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的春秋筆法,李陵到底有沒有負漢?

太史公的春秋筆法,李陵到底有沒有負漢?

相信大家都對史記有或多或少的瞭解,而太史公在寫史記時遭遇的最大苦痛可能就是李陵事件了,那麼李陵到底有沒有負漢,到底是武帝負了李陵還是李陵負了武帝呢?

其實之所以很多人惋惜唏噓於李陵只能說是太史公的春秋筆法過於厲害。從一開始,李陵出兵就是自請,資治通鑑上有記載,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無騎予女。”陵對:“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壯而許之。是不是很熟悉的對話,幾百年前,秦王問李陵的老祖宗李信打楚國要多少兵,李信說給自己二十萬精兵即可。而當秦始皇問道王翦的時候,王翦卻告訴秦王自己需要六十萬人馬。對於王翦的這種回答秦王政表示出了很明顯的不滿,遂就派遣李信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之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李信大敗而歸。

漢武帝為什麼會相信李陵的所謂大話呢?事實上,漢武帝還真就見識過這樣的大話,霍去病就曾經做到過李陵所言的壯舉,那麼站在漢武帝的視角,有一個霍去病為何不能再有一個李陵呢,這實際上說明漢武帝和李陵其實二者都抱有一種賭徒心態。

其次,李陵在戰敗後陷入絕境,曾表態“不死非壯士也”,然而在軍士死傷慘重,韓延年戰死後,突然“無面目報陛下遂降”,這其中的轉變實在讓人難以理解,若是詐降為何不在軍士死傷不慘重時直接投降儲存實力而要在只餘幾百人時投降?

而有人說漢武帝不瞭解情況直接殺李陵全家逼迫李陵投降,這顯然也站不住腳,因為漢武帝在李陵投降後其實並未處決李陵家人,而是在試圖接收李陵訊息,得知李陵投降練兵後才處死其家人,依照漢律,投降就應當直接處死其親族,從這方面來看,漢武帝對李陵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至於蘇武牧羊中李陵所謂:“乃李緒,非我也。”真的能讓人信服嗎,各位換個角度想一想真的有叛徒會直接說我是叛徒嗎,蘇武在匈奴處於訊息閉塞的環境下,李陵難道不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嗎?汪精衛還說自己是曲線救國呢,李陵的一家之言憑什麼作為李陵假降的證據呢?

再然後,李陵娶了匈奴單于的女兒,李陵難道不知道娶單于的女兒意味著什麼,換而言之,你會相信一個娶了外國女人投降外國位居高位的人的話嗎?最重要的一點是,李陵是一投降就娶了匈奴單于的女兒,而不是再全家被殺之後,此事司馬遷記得很清楚,漢書匈奴傳中寫的也很清楚,試問若你是武帝你願意相信李陵嗎?李陵自己不明白娶單于的女兒對自己的家人疑問著什麼嗎?可見,比起家人死,李陵更害怕自己死。

一個人怕死,沒問題,但一個人因怕死投降不惜自己的家人,這問題就大了。

相關文章