雨,做出此等謀逆之事,就是皇上能容,滿朝文武豈能容得?大唐律條豈能容得?

儘管魏公之死乃是咎由自取,但大唐皇上仍寬大為懷,準允瓦崗弟兄們為其盛辦喪事,以國公之禮厚葬之。請問,若非賢明君主,誰能如此?更有甚者,下葬之日,秦王李世民降尊紆貴,親往弔祭,並派去三百名戴孝甲士,使喪事辦得風風光光,瓦崗軍舊部,無不為此而感激涕零。”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密

尉遲敬德聽得有些出神,往日只聽說李密降唐後被殺,這些細節何曾聽說過,呆愣了一會兒,又問道:“依你這麼說,這李氏父子倒是個仁義主兒?”

“豈止是仁義之主兒,依在下看來,可稱得上是堯舜之君。別的且不說,就秦王殿下的折節下士,求賢若渴,古之聖君賢王也莫過如此。

不瞞將軍,這次秦王命在下前來,並不是看中了你這幾千人馬和一座小小的介休城,以秦王麾下十幾萬精兵強將,挾大勝之餘威,欲取介休,如拾草芥。”

“不是為了人馬和城池,那是為了什麼?”

“秦王煞費苦心,朝思暮想,只是為了一人。”

“為的是一個人,那是誰?”尉遲敬德頗感詫異。

“將軍還不明白?秦王思得將軍,如久旱盼雨,已是食不甘味。”

哈哈哈……”尉遲敬德一陣大笑,“我尉遲敬德一介莽漢,何德何能,你李將軍巧舌如簧,說得也太玄了。”

“將軍若不相信,請細思之。你兩次落於我軍伏擊圈中,何以能夠生還?雖說將軍勇冠三軍,但秦王麾下之李靖、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諸將,哪一個不是身懷絕技、降龍伏虎的上上之將?

退一步說,就是這此人加在一起,也敵不過將軍神力,倘若三軍將士萬箭齊發,將軍還有生還之望?只不過秦王嚴令在先,不得傷害將軍一根毫毛。”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勣

尉遲敬德一下子愣住了。李勣這話看來不假,

自己兩次身陷絕境,能夠僥倖逃生,既非神佑,也非天助,可能就是因為李世民下令要生擒白己所致。這樣一個愛才如命的主子,在當今世上也實在難找。

他不自覺地把語氣放緩和了,說:“李將軍當年投唐,是因為你的舊主李密已先行一步,自然無可非議。而我的主公宋金剛、皇上劉武周尚在與貴軍為敵,我尉遲敬德豈能背主求榮?”

李勣一笑說:“恕在下冒昧直言,可能有衝撞二位將軍之處。將軍最初所事主人是宋金剛,可宋金剛歸順了劉武周。

將軍現在的主人是劉武周,可劉武周早就投靠了突厥人。從稱帝之日起,做的便是突厥人的兒皇帝,話雖然難聽,但這卻是連將軍也知道的事實。

那麼,將軍出生人死,浴血征戰,到頭來是為了哪家主人呢?據在下所知,宋金剛所部已土崩瓦解,僅帶數百騎向北逃走,必是去投靠突厥人了。而劉武周計屈勢窮,危在旦夕。我料用不了多久,若不被擒,也必定投人突厥人的卵翼之下。

將軍莫非也要追隨這兩個不爭氣的主子,以堂堂大漢神將,去事胡人不成?”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劉武周

李勣話未說完,尉遲敬德早已滿臉著臊,變得血紅。他沉默多時,才囁嚅著說:“李將軍一席話,如響鼓重槌,敬德領教了。不過,此事幹系重大,得容我細細思量一番。”

李勣知道事情已經辦成,也不再多說,當下告辭,尉遲敬德親送至城門以外。

尉遲敬德降唐,世民凱旋而歸

李勣快馬加鞭,直接回到了唐營。秦王李世民親迎出大帳之外,對李勣說:“看將軍滿臉喜色,此行必不辱使命。”李勣笑道:“我料不出三日,必有佳音傳來。”

果然,第三天上午,尉遲敬德、尋相率領八幹人馬,舉永安、介休二城來降。

秦王大喜,於當晚在軍中設下盛宴,命令眾位大將赴宴,為尉遲敬德接風。席間下令,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軍,仍然統領他原先的八千餘部眾。

讓尉遲敬德深受感動的,並不是初入唐營便驟得要職,而是仍讓他率領自己原來的那幫弟兄,這可是一種莫大的信任。這位年輕的秦王,真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大將風度。

宋金剛在介休一戰慘敗,率領數十騎親信果然逃往突厥。劉武周在太原城聞知宋金剛潰敗,全軍覆沒,大為驚恐,自知再難與唐軍爭鋒,便於深夜開啟城門,悄悄北撤,向突厥逃去,結果相繼被突厥人所殺。

至此,興盛了數年的劉武周勢力徹底灰飛煙滅,為其攻佔的所有州縣也全歸大唐。秦王留下李仲文鎮守太原,回師途中,順手攻克夏縣,一路安撫而還。

五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回到京師長安。高祖李淵率領文武百官,親迎至長安以東二十里之外。

李世民勝利光復太原,逆轉唐朝運勢,收穫虎將尉遲敬德

李淵

李世民帶著三軍將士,跪伏於大道之上,叩見父皇,山呼萬歲。拜見完後,高祖將兒子緊緊地摟在懷裡,激動地說:“

我兒此次東征,大獲全勝。不僅一舉蕩平了劉武周、宋金剛,收復了幷州等全部失地,而且將代北一帶,收入大唐版圖。這對於我朝安危,舉足輕重,其功之高,堪比南嶽。沒有我兒的能征善戰,便沒有李唐王朝的今日,這已為朝野上下,舉世公認。”

李世民慌忙說:“父皇謬獎,令兒臣不勝惶悚。東征所以取勝,全賴皇上威德昭於天下,三軍將士臨陣用命,世民不過代皇上領兵罷了,何敢言功?”

父子二人相視而笑,攜手而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